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长女、著名画家――邓林,走到哪儿都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1984年,她陪伴父亲一起来厦门;今年,恰逢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邓林出席在厦门举办的 “2011・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展”,她故地重游,感慨良多。
昨天的画展开幕式后,邓林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邓林今年70岁了,和父亲一样,个子不高,利落短发,说话却很幽默。在与记者的聊天中,她会时不时地冒出几句英文“comeon(来吧),记者朋友们,还有什么要问的”?
我和父亲一起来过厦门
记者:邓老师,听说1984年,您父亲南巡来厦门视察时,您也一起陪同?
邓林:是,1984年,我和父亲一起来过。文革前,我还来过一次。
记者:您和父亲1984年来厦门那次,印象还深吗?
邓林:我记得,那时,厦门还叫开发区,很小,才2.5平方公里,只有一点点。我们跟着爸爸去看,到处都是黄土,路上总能见着推土机,树都没种上几棵,房子也都没建起来。
开发区有一个小卖铺,我们当时还在那儿买了一瓶擦脸油,这在北京是买不到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厦门发展得越来越好,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艺术家就是后人的垫脚石
记者:您觉得从父亲身上继承了什么?
邓林:我父亲的优势是我们想不到的,但他不是圣人,也说 “要摸着石头过河”、“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的才是好猫”,也要遇山开石,遇河架桥。
记者:您父亲是政治家,而您是艺术家,从这方面说,你们不是一条道上的。
邓林:对啊,我们俩不是一条道上的。艺术是锦上添花的事儿,老百姓穷了,谁来买你的画?但从做人方面来看,我从父亲那里继承的是,作为炎黄子孙不能忘本,对老祖宗要保持足够的尊敬。
记者:那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要怎么传承?
邓林:举个例子,以前我觉得“家谱”挺封建的,但事实上它记录了一个家族的基因,这其实是对科学的巨大贡献。
总的来说,古人给今人留下的宝贵遗产,要好好继承。中国画也是如此,我们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而艺术家就是后人的垫脚石,包括齐白石也是块垫脚石,只不过他那块石头比我大一点而已。我也希望能有一点点机会,让后人站在我的肩膀上往前看。
人要学会画逗号、句号
邓林:comeon(来吧),记者朋友们,还有什么要问的?
记者:您今年虽然已经70岁了,但看起来,心态还是很年轻的。
邓林:我认为,人生最高追求就是愉快。人一辈子不可能没有痛苦,恋爱、工作、生活方方面面。我自己身体特别不好,但我们要学会尽快抛弃它,就算想不通,也要把它挂在梁上。人生中要学会画逗号、句号,不画上句号,人生不会开始新的篇章,一定要学会继续往前走。
记者:那什么东西会给您带来愉快?
邓林:古诗词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描写的景色是我们现代人享受不到的东西,我们现在抬头看到的都是路灯。
记者:父亲有教您古诗词吗?
邓林:没有,他忙死了,我们家教育都由母亲主管。
厦门,也要留点老东西
记者:您来过厦门很多次了?
邓林:是啊,不过遗憾的是,我都没有好好走走看看。
看看现在的环岛路、鼓浪屿,这么漂亮,文革时,我们哪想得到这些啊?那时,我父亲能不能复出还不知道,任我们思想再超前、再进步,都想象不到城市能发展到现在这般模样。
记者: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了,您有什么建议?
邓林:每次来厦门开会,都是走马观花地看,但厦门变化确实大。北京有故宫,有很多老房子,我就是希望厦门建设现代化的同时,也留点老东西。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