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6日至9日,本报对上海“11・15火灾”受灾者所质疑的善款问题连续予以报道。9月19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静安分会公布了大火善款的收支情况。因所公布数据并非收支明细表,众人心头疑云仍未消除。9月21日,本报刊发《受灾居民质疑善款数据太笼统》一文,社会舆论对此继续密切关注。
受灾者“鞠躬补谢”
对于相关部门拿善款做各种名目的“慰问金”的做法,各界争议声四起。受灾居民王接受采访时称,“我家陆续在冬季、春季、夏季各收到一笔1万元的服装费,现在我才知道,这些钱的来源也都是慈善捐款。”
另据已公布的数据,“过冬御寒爱心帮扶金”、“购置衣物补贴”、“高温慰问金”分别达569万元、195万元和179万元。不少受灾居民表示,这本应该是肇事方承担的责任,却动用社会捐款。
9月21日,王等人通过微博向爱心捐赠者“鞠公开补谢”:“向广大捐款给上海‘11・15火灾’的群众致以深深的感谢。因为有了你们的捐款相助,使我在最困难的时候有衣穿,有饭吃,孩子有书读!前面谢错了人,受灾居民以为是政府和肇事单位出的钱,现在看了这个有很大出入信息的善款发放表,我们知道了全部的救济款来自你们的捐款,向你们补谢,鞠躬。”
能否拿捐赠做“慰问金”
公布善款情况的同时,上海慈善基金会静安分会表示,此次社会捐赠款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依法合规、专款专用、严格程序、手续完备”的发放原则,发放过程中有严格的签收程序,并注明“爱心捐款”或明示资金来源于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然而王表示,此前受灾者收到以政府名义发放的救助金、抚慰金、抚恤金,基本都无法知晓这些钱的出处。
对拿善款做“慰问金”的做法,北京大学非盈利机构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曾表示,社会捐款发放到受助人手中时,应该明确告知他们这一款项的性质是社会捐款,而非政府救济金。如果以政府救济金方式发放,那么应由政府财政来支付,而非动用社会捐赠。
为受灾居民代理维权的袁裕来律师认为,通过目前公布的数据发现,“到现在为止,所有发放下去的都是社会捐赠款物,政府等于是什么事情都没做过,你发发钱谁不会?现在事情过去10个月了,钱还没有发完,说不过去。”
目前,袁裕来已向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寄送申请,要求公开“11・15火灾”善款详细信息。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