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妈妈――7月2日,杭州某小区,吴菊萍本能地伸出双手,接住了坠楼女孩妞妞
最男人――7月13日,抢修武汉汉正街电缆故障时的“裸身”一跳,刘跃青显示了中国男人的责任。
回顾2011年,我们周围发生的道德悲歌不是太多了,而是太沉重。
很多时候,现实的戏剧性,竟然让人哑然无语。
有些问题,底线低到了尘埃里,也会被粗暴突破。
有人说,“如果没有一颗强悍的心脏,那么就学会麻木吧。”
然而,再麻木的人,在孩子面前,也会有所动容。
更何况我们知道,良知尚存,血仍沸腾。
有些人,一次次突破着社会的道德底线,但另一些人,除了做看客,也在尽力,打捞沉没的良知。
2011年,一半是冷漠,一半是温暖。
2012年,不知这一半的温暖,能否捂热那些冷掉的心?
2012年,世界不会毁灭,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一处安放灵魂的暖床?
2011年,有理由被看作中国道德建设一个标志之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十周年。
也是这一年,一系列道德事件,挑战着社会公众的道德底线。
孩子:能否不再受伤
7・23动车事故后,还没搞清楚状况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匆忙地站在了媒体面前。面对“如何解释结束搜救之后却有小女孩被救出”时,这位发言人给了一句令人震惊的回答――“这是一个奇迹”。
后来,人们知道,这个奇迹不是靠老天的怜悯,而是靠一位警察的坚持。
事故发生后,温州公安局特警支队支队长邵曳戎带队不分昼夜救援,一遍遍在车厢里搜救。邵曳戎说:“你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生命,万一有呢?你怎么向人家交代?指挥部同意我们在原地清理。我在废墟上临时当了指挥,让工人们先撤下,由我们开始清理。”在这群特警的坚持努力下,两岁半女童小伊伊终于获救。
一个人,用他的坚持和责任,感动了社会。有网民说,“他的伟大之处在于,用救出小伊伊的‘奇迹’,演绎了在救援过程坚持生命第一的信念。这不是生命奇迹,是责任奇迹。”
责任,在这个悲伤的故事里,显得那么软弱。小依依的生还,如果真算是一个奇迹的话,或许人们更希望,一个孩子未来将要面对的生活磨难,能够让那些真正应该担负起责任的人,心头掠过哪怕片刻的柔软。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奇迹?
无须再言,你懂的。
最美女孩――8月18日,苏州,大雨如注人人避雨,但一位女孩却走进雨中,为残疾乞丐撑起一把伞。
这是已被中外媒体广泛播放的画面: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五金城。
2岁女童小悦悦先后被面包车和小轿车两次碾压,1位、2位、3位……18位路人视而不见,扬长而去,直到第19个人,一位拾荒“老太”陈贤妹出现,毫不犹豫地把她抱了起来。路旁店铺的一个摄像头记录下了这一过程,短短7分钟的画面,令观看者,在残酷和窒息中,感受到来自心灵的震撼。
18个路人的麻木冷漠,在这位身材瘦小、不识字、不会讲普通话的拾荒老人的映衬下,愈发显得渺小。有人评价,这位“最美婆婆”扶起了“摔倒”的道德。
但是,摔倒的道德,又何曾只是这18位路人。古人云:“无善恶之心,非人也。”人心何以冷漠到如此程度?值得反思的远不止这18名路人。
扪心自问,当舆论和同情消失后,你心中留下了什么?当这样的反思蔓延开来,微博上的愤怒迅速变成了一场“拒绝冷漠”的自我反省。或许,一个孩子的离去,一个老人的举动,在这些弱小者的身上,人们读懂了一个人最原始的纯净。
小依依和小悦悦,都是两岁半的小女孩,一个在相撞的列车上,一个无情的车轮下。如今,一个活着,一个却走了。同样稚嫩的生命,备受折磨,只是,在前后不过3个月的时间中发生的一切,谁还能只是将愤怒仅仅泼洒给那些庞大部门看不清脸的人们。
中国,请停下飞驰的脚步,等等你的灵魂。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