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北京虽说有些年岁了,但却没怎么逛过胡同。
很多来北京旅游的朋友总会问我:“去北京要不要逛逛胡同啊?”我不知怎么回答,的确,胡同是老北京的魂魄,是感受北京城最好的去处,理当值得一去,但是,在城市建设高度膨胀的今天,真正原汁原味的胡同,早已淹没在拆迁的洪流中,一去不返。
法源寺一带的胡同,纵横交错的电线把天空切割得模棱两可。
知道法源寺,源自台湾作家李敖那本小说《北京法源寺》,这本书中描述了晚清维新志士们力求新政,甚至不惜抛洒一腔热血的故事。法源寺的确与维新变法有着一定关系,这里地处宣南,胡同深处,曾是维新志士们聚居之地。而戊戌六君子被杀后,谭嗣同等人的尸身也曾停放于法源寺。
历史的尘埃总是飘散的如此之快,时光在胡同深处流动,千百年如同一瞬,当繁华和和动荡随风而逝,胡同深处,伴着日升月落的,除了房屋瓦舍,就是那些琐碎的老城印象,那些琐碎的印象,在逐渐昏暗的天色中显得若有若无。从一条胡同到另一条胡同,走进去,走出来,有淡淡的忧愁正在慢慢扩散。
行走的这一刻,无数条胡同正在改建,无数处四合院也变得面貌全非,逐渐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所取替。面对即将荡然无存、象征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与历史的古旧建筑,我们又可以留住什么?
胡同深处,枯树掠过屋顶,高高地向天空伸展,经由阳光的投射后,影子贴着灰色的地面铺展,如同一幅长长的水墨画。踩着婆娑的树影前行,视线两旁,墙壁班驳,门楣枯红,院落杂乱。巷里的四元理发店,胡同理发师忙碌依然;骑三轮车捡破烂的大叔,木然地打量我们手中的相机;胡同口的菜市场,人声鼎沸,来来往往的市民,挤在一堆,挑着绿莹莹的大白菜。
冬天的胡同,在寒流的侵袭之下显的很静穆,散发着一种陈旧的气息,积尘漂散,味道复杂。有心人会把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封存起来,藏于某个角落,像一只鸟儿丢失在某个清晨的鸣叫,等待你来聆听。
胡同的尽头,是京城日新月异的繁华与奢靡。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许多过路人,也像我一般,走进去,又走出来,有过留恋与感伤,最后,记忆的碎片,如同一辆锈迹斑斑的单车从泥土地面驶过扬起的灰尘,漂浮于以后的一些年月里,无处告别,无处停息。
一个拆字,让很多人失去了曾经的故乡……
标语总是写的如此贴切,如此紧迫……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