【核心提示】张卓元回忆:朱镕基是最厉害的,我陪他出去过,人家骗不了的。人家汇报的数字对不上,他马上就把人一阵责骂。问信贷,你怎么吸收存款,怎么贷款,为什么贷给这人那么多,前因后果说不清楚就把人训一顿,那干部吓得直哆嗦。
本文摘自《老人报》2012-06-06第A14版,作者:李光敏 钟坚,原题:解密中南海调研政治
古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俄斯力大无穷,只要保持与大地的接触,就不可战胜。执政63年间,中共领导人不时地走出机关的深宅大院,到群众中去。不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每次出行去收集意见,从选点、程序、安保、接待,都需反复推敲,层层审定。
调研点的反复敲定
2004年春节,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浙江嘉兴调研时,曾深有感触地对当地官员说:“我来浙江工作1年多时间,到今天已经把全省11个市和90个县(市、区)都跑遍了,其中有些市县去了多次。”
习近平此前有一个观点广为人知:当县委书记应该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委书记应该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应该跑遍所有的县市区。
如今,主题调研越来越成为中共高层搜集掌握下面信息的方式。这种调研主要分三个大的方面:一是针对已出台政策的贯彻和落实;二是了解各自分管领域的情况;三是因应重大突发公共性事件和自然灾害。
有接近国务院办公厅的人士透露,领导人确定调研主题后,具体基层调研点一般由中办或国办联系选定,也可以由领导人自选,如在选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联系点时,习近平就选择了他熟悉的浙江嘉善。
在选择基层调研点时,典型性是其考虑的一个重点。“比如农民工问题,首先会想到农民工输出大省江西、河南等省,然后省里再选择一个典型的市或者县,再往下一层层选,并结合当时的热点话题……这样上下不断协调沟通,最终确定调研方案。”
如果是中共中央九常委集体调研,则需要内部协商、集体统筹。包括地理上东西南北中,全国都覆盖;经济发展上东中西梯次明显。领导人所调研的基层县市,人口规模往往在30万~40万之间,政情单一,相对符合“解剖麻雀”的调查原理。
安保措施重重
某省警卫部门有关人士称,领导人出访前,其调研接待方案层层设防,秘密等级高;而省市接待方案中预先安排的领导人访问对象,也需要政历清白,安全可靠,当地县市组织、公安部门事先需慎重把关。
2006年胡锦涛到安塞过春节前,当地也做了周密部署。“踩点踩了很多家,谁知道定在哪一家?”康海发说。有村民猜测,最终定在康海发家,可能是出于安保考虑。“他们家的位置,在全村最高。”
对被调研地省市来说,中央领导在当地起息出行,是一件大事。当地安全部门旋即进入一级警备状态。
江油市方水乡白玉村的党委书记邓怀才被安排全程陪同温家宝在白玉村调研。此前,省里、市里的领导来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县里的一天来几次,乡里的就 直接蹲点,一级抓一级,压力很大,只能做好,不能做差了。”除了要带领导去看各个安排的点,确认达到迎检要求,邓怀才还被要求不断重复要给温家宝汇报的内 容,不过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没有必要,“我见过几次领导人,哪个听你念稿子嘛,都是像拉家常一样,摆谈一下。就算开座谈会,也不会让你念稿子。”
2008年,李克强副总理到他的工作联系点山东桓台调研。当地媒体在调研结束后报道称,李克强此次视察山东桓台,是多年来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首次视察。桓台上下非常重视,调集了大量的警力做好安保工作,并大力做好环保和卫生工作。
桓台县城所在的武警山东淄博支队桓台大队的一则简报称,先后开展了“秋风一号”、“秋风二号”和“秋风三号”三次专项(集中统一)行动,重点加强了 对社会面的治安控制、治安隐患的安全排查、重点人员的稳控、基础信息的搜集和各项警卫方案的制定,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确保了警卫任务的万无一失,确保了 首长活动的绝对安全。
高层越过多个层级进行基层调研,本意在规避科层制对信息格式化处理所带来的失真。但一些过度的安保,又带来了新的失真。
领导人的“自选动作”
前述接近国办的人士透露,一般情况下,领导人调研是希望看到一些问题,了解一些做法,以期据此对面上有个大致了解,对全国其他地方有指导意义。“一般是哪些地方某一方面做得好的他会关注,他不了解的,就得由部委提出意见、建议之后领导制定具体的时间就去。”
“当前政绩考核体制下,可以想象的是,看问题虽是领导初衷,但这在多数情况下,都只是个美好的愿望。”该人士称,相信没有哪个领导人下去调研不希望知道真实情况,但在各种利益驱动和风险担忧下,下面部分官员难免出现瞒报。
曾陪同朱镕基调研的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张卓元回忆,即便是朱镕基,也曾被骗过。“朱镕基是最厉害的,我陪他出去过,人家骗不了的。人家汇报的数 字对不上,他马上就把人一阵责骂。问信贷,你怎么吸收存款,怎么贷款,为什么贷给这人那么多,前因后果说不清楚就把人训一顿,那干部吓得直哆嗦。但是有一 次朱镕基也受骗了。到山西去查集市贸易,完全是假的,给他看了,他回来以后,里头有个人给他告状,他马上派他秘书去看,那个集市已经没了。他大发火啊!” 张卓元担忧,这么聪明的人都被骗,“那这种情况调查到的东西,能作为一个将来经济发展思路的背景材料吗?”
2010年五四运动91周年时,温家宝到北京大学与学生交流,校方特别安排学生会主席与温家宝互动。不料,温家宝当场揭穿:“我知道你们是安排好的”,并批评校方“把学生关在楼里不让出来”。
“家宝同志每年都要深入农村搞调研,是经常的事。他搞调研有一个特点:每次下乡不是按照地方政府或是党委给他安排好的路线去考察,而是随时改变路 线,或随时让车中途停下来。这样的好处就是能真实地了解到农民的情况,把地方政府的人搞得措手不及。”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张虎林在接受媒体 采访时透露,中央领导到农村考察,有时要了解到真实情况也不容易。例如看到粮食堆积如山,却可能是从别的粮库临时调来的。
张虎林说,温家宝对这类情况心知肚明。所以他才常有“惊人之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2003年底,温家宝在重庆考察时路过云阳县一个小村庄,也 是中途下车,问一位叫熊德明的农妇,对政府有什么意见和要求;熊德明说到在外打工的丈夫2300元工资被拖欠,给家中造成困难。之后,熊德明丈夫被拖欠的 工资很快被追回。
“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力 求准确、全面、深透地了解情况,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对中共调研时弊,习近平去年底在中央党校讲话时要求,“领导干部下基层调 查研究,要轻车简从,不扰民,不搞层层陪同,不组织群众迎送”。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