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卫视2011年12月9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民国有几桩奇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一桩就是小脚夫人江冬秀和西服教授胡适的婚姻。女作家张爱玲测井对这桩奇事兴致勃勃,她去是家做客,回来之后说,她(江冬秀)端庄的圆脸上,看得出当年的模样,两手交握着站在当地,态度有点生涩,我想她也许有些地方永远是适之先生的学生,使我立刻想起读到的,关于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这段小脚和西服的婚姻究竟是否幸福呢?对于胡适之先生而言,也许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是我们对这段传奇婚姻的探究,却要先从1917年胡适的一封信谈起,那个时候他26岁大婚在即,写信的对象是他远在美国的红颜知已,叫做韦莲司。
解说:“我不能说我是怀着愉快的心情企盼着我们的婚礼,我只是怀着强烈的好奇,走向一个重大试验,生活的实验。”――1917年11月12日胡适致韦莲司
胡适没有想到,这封信给韦莲司造成多大的伤害。10年后,韦莲司写下自己当年看到这封信的心情:“读到那封宣布你结婚的信,再次让我体会到,那是多么巨大的割舍。你回国离我而去,我就整个崩溃了。”――1927年4月17日韦莲司至胡适
解说:韦莲司,康奈尔大学古生物教授韦君次女,自小在校园内长大,思想大胆超前,读书甚多,几近狂狷。她与胡适相识于1914年,那年胡适23岁,是康奈尔大学学生会哲学群学部部长。
蔡登山(《百年记忆》作者):韦莲司其实她比胡适大六岁,胡适刚到美国的时候,其实他对社交等等,这些方面他是还没有很快进入状况,他甚至说,他好几年之内都没有到过女生宿舍,所以他其实是一个很保守的中国男生。韦莲司也带他去看过西方的一些婚礼等等,所以让他接触了很多自由恋爱等等这些观念。所以韦莲司在胡适的爱情的启蒙中,是很重要的一个女生。
解说:胡适是1910年赴美留学的,得益于1900年义和团“庚子之变”后,清政府签署的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固定,清政府赔偿德英法美等八个国家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39年还清。不料七年后的1907年,美国国会认为,中国的“庚子赔款”美国索取实属过多,同意将额外的钱逐年退还给中国,以选拔优秀学生赴美留学。
1908年6月,清政府将西北郊区圆明园旁一座荒芜的皇家花园清华园拔出来,供“游美学务处”使用,成为留美预备学校,后改名为清华学堂,这就是清华大学的前身。
韩石山(《徐志摩传》作者):去西洋留学去美国英国留学,应该是美国的庚子赔款,建立起清华学校以后,也就是1909年、1910年左右。
解说:胡适1910年考取了庚子赔款的第二批公费留学生,与他同届的,还有后来成为语言学家的赵元任、科学家竺可桢、植物学家前钱崇澍、戏剧家张彭春等人。初到美国胡适进入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因为美国的农学院不仅免学费,而且奖学金最高,再加上每月80美元的庚子助学金,胡适在美国不仅衣食无忧还雇了两个仆人。
胡明(《胡适传论》作者):帮他整修园子,一个黑人好像一个古巴人什么,就是两个当地的有色人种。
朱洪(《胡适努力人生》作者):每个月有80块钱的美元,他要每个月节约20块钱寄给他母亲。所以他母亲也很关心胡适,母子非常关心。
解说:农学院的学生必须实习各项农事,包括洗马套车驾车等,还要下玉米田,这些胡适还能应付,但他却分不清30多种苹果的种类,这让他很苦恼。第二年,他转入文学院学习哲学经济和文学。此时,美国正值新教的上升期,美国为了展示上帝之下人人平等,展示了最高的人道规格,向中国留学生提供了优良的教育环境。康奈尔大学的教授,常请胡适到他家里作客,胡适与教授的女儿韦莲司一见钟情,那时韦莲司告诉胡适自己在纽约学习美术,但胡适不知道的是,当时的韦莲司已在纽约艺术届初露锋芒。
朱洪:韦莲司她可以说是胡适真正的恋人,胡适到了美国韦莲司的单身宿舍,韦莲司有这种表示,向胡适有这种表示,胡适拒绝了,这个在他们的信件上非常明显。
解说:自胡适与韦莲司相识那日起,就注定这段恋情不会有任何结果。因为早在10年前,胡适已经在安徽绩溪老家定下了一门亲事,按照当时中国的传统,订婚就意味着这段婚姻已经正式成立,尽管订婚时胡适才14岁。
张鸣(学者):过去的说法是什么,给我自己找媳妇,现在人很难理解旧式母亲的心态,我找媳妇是给我自己找的,我要为了婆媳和睦,我要媳妇伺候我,是给父母找媳妇。我们俩传宗接代,给传宗接代。
解说:在胡适与韦莲司之间,曾展开一场关于婚姻与爱情的讨论。韦莲司问胡适,个人的见解如果和父母矛盾时,应该容忍迁就还是应该我行我素。胡适支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结论“我于家庭之事则从于东方,于社会国家政治之见解则从于西方”胡适的回答很明确,在婚姻问题上,他不能违抗母命。
1915年,胡适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转如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从胡适的这张同学合影上,可以看到孙中山的儿子孙科,以及后来成为北大校长的蒋梦麟,他们都是胡适在哥大的校友。
同年夏天,在中国留日的学生们,因反对二十一条纷纷回国,曾经参加过革命工作,而流亡在日本的陈独秀也回到了上海,并在那里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伦理等领域,对封建制度发动猛烈攻击。
1916 年身在美国的胡适,经同乡汪孟邹介绍与陈独秀相识。1917年元月,仅26岁的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一篇《文学改良刍议》,倡导白话文。如获至宝的陈独秀,马上在次期《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把胡适赞誉为文学革命的旗手,继而引发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最具革命性的变革。一夜之间尚在美国的胡适在国内名胜大噪,一跃成为与陈独秀并驾齐驱的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赵国君(文史学者):这个实际上超出了胡适当初的那种设想的,胡适可能是战战兢兢的把这个,把这个意见贡献给大家,但是陈独秀是大声疾呼,把这东西一下子,这个效应社会效应出来了,所以说这两个人之间呢,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两个人个性的不同。
解说:在《文学改良刍议》发表的同时,蔡元培入主北京大学任校长,蔡元培上任后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第一件事就是聘陈独秀为文科学长,使北京大学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陈独秀上任后向蔡元培推荐了胡适,同年7月,胡适带着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的文凭回国,成为北大最年轻的哲学系教授。然而也就在这一年,高举新文化运动的大旗的胡适,遵循着14年前定下的婚约,迎娶了没什么文化缠着小脚,并且大他一岁的女子江冬秀,成全了这段封建制度下建立的旧式婚姻。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