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群雄环伺。
近日,美国国防部发表的“国防战略评估文件”称,“中国崛起可能影响美国的经济和安全”,中国外交部则发表声明,称中国崛起有助世界和平。
其实,美国是过于敏感了。
真正值得中国警醒的,则是另外一则新闻:上月底,英国经济与商业中心公布了最新世界经济排行榜,巴西超越英国,成为第六大经济体。排名第一至第五的国家依次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法国。预测还显示,以巴西的发展潜力,2015年巴西将超越排名第五的法国。同时,亚洲大国印度排名也有上升潜力,至2020年,目前排名第十的印度有可能上升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而届时,所有的“金砖四国”均将进入全球前十名。
中国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很多人都认为,未来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势所必然,所以,美国是中国未来的最大对手,亦是未来发展的最大阻力。
事实上,中国未来最大的对手,是金砖国家,而中国未来最需要借助的帮手,才是美欧。
产业互补是中美最大的合作基础
无论国家还是城市的崛起,均有其独特的时势。
近代英国崛起的本质,既在于引领工业革命的先声,又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国家,在当时世界上处于先发优势。其后崛起的法、德、美以及更后起的日、俄,均崛起于世界的前列,当时完成国内革命和初步工业化启蒙的国家,放眼全球,不过十余国,而整个世界,尚处于旧时代蒙昧的尾声。甚至日本因为在亚洲早崛起几十年,就可以打败庞大的中国。
中国重新崛起的本质,亦在于抓住了全球产业转移的契机,通过改革开放,重新融入世界体系。
全球产业链的转移,其路线为,从欧美到日、德,为第一次产业转移,从日,德向亚洲四小龙等后起发达区域的转移,为第二次产业转移,而从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发达经济体,向最广大的后发国家的转移,是第三次。
而中国的崛起,某种意义上,亦遵循这种规律,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既是中国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历程,亦是参与全球产业链获得的回报的过程。 在中国崛起过程中,与欧美市场的互补,获益巨大。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所处的位置而言,中国仍然位于全球产业链的下端。而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则处于产业链的上端,中国与互取长短,形成了基于现实的国际分工。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是非常特殊,中国是少有的以贸易立国的大陆性大国,在前期的崛起过程中,出口拉动贡献巨大。
在上游产业,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但是,中国成为全球世界工厂,以可以制造业优势,挟制全球发达国家。中国廉价的制造业商品,对于发达国家的日常生活,造成巨大影响,几乎渗透到各个角落。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发表文章《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
同样,缺少美日欧的中国,中国很多东西亦玩不转。中国最先进的航天工业,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十年以上,而去年刚上马的大飞机项目,在中国国内则是几乎是白手起家,举步艰难,核心技术控制美国、法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手中。而在新兴的电动车,太阳能等领域,核心技术亦在美、德、日等国。在中国竞争最激烈的家电行业,核心的技术却在美国和日韩,甚至在LED领域,中国企业更是全面受制于日韩,三星加索尼,几乎成为中国家电企业无法翻越的大山。扼中国显示器之命脉。中国的电视机,电脑显示,非通过日韩和台湾企业不可。
如此,则中国与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之间虽有竞争,但是,基于互相之间的产业落差,更多的是互补。
事实也是如此,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出口的三大市场,依次是欧盟,美国,日本,若以国家论,则美国是中国第一出口国,以进口论,此前的三十年间,美国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进口国,直到前年才被日本取代。综合而言,由于彼此产业互补,美国是中国最大,亦是最理性的贸易伙伴。
鉴于中国在一段时期内,尚且无法改变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未来50年内,中国与美国,仍然是最大的朋友,而非对手,中国崛起,仍然需要借助美国的力量。若中美彼此将对方视为威胁,实为短视。
事实上,在历史上,美国曾经三次帮过中国的大忙。一次是在十九世纪末期,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使列强在中国产生了均势,打破了英国对于中国沿海,俄罗斯对于中国北方,日本对于中国东方的威胁。中国虽被半殖民,但是却并没有似印度那样,被某一个特定的强国全部吞并。二次是二战,美国与中国联盟,打击日本,帮助中国抗日。三是改革开放,与中国强大的互补性,对于中国崛贡献巨大。
金砖国家是中国最大对手
群雄逐鹿,烽烟四起。
去年底,由英国梅普尔克罗夫特公司风险分析专家编纂的报告指出,位于名单前列的10个国家占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2/3。而这十个国家的排名依次是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和日本5国位于该名单的最前列,紧随其后的是巴西、德国、加拿大、墨西哥和伊朗。金砖四国全部位列其中,前六名中更有四个都是金砖国家,
