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16日文章】题:为什么中国的政治模式是优越的(作者 上海成为基金创始人兼合伙人李世默)
许多人都把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竞争说成是民主和专制之间的冲突。但这是错误的。美国和中国以根本不同的方式看待自己的政治制度:美国认为民主政府本身就是目的,而中国则认为,其目前的政府形式,或任何与此有关的政治制度,仅仅是一种实现更大的国家目标的手段而已。
在跨越几千年由人类治理的历史上,有过两次民主的重要试验。首先是雅典,历时一个半世纪;第二是现代西方。若把民主定义为每个公民一票,则美国的民主只有92岁。在实践中,如果从1965年通过的投票权法案算起的话它只有47岁,与中国的大多数朝代相比,要短暂得多。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大胆地宣称,他们已经为全人类发现了理想的政治制度,它的成功永远得到了保障?
答案就在当前的民主试验的源头。它以欧洲的启蒙运动为开端。处于其核心的是两个基本的理念:个人是理性的,以及个人被赋予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两个信念为现代世俗信仰奠定了基础。而这种信仰的最终政治表现是民主。
在其初期,政治治理的民主思想促进了工业革命,迎来了西方世界空前的经济繁荣和军事强大时期。然而,就在开始的时候,正是这场运动领导者中的一些人意识到了在这个试验中嵌入的致命缺陷,并试图加以遏制。
美国联邦制拥护者阐明,他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共和国,而不是一个民主国家,并设计了种种手段来限制民意。但是,就像在任何宗教中一样,信仰被证明超越了规则。
公民权范围的扩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越来越多的决策。正如美国人所说:“加州就是未来。”而这种未来就意味着无尽的公投、瘫痪和破产。
在古希腊雅典,不断提高的民众参政程度导致凭借煽动进行统治。在今天的美国,钱是蛊惑人心的伟大推动者。正如诺贝尔奖得主、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彭斯所说,美国已经从“每个有产者一票、每个男人一票、每人一票向一美元一票发展”。用任何标准来衡量,美国都是一个名存实亡的宪法共和国。选出的代表没有自己的思想,在寻求当选连任时,他们表现出响应舆论的心血来潮。在特殊利益集团的操纵下,人们投票支持不断降低税收和不断增加政府开支,有时甚至是支持带来自我毁灭的战争。
因此,西方与中国目前的竞争并不是民主和专制的对峙,而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政治观的冲突。现代西方把民主和人权视为人类发展的顶峰。这种信念以一种绝对信仰为前提。
中国所走的道略则不同。如果让民众更多地参与政治决策对经济发展和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利,中国领导人就准备这样做,就像他们在过去10年中所做的那样。
稳定开创了中国经济增长和繁荣的世代,从而推动中国获得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看法的根本区别在于,究竟政治权利是上帝赐予的,因此是绝对的呢,还是应被视为可以根据国家的需要和国情来加以谈判的特权。
西方似乎越来越无力减少民主,甚至在其生存可能就取决于这种转变的时候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美国类似于昔日的苏联,因为当年,苏联也认为自己的政治制度就是最终目的。
历史对美国的道路来说预兆不祥。事实上,基于信仰的思想傲慢可能很快就会让民主制度坠下悬崖。
英媒体人称“中国模式”不可复制
据6月27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总编辑莱诺-巴伯、副总编辑兼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副总编辑兼首席政治评论员菲利普-斯蒂芬、首席要闻撰稿人乔纳森-福特、国际新闻主编肖恩-当南等日前与人民日报副总编辑马利率领的人民日报代表团在该报伦敦总部举行小型午餐会,谈及中国模式内涵、中国经济发展未来走向及国际地位、中国现当代史研究及新媒体作用等内容。
沃尔夫、斯蒂芬等资深专栏作家认为,中国这些年的成功发展表明,中国模式是独特的,其内涵具有不可复制性。中国数十年实行一党政治,没有采用西方的三权分立、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方式,但维持了国家稳定,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发展成就。中国式民主的发展,尤其令人关注。西方学者对中国的估计总是过于保守,关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西方传统经济学家很难作出解释。西方学界正在研究中国模式的内涵、实质与效应。中国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它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密切相关。中国的发展虽然具有独特性,但与东亚、东南亚地区各国的发展仍有一致性,也将面临这些国家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与考验,比如贫富差距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
沃尔夫、当南等认为,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全球化国际环境中合作与竞争将会交替出现。这对中国的今后发展而言,是个挑战,尤其是竞争性挑战,比如亚洲及中国周边邻国如何对待中国的崛起、南海问题如何解决等。中国政府如何成功应对一个更具竞争性的多变环境的挑战,保持空前的发展速度,非常引人关注。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