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还不懂,以后会告诉他”
今年孩子10岁了,黄帅说,还没有很认真地想过哪一天,或以什么方式告诉孩子这一段历史。“他现在还不太懂,反正书也在,我也会继续写下去,到哪一天他愿意看,或他有能力理解的时候再说。”黄帅说到孩子时,脸上放着幸福的光芒,笑声也特别爽朗。
黄帅说,《黄帅心语》其实也是她献给父母的一个礼物。“妈妈对这本书是百看不厌。”《黄帅心语》出版后,她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也寄了一本。“国际邮包比较慢,她一直等一直等,终于看到了,她打电话给我说,她看到书里的那篇《我和妹妹》,看一遍哭一遍。”
由于共同走过那段艰难岁月,黄帅与妹妹的感情特别深厚。她说,有一次妹妹打电话,告诉她自己每天下班后钻过地铁前都要看一眼夕阳和地上的风光,她由衷地感到高兴。“因为只有在祥和、宁静的日子里,我们的生活才可以有一点美的情调,我们的视野才能收入美的风光,看来我们姐妹都远离了风雨飘摇的日子,都走出了阴影,都在阳光下灿烂起来了。”
现在的黄帅,闲暇时喜欢看中央十套的科教节目,或躺在床上听《百家讲坛》,每周末回娘家看望父母,她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人到中年,我的心愿就是悠悠度日,希望自己的心灵有余量可以欣赏到周围美好的一切,而不要穿上红舞鞋,永远在旋转。
“小学生事件”当年班主任细说从前
齐鸿儒往事早已释然
《黄帅心语》出版之后,缄默多年的当年“小学生事件”的当事人之一、黄帅的班主任齐鸿儒老师首次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并忆及30多年前的往事。
“班主任”现在还在教书
齐鸿儒老师今年67岁,几年前在史家胡同小学退休后,被反聘继续在校任教。“这么多年来,有关黄帅的事情,除非不得不说,否则我一概拒绝开口。”齐鸿儒老师说:“这段历史要说一天也说不完,但是毕竟已经过去了,我不想过多地回顾。”
1973年年底,“小学生事件”发生时,齐鸿儒刚从北京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中关村一小工作没几年。“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那件事只是发生在师生中的一个小风波。”他说。
在他的记忆中,当年的黄帅是个开朗的学生,但“不怎么爱说话”,也不是学生干部。在她给报社的信公开发表之前,她在学生中并不特别惹眼。
齐鸿儒老师当年教语文,他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其实我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学生作文,并不特别看重内容。每天看完后只是批个‘阅’字。”但他也注意到黄帅在日记里向他提了意见。“她后来给报社写信,可能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其实我并不是在‘报复’ 她。”齐鸿儒老师说,自己当时年轻气盛,“批评方式简单粗暴了一些”。
事件发生后并未受太大冲击
齐鸿儒老师说,黄帅的来信和日记登报后,他当时受到的精神压力非常大,有一段时间,他几乎成了“祥林嫂”,见人就说自己的理由:“我觉得我是为学生好,怎么就变成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了呢?”
“一开始怎么也想不通,但后来还是认错了,因为如果再顶下去,可能就得离开教师队伍了。”他说,而且,当时他也想明白了,黄帅只是一个12岁的孩子,“这件事不能怪她,有意见也不能转到孩子身上。”就在来信在报纸上发表的那天,黄帅病了,齐鸿儒老师还到她家里去看了她。
好在当时中关村一小的领导看得比较透,所以虽然“小学生事件”在全国轰动一时,但处于风暴眼的中关村小学反倒相对平静,在“认错”后,齐鸿儒老师没有受到太多的冲击,但在学生中因此有了“气葫芦”或“气糊涂”之称。之后,他一直在中关村一小任教到1982年,才调往东城区分司厅小学任教,10年后,又调往史家胡同小学。不过,此后他不再教语文,而是转教数学和计算机。
齐鸿儒老师说,在黄帅考上大学的那一年,她曾和同学们一起回学校看过他,师生们一起到颐和园划船玩了一整天。两人见面后,都没有再提及往事。
齐鸿儒老师表示,对于往事,他早就释然了,也理解了黄帅。“这事虽然过去那么久,但估计还会有些包袱,她也挺不容易的。”
他说他没有看到黄帅的新书:“没关系,历史已经翻过那一页了。”
历史回放
改变黄帅的“小学生事件”
1973年,黄帅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上学。1973年9月7日,她在日记里写道:“今天,××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做了些小动作,老师把他叫到前面,说:‘我真想拿教鞭敲你的头。’这句话你说得不够确切吧,希望你对同学的错误耐心帮助,说话多注意些……”
黄帅的班主任齐鸿儒老师看了这篇日记后认为,黄帅“提意见纯粹是为了拆老师的台,降低老师的威信”。于是,接下来两个多月,老师号召同学“对黄帅的错误要批判,要和她划清界限”。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后,单纯的黄帅效仿当时从报纸上看到的一个学生的做法,给报社写了一封信,希望报社来人调和她和老师的矛盾。
没想到,这封信迎合了当时需要在教育界树立一个“横扫资产阶级复辟势力”、“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典型的需要,黄帅这封600字左右的信留下了这样的批复:“不是你和你老师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大事。”按照“指示”,报社把日记作了摘编,并在1974年12月12日加了编者按语公开发表。12月28日,中央媒体又在头版头条位置全文转载。
几天之内,黄帅就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敢于反潮流的革命小闯将”,全国各中小学中迅速掀起了“破师道尊严”、“横扫资产阶级复辟势力”、“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活动,有的地方还树立了本地的黄帅式的反潮流人物。
“四人帮”被粉碎后,事件迅速发生变化,报纸上开始用粗黑大字批判“一个小学生”。
黄帅说,整个青少年时期,对她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痛,“自己痛,时代痛,别人也痛。”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