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崛起,形势更为险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持续至今,全球民族国家,均已经启动现代化历程,中国并无先发优势。中国未来要实现产业升级,将逐步与美日欧等强国竞争,更要与同时后发的金砖国家竞争。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地位。
特别值得警醒的是,金砖四国作为一种概念,从来就不是一个战略同盟,相反,未来中国与未来金砖国家之间的竞争,其惨烈程度甚至远胜与发达经济体的竞争。
中国GDP却只有美国的大约二分之一,资源消耗却仅次于美国,目前中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印度还要略逊于中国。假使未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都达到美国一样的发达程度,则纵使集全世界的资源亦不可得。
在此情况下,金砖四国中,必然有胜出者和落后者,鹿死谁手,难见分晓。金砖四国的提出者吉姆·奥尼尔曾给金砖国家排序,其现实顺序是: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但是,其他三国,均各有称雄之心。俄罗斯希望能够重振大国雄风;巴西则要从一个“未来永远在未来”的国家,成为一个“今日之国”;而印度则一直宣称要成为“未来的亚洲世纪的主角”。
在政治领域,巴西和印度,都提出了入常要求,直接挑战中国的国际地位。巴西更是携2014年世界杯、2016年奥运会,风头直逼承办奥运和世博的中国,俄罗斯则在中亚事务上,对中国形成了广泛影响,印度在东南亚亚洲的地缘政治中,成为中国的强劲对手。
在经济领域,金砖国家对于中国的挑战更为严峻。海关总署近日发布为国2011年外贸情况,数据显示,中国贸易顺差连续三年下降,形势严峻。除发达国家市场萎缩外,金砖国家的竞争,亦是重要影响因素。
巴西则在出口市场,未来将逐步成为中国对手。巴西人口适中,潜力巨大,号称要做金砖四国之首,目标直指中国,在美国市场和非洲市场,巴西已经成为中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更严重的竞争,来自印度的挑战。
印度与中国的龙象之争,一直为全球广为关注。在近几年的中国纺织业的危机中,印度纺织企业乘虚而入,崛起为世界第二纺织大国,对于中国纺织产业形成巨大威胁,而在玩具市场,很多欧美玩具商,已经将印度看做中国的替代者。甚至在农业领域,印度亦在部分领域,侵蚀中国市场,在东南亚的印尼,当中国的大蒜价格暴涨的时候,印度产大蒜乘机大举登陆,成为中国大蒜有力的竞争者。而因为语言和文化优势,印度在低端服务业方面,更具有中国不可比拟的优势。IMB,微软等的亚洲服务中心,均设在印度。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丧失,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印度的劳动力价格比之中国更有优势,特别是中国沿海,劳动力优势更是难以与印度抗衡。由此,很多欧美日韩的企业,纷纷从中国转移,到印度投资。
目前,印度已经成为日本长期投资的首选地,成为日本心目中的“亚洲中心”,韩国的现代汽车,LG电子等亦将部分产业转移到印度。美国国务卿更是示意印度“是该带头的时候了”。
目前,金砖四国未表现出更为激烈的正面冲突,是因为各自受困于现实发展,俄罗斯和巴西都对资源产业过于倚重,印度则由于社会革命不彻底,将长期受困于落后的种姓制度。
中国胜出的希望,在于率先实现深化改革。目前,中国存在资源持续消耗,出口依赖加剧,内需不振,产业结构失调,管制不当等种种弊端,若中国早日完成经济转型,获得先发优势,则在金砖四国中率先跃升为发达国家者,非中国莫属。
东南亚是中国最大战略腹地
中国曾经一度是亚洲的中心。
但是,自日本崛起之后,亚洲秩序大乱。
日本是亚洲第一强国,但是却不是大国,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在日本之外,还受到中国的影响。由此,造成了整个亚洲秩序的错位:中国有超级大国的影响力,但是,却无法对于亚非进行经济辐射,日本有经济实力,但是却无法绕过中国的地缘政治,同时,作为小国,日本本土市场狭小,对于亚洲帮助有限。
近年来,中国在南海领域,与众多国家产生争端,一个核心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本身不发达,无法与东南亚国家形成产业落差,也就无法产生互补性,最后,竞争性大于合作性,众多纠纷就此产生。中国无法使东南亚中国心服。
中国提倡多年的北部湾战略,之所以一直无法实现,根源亦在于此。本来,如果中国相对东南亚国家,实现率先的发达,则中国将处于产业链的高端,届时,东南亚将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的广大市场,而中国,也将成为东南亚诸国的广大市场。如此,双方形成产业落差,北部湾作为中国向东南亚进行产业转移的前沿,方才可以借资源交换的枢纽,完成飞跃。
而目前,中国与东南亚之间,确实一种平行发展,各自谋生,北部湾无法成为双方资源流动中心,由此崛起无助。
目前,充当亚洲“雁阵”的“领头雁”的仍然是日本,获得日本援助最多的3个国家都在亚洲,目前分别是印度、印度尼西亚和越南。
印尼与日本虽然存在历史问题,但是,由于产业互补,双方走的很近。印尼是日本的重要原料供应地,日本90%的能源要经过印尼掌控的马六甲海峡。为此,日本多年来一直是印尼最大的投资国和援助国。目前,印尼的主要产品,均来自日本,大街上行驶的汽车,是丰田,电视是东芝,空调是松下,而日本电影和动画片,则风靡印尼。
同样,日本也是越南最大的援助国。从1992年到2003年,日本向越南提供的政府开发援助达87亿美元,占各种外来援助的30%,其援助主要用于交通运输项目、环保项目、电力项目、发展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等。均为越南必须,故深受越南欢迎。日本产品,在越南也大受欢迎。日本摩托车,价格是中国的两倍,日本电器,也成为质量的象征。
未来,中国若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比东南亚诸国早一步完成现代化,则中国既是亚洲大国,亦是亚洲强国,合二为一,成为亚洲无可争议的领袖,则在经济上,东南亚必仰仗于中国的技术,而不是目前这样,抢中国的制造业和战略资源产业,届时,中国庞大的市场,可以容纳众多亚洲国家的制造业,是他们的师友,而非敌手。如此,则建立在双方产业互补的基础上,中国可将东南亚变为自己最大的战略腹地,彻底实现大国崛起。(作者:罗天昊 中国长江商学院前高级研究员)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