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保护协会:应建问责机制
在长江的另一边,湖北石首市建立了湖北长江天鹅洲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这一保护区发展状况良好,江豚的数量已经超过40头。不过目前湖南并未成立一个江豚保护区。
“石首一个县级市比湖南先行20年,我们岳阳的江豚保护进退维谷。”岳阳市江豚保护协会会长徐亚平说。
其实,早在2001年,国家农业部就制订了《长江豚类保护行动计划》。目前,长江中下游已有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建立了6个江豚自然保护区。2005 年,农业部拨专款350万元要求岳阳建立“东洞庭湖长江江豚市级自然保护区”。记者在洞庭湖边看到,直到今年2月,有关部门才树立了“岳阳市东洞庭湖江豚自然保护区界碑。”徐亚平说,这个所谓的保护区仅仅停留在纸上,并未付诸实施。
岳阳市畜牧水产局下属渔政管理站书记卢益卫介绍,国家下拨的专款已经到位,并购买了执法船只、车辆、办公设备,但是由于地方配套资金迟迟没有到位,因此保护区还没有真正运作,也没有通过农业部验收。
卢益卫称,他们的工作开展也有难处,除了江豚保护,他们还要负责执法检查、渔业资源统计等,应成立一个专门的江豚保护机构,解决编制经费等问题。此外,卢益卫还建议,各级地方政府应把对江豚保护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而在民间,江豚保护的处境更为尴尬。
徐亚平说,一方面,民间组织没有执法权,没有经费支持,没有一整套机制维持协会的长期运行;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在保护江豚上的主体地位没有发挥,导致重担全部压在民间组织上,因此岳阳的江豚保护非常滞后。
徐亚平认为,当务之急是迅速查找江豚死亡的原因,控制群死局面,否则将导致一场人类无法感知的生态灾难。
“经常能看到江豚死亡的消息,但是从来没有听说某位责任人被追责,这不合适。”徐亚平呼吁,应建立一种江豚保护的问责机制。
“迁地保护或是最佳选择”
董黎军博士介绍,江豚研究界有一个理论叫“1:4”,由于江豚都是群居家庭生活,如果一头江豚死亡,就意味着其他3头的生命也受到严重威胁。根据这一理论,洞庭湖死亡或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江豚数量将远远超过12头。
董黎军说,根据相关理论,物种的灭绝要滞后于环境的恶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数量缓慢下降、快速灭绝、艰难维持。如今的江豚已经进入快速灭绝期,如果到了第三阶段,尽管在很大范围内偶尔还能发现江豚的存在,但它的数量已经不足以维系物种的延续,它的命运也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灭绝。
“如果环境好转,没有人类活动干预的话,江豚还有希望。否则谁也没办法。”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博士方亮说。他介绍,目前对江豚的保护主要有三种方式:人工饲养、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随着长江环境的恶化,迁地保护是唯一办法。”方亮说。
世界自然基金会官员:
保护江豚就是保护环境
潇湘晨报:目前我国江豚的生存状态如何?威胁江豚生存的因素有哪些?。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长沙项目负责人韦宝玉:白鳍豚已经功能性灭绝(数量非常稀少,以致在自然状态下基本丧失了维持繁殖或生存的能力),我们希望江豚不要步白鳍豚的后尘,能够为白鳍豚延续“长江女神”这个称号。江豚在洞庭湖的生存状态非常危险。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食物资源非常匮乏,二是受到水质污染的影响。此外,挖沙破坏了河床,而河床是江豚繁殖的地方,洞庭湖行船太密,螺旋桨很容易伤到江豚。
潇湘晨报:江豚连续死亡意味着什么?
韦宝玉:江豚是旗舰性物种,如果江豚连续死亡或者灭绝,将引起一场生态灾难,因为作为食物链的顶层,不适合江豚生存的地方,肯定也不适合其他生物生存。长江中下游各地均发现了江豚死亡,说明长江中下游已经面临着环境危机。
潇湘晨报:保护江豚的意义和紧迫性体现在哪里?
韦宝玉:一句话,保护江豚就是保护环境。
在保护江豚方面,政府要起主导作用,摸清江豚死亡的原因,及时开展一系列保护措施。普通老百姓不要冷漠,江豚的生存跟人类并非没有关系。呼吁大家参与江豚保护的志愿行动。
洞庭湖渔业资源在下降
洞庭湖的渔业资源正在枯竭。岳阳市畜牧水产局下属渔政管理站书记卢益卫介绍,每5年,洞庭湖的渔业资源下降10%――15%。以渔民收入为例,上世纪90年代渔民的年收入可达3―4万元,近几年,渔民的年收入不到1万元。
[小档案]
江豚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渔民称为“江猪子”,智力相当于大猩猩。它是一种以吃小鱼为主的水生哺乳动物,每胎只产一仔。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以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为主。
资料显示,2006年,由中外七国科学家联合参与的长江淡水豚类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的数量仅有1200至1400头,只相当于1991年种群数量的一半。其中,洞庭湖江豚数量在150头至200头之间。根据今年1月份声纳与目视结合的调查统计,洞庭湖的江豚数量只有85头,鄱阳湖的江豚数量在300― 400头之间。江豚的数量已少于大熊猫。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