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医院“压力山大”
广州妇儿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的门口,虽然崭新宽敞,却是一个塞车黑点。医院正门前围了一条长长的水马,强制性地分流人群和车辆。“今年医院的门诊量有可能突破350 万人次。每天每个门诊医生都差不多有70 至80 人次的门诊量。流感时,有大夫一天看了130 名病人! ”该院门诊部主任钟军说,医生们常年都是六天工作制,每年只有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初二才会专科停诊。
“我从早晨8 时开始看病,一直到下午6 时下班,一口水都顾不上喝,饿得不行,中午趁病人进出门的间隙匆忙喝一口牛奶。” 这是一位小儿呼吸科医生的真实写实。今年春季流感爆发时,广州妇儿医疗中心的多数 医生都忙得没有吃午饭的时间,长期的劳累以及接触病毒, 让多数医生都患上了感冒。与医生相比,护士承担的压力更大。三天一个夜班,经常与病人起纠纷。
“我们医院4、5 月份,打护士的事发生好几单了。”说到这儿,钟军叹了一口气。
“有一个很尴尬的问题,普通病占用了专家的大多数时间,尤其是儿内科。”钟军说,由于专家号才8、9 元钱,许多患者不论病情轻重,都喜欢挂专家号,这样一来,专家把用在每个病人身上的诊疗时间压了又压,不得不提高看病速度,重症患者往往无法得到足够的就诊时间。“其实有一半以上的患者都可以分流到基层和社区医院。”钟军说。 中国每1000 个孩子才配0.26 个儿科医生
寻因
缺儿科医生:
一万孩子才两个多医生
医学生中盛传一句话:当什么都不当儿科医生! 钟军介绍,去年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招聘40 多个儿内科医生, 应聘者中有20 个符合要求, 可最终前来报到的才13 个。“其实每年我们医院都尽可能多招人,可是只能招到50%至60%。我们很多都是毕业了被迫当儿科医生的”, 某三甲医院儿科岑医生说, 儿科又辛苦又贫寒,谁都不想做。
一方面是医学生不愿做儿科医生,另一方面是缺乏培养儿科医生的学院。1998年,教育部为拓宽专业面,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中,停止儿科专业的招生,切断了儿科医师的稳定来源。据了解,目前儿科医师的来源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和儿科学专业的研究生。“虽然上海等地还是有儿科的专业学校,但是广东却没有一间。”说到这儿,钟军又补了一句:“即使有儿科的医学院校,这个专业也在慢慢萎缩。今年广东某医学院招儿科研究生,竟然招不满啊! ”
“美国每1000 个小孩子配1.45 个儿科医生。中国每1000 个小孩配0.26 个儿科医生,是美国的六分之一,广州更加严峻。”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副主任龚四堂曾说,算起来,中国最起码缺20 万名儿科医生。
缺儿童医院:
广州深圳都只有一家
广州不仅缺医生,还缺医院。“广州市只有一家真正的儿童专科医院! ”钟军说。
据了解,在上海,有4 所针对儿童的专科医院,北京也有三四家,广州的情形格外严峻。深圳也不容乐观,深圳市儿童医院是按照百万人口的规模设计的,现在深圳已达千万人口,仍然只有一所儿童医院。
据了解,缺儿科专科医院是一个全国性的话题。数据显示,我国仅有68 家儿童专科医院(其中政府办48 家),仅占全国医疗机构的0.42%, 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域超过2000个,而县级妇幼保健院共有1625 家,平均每县不足1 家。全国儿科床位25.8 万张,仅占全国医院床位数的6.4%。
钟军介绍道,以前广州市儿童医院只有一个院区, 现在多了珠江新城院区,可开业2 年多了,还是满足不了要求。“并不是规划没有预想到,而是现在儿科的病人越来越多,交通也发达,来了许多外地病人。”他说,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有超过30%的患者是外地人,多数为重症患者。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