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底,大连市公安局决定进行一项尝试:在看守所内成立一个特别羁押室,关押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犯罪分子和嫌疑人。
2009年2月至今,共有40多名在押人员在这个特殊羁押室度过3个月到一年半时间,其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是注射毒品。现在,羁押室里仍有6名在押人员。
对此尝试,专家说,羁押室一定程度打破了艾滋病犯罪嫌疑人“免惩”误区,震慑部分犯罪。不过,只有尽快立法,并完善羁押、治疗等环节,才是解决之本。
本报记者 朱柳笛 大连报道
孙泽普是大连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看守所一大队的管教。2009年初,领导问他:“你愿意去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管教吗?”
当时听到这个话,“一下蒙了,头皮有点发麻。”11月29日,在采访中,孙泽普回忆说。
孙泽普上岗只用了一天:一个10多平米的小型监室被腾出来,格局与普通监室无异,铁门、栅栏,监室的楼上是一间卫生所。距监室几步,就是民警办公室。
监室并没有任何特殊标识,只有一个普通的编号。
孙泽普的工作,看上去与其他民警一样,每天在办公室和监室之间来回穿梭,巡视羁押室状况。其实,他的工作远不止这些。
民警担心感染曾用胶条封严门窗
2008年,一个群体的出现对大连市造成困扰,警方和民间人士习惯称该群体为“艾滋小偷”既是“行窃者”,同时又是“艾滋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人”,而其后一个身份几乎成为他们逃过法律制裁的通行证。
大连警方决定行动。2008年底,大连市看守所一大队接到一项指令:要开辟一个专门的监室,关押“艾滋小偷”。
此前,“艾滋小偷”被捕后,大连警方只能一放了之,因为没有关押场所。即使判了刑,也只能监外执行。
2009年2月,羁押室成立后,大连市公安局监管支队看守所一大队大队长梁冬回忆说,当初,最难解决的并不是监狱内的应急硬件,而是民警们的恐惧心理。
大连市疾控中心有关人员介绍,他们每年会进入看守所进行艾滋病防控知识宣传,并联系医护人员进驻,邀请大学教授讲座。
但是,这些并未完全解除羁押室民警的恐慌。
起初,羁押室有10名民警看守。因为担惊受怕,民警们曾经一度用胶条将门窗的缝隙封得严严实实。到了夏天,常有蚊虫出现,民警担心蚊虫叮咬艾滋病毒携带者或感染者,再去叮咬健康人会传播病毒,索性将羁押室的门窗封了起来。
“其实这是误区,蚊虫叮咬的血液,并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孙泽普回忆说,他现在被同事们称为“艾滋控”,是整个大队公认最了解艾滋病知识的民警。
不过,当初孙泽普对艾滋病并不了解。大连市疾控中心艾滋病与性病防治所专家蒋希宏还记得,孙泽普第一次来咨询时,抛出两个问题,“一旦开辟关押艾滋病人和感染者的监区,看守所其他在押人员是否会被感染?”“我会有被感染的危险吗?”
经蒋希宏解释完艾滋病传播途径、防治方法,孙泽普才放下心中顾虑。
管教既是民警又是医生
2009年2月,孙泽普接收羁押室第一位入住者吉利(化名)。
在孙泽普的印象里,吉利很瘦,像一位长期绝食者,头发没有光泽,皮肤苍白、松弛。吉利有数10年的吸毒史,此前曾因偷窃被捕,不过,因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特殊身份,被捕不久即被释放。
2009年2月,吉利再次被刑拘调查后,接着被送交检察机关,并由检方对其提起公诉,直至法院作出判决。
进入羁押室前,吉利多次呼喊“我有艾滋病”,但发现没有释放他的意思,吉利开始恐吓孙泽普:“反正我判不了死刑,出去后再收拾你。”
孙泽普没有反击。他觉得必须了解吉利内心的想法,知道他要什么,担心什么。
孙泽普陪同吉利进入监室。不久,吉利开始喊冷,孙泽普抱来一床新被子。“他会比普通的疑犯提出更多的要求,他也清楚,这样的要求我会满足。”孙泽普说。
更多的要求还包括,吉利犯毒瘾难受想吸烟,孙泽普会破例允许他找一个地方,吸上几口。同时“调查”他的口味和民族习惯,第二天给他定制饭菜。
平时,整个监室会定期喷洒消毒液,垃圾和剩余物有专门人士进行处理。孙泽普进入监室,从不穿任何防护服,也不戴胶皮手套。他甚至自己动手给在押人员理发,陪他们吃药打点滴,凑在一起聊天。这些活动拉近了他与在押人员的距离。
他还自学了一些医护常识,对常见疾病能做出基本的判断;一旦发现有在押人员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他会前往卫生部门领取,分发给在押人员。
其实,在进入羁押室之前,大连市疾控中心已对声称有艾滋病的“艾滋小偷”进行检测。之后,每年进行两次例行检测,确定是否需要定期服用药物。
因为有初期的筛选,羁押室在医护方面的压力会小得多。
不过,在羁押室里,“他(孙泽普)是同时扮演着民警和医生的双重角色,不仅要掌握一些相关的医护知识,也需要自我防护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梁冬说。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