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严重 池溏垃圾如山 河流变脏不敢喂牛
连续3年的大旱,让云南人体会到了“水贵如油”。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些吃水非常困难的村子里,几乎见底的池塘里、小溪边,仅剩的一点点水已经被严重污染。各种生活垃圾堆积如山,塑料袋、饮料瓶甚至医疗垃圾都在侵蚀着水塘。
在罗平县阿岗镇的法郎村,记者看到村子的一个大池塘已经接近干枯,位于池塘中间不到3平方米的水面也变成了墨绿色,各种颜色的塑料袋漂浮在水面上。池塘岸边,一堆堆的生活垃圾如同小山包。更令人震惊的是,紧挨着池塘边的是一间村卫生所,卫生所门口正对着池塘,各种医疗垃圾随处可见,输液管、一次性针管、用过的棉球等,直接倾倒在池塘岸边。
距离池塘不到5米就是村子里的一个水窖,水窖底部一半干枯,另一半剩下一点点水。一位阿婆站在水窖边,用水桶一下一下地剐着仅剩的一点水。“这个水塘以前很多水的,水也很清,村里的小孩子都可以在里面洗澡抓鱼。现在,你看看都变成什么样子了?”阿婆指着被污染的池塘痛心地说。
在罗平县的牛街镇附近,一条小溪从村子边流过,小桥的下面,宽阔的河床和狭窄的水面上垃圾遍布。村民告诉记者,这条河以前是很宽阔的,村民在田间干活,渴了就可以直接喝里面的水。现在,水不仅少了,还被严重污染,都不敢用这些水喂牛了。
在干旱的云南,农村水污染现象不仅仅是罗平县的几个村子。在石林县,记者同样看到不少山村的河流池塘被污染,有的是被生活垃圾污染,有的是被小工厂的污水侵蚀。水污染和干旱一道严重威胁着农村饮水安全。
据报道,截至2010年年底,云南全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达1240万人,其中75%集中在山区、半山区。由于环境治理“重城市轻农村”,绝大多数环保资金都投向城市和工业治理污染,农村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水利设施 水窖大都干枯 水库见底无法供水
水库见底、庄稼枯死、吃水困难……这样的情况早在2010年时便出现。当年3月视察旱情的温家宝总理表示:抗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源工程不足,灌溉设施不配套,山区人畜饮水困难,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今,问题依旧存在。
记者采访途中,随处可见公路两边的田地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各种水窖,出租车司机说,这些水窖大都是近几年新修的。然而,这些水窖基本上都是干枯的,有的水窖里面脏兮兮的,成了“垃圾桶”;更有甚者,水窖里面被填土种上了庄稼。而各种引水渠,也大多数是有渠没水。
“水渠没有水很正常。”路美邑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水渠的水大都是从水库里面放出来的。现在,很多水库都已经见底了,即便没有见底的水库,水位也严重下降,根本无法供水。”
石林县长湖镇两位60多岁的阿婆每天都要步行一公里来到水窖取水。阿婆告诉记者,附近大部分水窖早就没有水了,只有这个有水,还是政府每天派人从水库运过来的,“这些水连吃都不够,更别说抗旱浇地了。”
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2月26日的简报称,121件增蓄应急重点项目已全面启动。35件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完工率29%,逐步投入使用发挥抗旱效用。
龙川县正在修建水渠的村民告诉记者,不管怎样,先把水渠修好,再慢慢地解决其他问题。
原因探析:
夏季风异常水汽减少
毁林破坏自然循环功能
云南省水利厅网站资料显示,云南境内河流众多,径流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08条,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258毫米,水资源总量222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3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近5000立方米。
然而,从2010年开始至今,云南已经连续3年遭遇大旱。据了解,今年2月上旬全省河道平均来水量较常年整体偏少32%,去年汛末至今,全省河道平均来水量较常年整体偏少50%,有254条中小河流断流、390座小型水库干涸。截至2月20日,全省库塘蓄水总量43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少蓄17.7亿立方米。
针对云南连续3年出现干旱,有气象专家分析认为,这3年雨季降水偏少主要有4大成因:由于影响云南的夏季风持续异常,输送到云南省的水汽减少;同时季风形成的低值辐合系统减少,致使与云南上空对流偏弱;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对云南的降水也不利;再加上2009年、2010年副高位置偏西偏强,在其控制之下,不利于降水,而2011年副高位置偏东,其外围的水汽难以输送到云南。
然而,有网友却给出了另外4种解释:一、近20年来每到雨季,各烟草种植县和乡镇大量发射防雹弹:由于雨季到来的时候,也正是烤烟生长的季节,为了保证烤烟的产量和质量,当地政府就大量地发射防雹弹。二、野蛮开采矿产资源导致地下水枯竭:部分地区水土资源过度开发,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恶化。在石林县,一问起哪个地方干旱严重,村民就会提起圭山镇,理由就是那里有煤矿。三、疯狂毁林破坏自然循环功能:近年来,当地为了发展经济林,大量种植案树这种被称作“抽水机”的经济林。虽然案树是否造成干旱还在专家的争论之中,但当地村民却说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现象:案树林区,寸草不生,“连蚂蚁都找不到”。四、畸形的库塘安全管理理念导致蓄水严重不足。已经连续2年的干旱,清晰地暴露出当地水利设施的不足,大量的投入却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
干旱的原因尚在探讨之中,抗旱的措施也正在积极实施。在这场天灾的背后,还有多少本可以避免的人为因素,也应该成为政府认真思考并积极解决的问题。来源广州日报)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