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这样的微博引发了网友的广大评论,博文如下,“张鸣:国内最大规模的辛亥革命讨论会,不仅学者要站着20分钟恭候省长照相,连吃饭都两种待遇,主席台上有茅台,下面的学者只能喝白云边。上面有大闸蟹,下面没有。革命了100年,连基本的平等都做不到,这个革命纪念它作甚。”这条微博在新浪上转发了七千多次,有两千多条评论,同时也被转载到一些论坛上同样引起疯狂地讨论。
有网友嘲讽说,是因为张鸣教授没有喝到茅台、吃到大闸蟹,才发牢骚;也有人称赞教授有骨气,敢言别人未敢言的;也有对此不屑一顾的。我仔细看了一下张鸣的微博,了解到张鸣本人并未受邀出席研讨会,他只是听其他学者说的,可能他只是想替出席的学者鸣个不平而已。
照张相,吃个饭,看起来只是个小小的事情,其实不然,能引起这么多的关注,其中折射出了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问题。这就是特权问题,同时也暴露出了国民劣根性中的奴性问题。这两者是不可分开的,有特权,就会滋生一批批为特权服务的人;有奴性的人,也会造就一些热衷于特权的人。这种关系已经在封建社会的染缸里,浸泡了几千年。但是在现在,在辛亥革命后一百周年,问题依然存在。
想当年,孙中山领导革命,毕生为实现中国之自由平等而奋斗四十多年。虽然倾覆了满清王朝这个最大的特权阶级,使民主、平等、自由观念深入人心,但是似乎封建的特权意识与奴性意识并没有消逝。我们仍可以看到这些词汇:专车、专列、专机、VIP通道、高干病房等等。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领导前后左右簇拥一批批奴颜媚骨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学校优秀校友录里记载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某级领导;甚至连某个铁路集团的某个专列招一个列车员,应者真是云集,尽管要求是极尽苛刻,不当要高学历、而且要身材好、脸蛋好、才艺佳,最好是艺术专业的。
想想孙先生当年筚路蓝缕,奔走在革命的路途上,身患重病依然坚持扶病北上,为的是求一个民主、平等的国度。想想孙先生一生节俭,从不喝酒,从不抽烟,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遗产,就连上海华侨捐赠的住宅都被抵押出去了。要是孙先生泉下有知,你们这些学者在讨论辛亥革命的会上,海吃海喝的,不知道孙先生会有何感想。
“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吃一些不干不净的饭,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开一些不伦不类的会。”众多的网友就用这句钱钟书先生的名言来评论这件事,并不是没有道理。开学术研讨会不就是讨论知识,讨论辛亥革命的意义,号召发传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吗?请高官来做什么?要那么高的档次的酒席做什么?如此可见,虽然物质财富日益丰富,但是人骨子里的媚性,奴性并没有消除。让一大批学者为了和副省长拍照,要等二十多分钟,不禁使我想起无数起欢迎领导人的画面。有小学生顶着烈日站成一排的,有夹道舞龙耍狮的,有……,这些没有媚权的,媚富的能不耽误我们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吗?从小学生到大学者都要向权力看齐,我们的教育能培育出有独立自主的人才吗?我们的教育未来何在?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了,我看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茅台酒与白云边酒的差距,最重要的是质的差距,是人格独立完整的差距,是真正平等、民主的差距。关键的是,我们已经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反了,本应该把传统的勤俭节约美德记住,把阿谀奉承劣根性弱点去掉的,可是我们却没有做到。张鸣敢大声说出来不平等,不管他们该不该享用茅台暂且不论,试想要是没人敢说,或者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那么这个社会真的是悲剧了。依此看来革命仍然没有成功,同志还要仍需发扬先生遗志,继续努力。(作者:罗勋湖)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