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栽“熙来树”
“将重庆土生土长的黄桷树(又称大叶榕)、小叶榕挖掉,种上银杏树,把森林重庆工程变成了‘换树运动’。”重庆大学退休职工、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吴登明说起薄熙来上任后,重庆开始大规模栽种银杏树,至今愤愤不平。
官方报道显示,森林重庆工程自2008年启动以来,种植百万棵银杏,5年内投入480亿元。“不少重庆人都把银杏称为‘熙来树’。据说是薄建议栽种该树,除了银杏之外,还包括桂花、香樟等6种树。而在中国特色的官场里,别说领导建议,就是偶然称赞一声,下面也会立时跟风。”他对《中国经贸聚焦》记者称。
从重庆江北机场乘大巴至牛角沱立交枢纽站,记者发现,沿途随处可见换种上的银杏,在城区主干道两旁和各商业区、景点附近也遍地皆是。它们大多枝叶稀疏,树干上往往轱着一环铁圈,再以数根木桩予以支撑,有的甚至还接上了营养袋。与一旁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的黄桷树、小叶榕形成了鲜明对比。
据吴登明介绍,这些银杏移栽来时都去除了部分根系、树枝,由于根很浅,树又很高大,头重脚轻容易倒,因此在没有完全生根时需要木桩进行支撑。饶是如此,这些树的成活率据估算至多也仅有七成左右,一些偏远地区移种的银杏甚至大面积死亡。
吴登明等人一开始就反对大规模移种银杏,并找到重庆市人大代表和重庆市政府参事室反映。2009年1月森林重庆研讨会在重庆大学召开,当时会议亦建议栽种本地树种。
“重庆并不适合种植银杏,它的生长周期长,且对水肥条件要求比较高,北方砂型疏松深厚的土壤比较适合它。重庆最适合种的还是黄桷树,这是多年自然优选的本地树种。”吴登明还告诉记者,重庆夏天比较炎热,黄桷树树干粗大,叶片宽阔,固氮量大,遮荫效果好,吸尘抗污染能力强。重庆最古老的黄桷树已有千余年,四五百年树龄的也很多,黄桷树早已渗入重庆的历史文化血脉中,不少地名与其密不可分,如黄桷垭、黄桷坪、黄桷渡公园。1986年黄桷树就被正式命名为重庆市树。
重庆主城栽种的银杏树一般至少10-15年树龄,多数都是30年以上的大树,部分还是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一棵银杏少则一两万元,多则数十万元。吴登明说,这种“速成法”花费了大量的钱财,而与产生的森林重庆的生态效益极不相称,可谓劳民伤财,且或还带来了很多腐败问题。“看似是民心工程,实际上是一项不尊重科学、不尊重民意,由长官意志推动的政绩工程。”
而在薄熙来事件后,重庆已再难觅见新移种银杏的场景了。
样板路上的“熙来灰”
在吴登明等人眼里,薄熙来任上整治重庆市容市貌,将部分城区主干道统一为灰色调,以至被讥为“熙来灰”,同样是另一不得人心的“运动式工程”。
据当地媒体报道,2010年5月起,重庆主城31条示范主干道市政设施被要求统一调整为灰色调。这些路段当年内更换成青灰色的透水砖、花岗石路沿;人行天桥、立交桥护栏均刷上灰白色油漆,高架桥防撞护栏也刷上蓝白相间的油漆,据称,这种哑光漆不仅能抵挡重庆的酸雨,还能防尘;车行地通道也刷上了灰白色哑光漆;甚至主城近万根灯杆都将刷上灰色漆。
走在样板路段、重庆市政府所在地中山四路上,记者见到,连道路两旁建筑外立面都换上了灰色的墙砖,与青灰色的透水砖等构成了颇为整齐划一的壮观景象。而其与中山三路交口的人行天桥、附近的牛角沱立交桥等,也是清一色的灰色“新衣”。
据悉,当时有媒体曾以《重庆1770亿“整容”》为题进行了报道并引发网上热议。但重庆官方就此解释称,该报道将“城市建设”和“市容整治”两个不同概念混淆,1770亿元并不是重庆整治城市环境的资金,而是重庆市在2010年要实施的全部城市建设工程项目,包括住房建设、危旧房改造、城中村改造拆迁、公园绿地建设、轨道交通、市政道路建设、铁路建设等十几大项的资金总和。事实上,当年用于整治城市环境的资金,市、区两级投入的总和,预计也不会超过70亿元。
调速度,反冒进
无论满城种树、刷灰,还是组织大型唱红活动、建设交巡警平台,大量财政投入显然无法避免,而这些远远仅是重庆近年展现的大手笔的冰山一角。在重庆民众观感中,重庆也确实在民生上做了些事。典型的“民生工程”包括了公租房建设和“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和健康重庆)建设。 2010年重庆“两会”期间,重庆市提出,将从2010年起计划10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其中,前三年新建2000万平方米(后增至3000万平方米)。重庆市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累计开建公租房2871万平方米,配租11万套,规模、进度和配套水平全国领先。
媒体公开报道显示,重庆公租房建设总共需约1000亿元的投资。其中,政府将投入30%的资本金,由土地出让金收入、对高价房的税收、土地储备收入等来负担,此外70%要依靠市场融资。
与此同时,早在2002年,重庆市八个城建融资平台创立,即重庆城投公司、高发公司、高投公司、地产集团、建投公司、开投公司、水务控股和水投公司(“八大投”),均由重庆政府拥有、授权经营。在“十一五”期间,“八大投”充当了全市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城市建设、水利设施、轨道交通、旅游投资等各方面的主体。
政府主导经济和投资驱动的结果是,重庆政府面临高赤字和高负债隐患。重庆市财政局的一组数据显示,2011年,重庆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超过2900亿元,地方财政支出超过3900亿元,收支增幅双双超过40%。2011年重庆财政赤字规模超过1000亿元,占整个GDP比重达10.52%,远超3%的国际警戒线水平。就此,重庆方面今年3月曾回应指,2011年中央补助1157亿元,重庆近10年来都没有出现赤字。同样引人关注的是重庆的“八大投”负债,有估计称,包括市一级政府债务重庆地方总债务规模或达5000亿元。
重庆市社科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邓涛曾表示,重庆财政的情况是很紧张的,资金缺口肯定不小。但在电话里,他拒绝了《中国经贸聚焦》记者的采访要求,“目前我们内部已经做了要求,所有专家不能接受记者采访,或在微博上做一些回应的东西或发表个人意见。”
广晟财富投资管理中心投资总监刘海影则在《谁来约束地方政府?――重庆模式的经济批判》一文中表示,“重庆模式是财政软约束下的以土地、金融杠杆化为特点的政府拉动型经济”,这种模式在短时间来看效果是很好,长期来看则未必美妙,因为“借钱是要还的”。
最新报道显示,重庆日前已祭出新政:彻查地方负债相关项目,调速度反冒进。3月21日,重庆市发改委、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市政府投资项目BT融资建设清理工作的紧急通知》。与地方债务相关的建设项目已被重点清查,此清查工作须在3月25日前上报。据称,新任市委书记张德江已开始对重庆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摸底,5月举行的党代会上,将会规划重庆未来5年的发展。
“王立军、薄熙来出事后,重庆很多老百姓感觉像是做梦一样。”在重庆4月半数落叶、半数新芽的黄桷树下,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不过,重庆今后怎样,依旧还是值得期待的。”――或许,就如同这迅速完成换叶周期的生命力旺盛的重庆市树一般。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