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事故的背后是低龄人口减少
11月16日,甘肃庆阳市正宁县一辆货车与幼儿园校车相撞,事故共造成21人死亡,43人受伤。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已发生多起严重的校车事故,例如:今年9月26日,山西省介休市灵石县冷泉村一辆接送学生的微型面包车与一辆大货车相撞,导致7名初中生死亡;去年12月27日,湖南衡南县松江镇东塘村一辆搭载20名小学生的三轮摩托车冲到桥下,造成14名学生死亡。
徐昌生先生写了一篇文章《杀死孩子的是冷血的教育制度》认为:是谁把这些孩子逼上了并不安全校车呢?如果他们在自己住所就近上学,或者乘坐的校车在车速较慢的城市里行驶,则安全系数将会大大提高。但这对于农村的大多数孩子来说,将是一个遥遥无期的奢望。要想彻底地减少此类悲剧,唯一的办法是让他们跟随父母进城居住。
郑风田教授写了一篇文章《甘肃儿童惨案的真正凶手》认为:上述惨案真正的凶手并不是校车,而是那个撤点并校行为。如果这些幼儿能够就近入学的话,如果走几分钟就到学校了,何苦要乘用这种危险的交通工具?所以真正要解决这些惨案的持续发生,还是应该停掉目前片面的撤点并校行为,让农村的孩子们能够就近入学,免去长远路途的危险之苦。
我认为,徐昌生和郑风田的文章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想问:撤点并校和不能就近上学的原因是什么?郑风田认为:“其实质原因却是义务教育改为免费,基层政府无法收费只能通过撤并来减少教育经费的投入。”当然这是一个原因,但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是农村低龄人口不断减少。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中,0-14岁人口仅占16.60%。近几年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小学校数和在校生数逐年减少。例如,《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由于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小学校数、在校生数继续减少。全国共有小学25.74万所,比上年减少2.28万所。”《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小学28.02万所,比上年减少2.07万所;招生1637.80万人,比上年减少57.92万人;在校生10071.47万人,比上年减少260.04万人;小学毕业生1805.20万人,比上年减少59.75万人。”
郑风田说:“村小学撤并合,农村孩童小小年纪却跑那么远的距离上学,安全不说,光路上要耽误多少时间?”但我想问:如果一个村的低龄人口寥寥无几,不并校怎么办?难道一个学校只有几个学生也要办下去?当然,中国确实存在只有几个学生的学校。例如,今年8月9日新华网报道:“在山西省平顺县的太行山深处,散落着几十所‘袖珍学校’――每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加起来还不到10个人。据平顺县教育部门统计,截至2011年夏,全县127所农村小学中,学生人数不足10人的‘一师一校’学校有46所。学校越办越小,学生越来越少,很多问题接踵而来:比如学校的经费问题,师资配置问题、教学质量问题等等。”这样的“袖珍学校”,显然缺乏规模效益;但如果撤并,这些小学生又不得不长途奔波去上学。
徐昌生认为:“要想彻底地减少此类悲剧,唯一的办法是让他们跟随父母进城居住。”我认为,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让他们跟随父母进城居住,这个解决办法是对的;但对于非留守儿童来说,这个办法就不适用了。
郑风田认为:“只有改变目前的撤村并校行为才能最终解决校车不安全问题,让孩子能够近距离地上学。”我认为,农村儿童要实现就近上学,前提条件是一个村里(或学校附近)要有一定数量的适龄儿童。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带走了一部分适龄儿童,以及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导致农村适龄儿童不断减少,农村儿童就近上学越来越难以实现了。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