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9月17日,上海的《解放日报》第五版,在“遵循毛主席的嘱咐按既定方针办”的通栏标题下,用了四个醒目的标题:
“按既定方针办,就要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按既定方针办,就要坚持与走资派作斗争”。
“按既定方针办,就要认真学习,深入批邓”。
“按既定方针办,就要坚持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
《解放日报》,是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而当时的上海是“四人帮”的“基地”。正因为这样,《解放日报》紧跟“四人帮”,把“按既定方针办”宣传为追悼毛泽东的最重要的主题词。
于是,叶剑英又一次提醒华国锋。
叶剑英向华国锋指出:
第一,华国锋过去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曾经传达过,在1976年4月30日毛泽东在会见新西兰总理马尔登之后,华国锋向毛泽东请示工作,说及有几个省形势不大好,毛泽东亲笔给华国锋写了“照过去方针办”六个字。如今被改成“按既定方针办”,六个字中错了三个字;
第二,有人已经在说,“按既定方针办”是毛泽东的“临终嘱咐”。其实,这不是毛泽东的“临终嘱咐”。因为4月30日距毛泽东去世还有四个多月,那时毛泽东还在会见外宾,怎么能说是“临终嘱咐”?
经叶剑英这么一提醒,华国锋开始注意这件事--本来,他以为“按既定方针办”和“照过去方针办”,意思差不多。
由于华国锋开始注意这件事,所以他在9月18日追悼毛泽东的大会上致悼词时,就没有提到“按既定方针办”。也正因为这样,站在他一侧的王洪文,显得焦躁不安。
后来,在1980年7月9日,王洪文在接受最高法庭的审讯时,作了这样的交待:
在我的印象中,“按既定方针办”这句话可能是张春桥加的。因为在这之前,他曾对我说过:他最后一次见到主席时,主席拉着他的手低声说:“按既定方针办”。到底有没有这回事,我也不清楚。
这就是说,“照过去方针办”还是“按既定方针办”,其实不是按字面解释这两句话本身的含意有多大区别的问题,而是毛泽东究竟对谁说的,亦即涉及毛泽东要谁接班的这一重大问题!
张春桥最后一次见到毛泽东,是在毛泽东去世前四天,即1976年9月5日。如果真的如张春桥所说的那样,毛泽东把“临终嘱咐”向他说了,那么毛泽东心目中的接班人不是华国锋,而是张春桥!
只是张春桥最后一次见毛泽东时,除了张春桥和毛泽东外,并无他人。所以,毛泽东如何“拉着他的手低声说”,连王洪文都说“到底有没有这回事,我也不清楚”。
张春桥不仅对王洪文如此说,对姚文元也如此说。
正因为这样,“舆论总管”姚文元对“按既定方针办”大肆宣传。1976年9月19日,新华社的电话记录上有这样的记载:
文元同志电话:你们处理各省市在追悼会上的重要讲话、表态,不要怕重复。重要的都要写进去。比如,“按既定方针办”。凡有这句话的都要摘入新闻,没有者,要有类似的话。
经“舆论总管”一指挥,9月19日,新华社关于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和各大军区举行的追悼毛泽东大会的报道中,全部都写及了“按既定方针办”!
这么一来,中国大大小小的报纸上,印满黑体字“按既定方针办”!《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甚至多次用“按既定方针办”作头版通栏标题。
“按既定方针办”是“上海一千万人民的战斗誓言”之类话,也不断见报。
华国锋看到报纸上天天在登“毛主席指示”“按既定方针办”,又风闻张春桥说是毛泽东临终“拉着”张春桥的手说的,开始意识到这句话背后的严重事态。
这样,华国锋和叶剑英商议后,在9月2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由汪东兴出面,对“按既定方针办”提出了异议。
可是,姚文元对于来自汪东兴的警告,置若罔闻。翌日──9月30日,华国锋在国庆节座谈会上的发言,根本没有提“按既定方针办”。但是,姚文元却在10月1日的综合报道中,给华国锋硬安上这句话。
华国锋不能不说话了。
10月2日,当时外交部部长乔冠华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在联合国大会第三十一届会议上的发言》送审稿送到华国锋那里审批时,华国锋发觉,这一发言稿中多处写着“按既定方针办”,就把这些话统统删去。
华国锋特地在送审稿的天头上,写了这么一段批示:
剑英、洪文、春桥同志:
此件我已阅过,主要观点是准确的,只是文中引用毛主席的嘱咐,我查对了一下,与毛主席亲笔写的错了三个字。毛主席写的和我在政治局传达的都是“照过去方针办”,为了避免再错传下去,我把它删去了。建议将此事在政治局作一说明。
叶剑英和王洪文看了之后,都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一个圈,写上“同意”两字。
张春桥虽然也在自己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写上“同意”两字,却加上了这么一段话:
国锋同志的批注,建议不下达,免得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张春桥玩弄的是口头上同意,实际上反对。因为华国锋的批示如果“不下达”,报纸上天天还在鼓吹“按既定方针办”,华国锋的批示不就等于零。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