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温州蒲岐“鲨鱼村”:“血色经济”引巨大争议(图)

www.sinoca.com 2011-09-14  文汇报


  核心提示: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99年推出了鲨鱼国际行动计划,号召各国来保护、管理和持续利用鲨鱼。但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国家实施了鲨鱼国家行动计划。与此同时,目前各区域性渔业管理国际组织正在实施对于鲨鱼的养护和管理措施,包括限制捕捞、释放捕获的活体鲨鱼等措施。

蒲岐鲨鱼加工业一年吸引的鲨鱼资源约6000吨,占全国90%。

  ■鲨鱼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4亿年,在恐龙出现之前,它已经主宰了海洋。在1200种鲨鱼里,绝大部分没有列入濒危野生动物名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姥鲨、鲸鲨、噬人鲨和锯鲨列为附录II名单,旨在通过严格限制国际贸易来保护这些鲨鱼。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全世界鲨鱼类的年渔获量在1950年为30万吨,2003年达到最高值90万吨,最近几年波动在70-80万吨之间。

  ■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99年推出了鲨鱼国际行动计划,号召各国来保护、管理和持续利用鲨鱼。但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国家实施了鲨鱼国家行动计划。与此同时,目前各区域性渔业管理国际组织正在实施对于鲨鱼的养护和管理措施,包括限制捕捞鲨鱼、释放捕获的活体鲨鱼等措施。

  一个渔民左手拎着一只血淋淋的鲨鱼头、右手也拎着一只血淋淋的鲨鱼头……当这张照片不久前出现在媒体和网络上时,很多人第一次听到了“蒲岐”这个地名。这个位于温州市东北方乐清湾畔的小镇,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中国鲨鱼加工基地”的称号,曾为蒲岐人带来了自信和荣耀;如今,它被指责为“血色经济”的象征。

  世代打鱼的人们,不知道怎么应对“舆论”的风波。他们没有听说过“灌水”,也没有听说过“删帖”。他们只能关上自家海产品加工厂的大门,严词拒绝任何外来者的造访。

  质问的电话仍密集地打来,似乎来自很多地方,有的一开口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谩骂。

  蒲岐人无从辩白。

  温州人已经成为“先富起来的人”的代名词,但蒲岐肯定不算温州富裕的地方。几家成规模的海产品加工企业的老板,20年前还是在大海里讨生计的渔民。他们的肤色黝黑粗糙,如今仍留着渔民深深的印记。

  即使在“血色经济”的质疑铺天盖地的今天,蒲岐人还是很看重“中国鲨鱼加工基地”这块牌子。

  日前,本报记者沿着乐清湾的海岸线,走进蒲岐,寻找鲨鱼加工业的真相,了解蒲岐人内心的纠结和念想。

  “鲨鱼,是海龙王的将”


  65岁的洪阿财腰板笔挺,看得出,他年轻的时候在海上是把好手。

  确实,在蒲岐镇大概很难找到比洪阿财更经典的渔民了:16岁就跟着大人下海,在波涛里出没,捕了27年鱼。他在海上最辉煌的日子,就是曾担任乐清渔业捕捞队指挥船的船长。

  船队的航迹几乎遍及整个东海海域的渔场,在漫长的捕鱼生涯中,洪阿财意外捕到过三四条大鲨鱼,大多五六千斤重,其中一条有万把斤。洪阿财至今记得,那是1987年,他们将误入拖网的大鲨鱼拖到船边,费尽力气才将这条10多米长的大家伙拖上船,割成一段段,然后把肉腌制起来。鲨鱼肉散发一股胺的味道,不像别的经济鱼类这么受欢迎,但福建和广东有的地方农民喜欢吃,说夏天吃鲨鱼肉可以防暑,还可免受蚊子叮咬。

  至于鱼翅,当时的蒲岐人都不会加工,只能卖给广东人,“那副鱼翅卖了八九千块钱,要是在现在,起码要十多万啊。”洪阿财说。

  蒲岐人学会加工鲨鱼的年头其实并不长。上个世纪70年代,蒲岐人捕捞的主要对象是黄鱼、带鱼、鲳鱼和勒鱼。因为市场上无人收购,捕到的梭子蟹只能重新扔进海里。鲨鱼基本上是“误捕”――它们是肉食性鱼类,紧追带鱼、黄鱼等鱼群后猎杀,被渔民的拖网一并捕捞上船。

  “专门捕鲨鱼?”洪阿财对记者的问题直摇头:“从木船开始,后来到机帆船,再到渔轮,蒲岐从来没有专门捕鲨鱼的船。你不晓得,蒲岐人过去是不敢碰鲨鱼的。”

  鲨鱼,体型硕大、相貌凶猛,老辈的蒲岐人一直将它尊为“海龙王的将”,谁也不敢碰它。

  “听我爷爷说,大概在民国的时候,渔民实在穷,没有东西吃,才第一次尝了一条误捕的大鲨鱼。那是全村人的一件大事。剖鲨鱼前,还要点香焚烛,请道士驱邪。仪式毕,方才动刀分鱼,每家一份。那时,村里没有电,老人们就用鲨鱼的鱼肝油点灯。老人们说,鱼肝油灯闻起来有一股味道。”

  洪阿财43岁那年,政府为了保护东海渔业资源,鼓励渔民从捕捞转产养殖,他才离船上岸。

  “我们不捕杀鲨鱼,我们只加工鲨鱼。”如今已是海美鲜集团公司董事长的洪阿财强调说。

  鲨鱼加工业始于鲨鱼皮

  蒲岐“拥有7.5公里长的海岸线,现有海涂1.5万亩,海鲜产品数不胜数,全国90%的鲨鱼都在这里加工。”2005年版的蒲岐地方志《古镇蒲岐》在序言里这么写道。

  “看到那张渔民提着两只鲨鱼头的照片,别人以为蒲岐是宰杀鲨鱼的地方,其实那些鲨鱼头是从台湾运来的。过去,渔民捕到鲨鱼,把鱼鳍割下做鱼翅,鲨鱼头是不要的。前些年,他们听说蒲岐人会加工,就把鲨鱼头卖到这里。蒲岐人会把鲨鱼头里的软骨做成‘软骨粉胶囊’。”温州海德力鲨鱼制品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王海丰说。

  他没有将记者拒之门外,而是破例接受了现场采访的要求。记者随他走进车间,感受最强烈的是浓烈的胺味。地上摆放着数十条一米来长的小青鲨,七八位师傅正在作业台上用一种特制的鲞刀剖鱼。仔细看,发现所有的小青鲨已经被割去了鱼鳍。

  “现在正是禁渔期,没有渔船到港。这些小青鲨还是上半年从福建运来的库存。鱼鳍已经被割走做鱼翅了,他们不舍得把最赚钱的生意给我们做。但鲨鱼的鱼皮、鱼肉、鱼骨、鱼肝,在我们这里都是宝。”

  王海丰告诉我们,“海德力”现在每个月向中东和斯里兰卡出口两个集装箱的鲨鱼肉,价值大约100万元,一年有1000多万元的出口额。

  蒲岐镇有规模的鲨鱼加工业是从10年前起步的,目前,蒲岐镇上规模以上海产品加工企业有四五家。但渔民私下收购鲨鱼加工挣钱的故事,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悄悄开始了。

  如今做起海洋生物保健品生意的李维汉告诉记者:80年代初的时候,温州市区只有3家大饭店,温州酒家、华大利、浙南人家,都是国营的。温州人历来喜欢吃鱼皮,李维汉就送了一点鲨鱼皮过去。鲨鱼皮富含胶原蛋白,客人很欢迎。饭店一看销路很好,就开始向蒲岐人要鲨鱼皮。于是,过去没人要的鲨鱼皮开始“变废为宝”。鱼皮出在鱼身上,而蒲岐本身又没有捕捞鲨鱼的能力,所以就有了向各地渔港网络。

  那时,蒲岐渔民家中还没有电话。山东、福建哪个渔港有了鲨鱼,就有线人发来电报问要不要?只要对方说出鲨鱼有多长,蒲岐人就能估摸出鲨鱼有多重。至于价格,也是蒲岐人说了算,外地的渔民既不会加工也没有销路,一条大鲨鱼能卖五六千元求之不得了。谈妥价格,蒲岐人立马飞奔过去,雇辆卡车日夜兼程地拉回蒲岐。

  鲨鱼运到,蒲岐镇上的刀手登场了。他们是经验丰富的渔民,分割的工具是最原始的“三件套”:一把剖鱼的巴掌大的鲞刀、一只木桶、一袋粗盐。刀手通常从鲨鱼的腹部下刀,五六个小时后,可以剥下整张鲨鱼皮。犒劳他们的,不仅有一二百元的辛苦钱,还有一顿丰盛的鲨鱼餐。

  “那时,弄一条大鲨鱼,可以挣千把块钱。”李维汉说。

  确切地说,蒲岐鲨鱼加工业开始于鲨鱼皮和鲨鱼肉,而不是鱼翅。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泉州十亿建艺术博物馆恐成一堆“洋垃圾”(组图)
下一篇:中国步入全民焦虑时代 专家称是源于相互间的比较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