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严打”,其历史功过自有公论。然而关于这场斗争的导火索,十多年来却一直传说纷纭,莫衷一是。拂去历史的尘埃,本文作者以自己的亲闻亲历,讲述一段迄今仍鲜为人知的“严打”缘由,披露一个当年震动中国高层的特大恶性案件。
1983年,虽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5年了,但是十年“浩劫”以及这以前的“反右”、“大跃进”等政治运动所造成的混乱局面尚未得到根本的扭转,社会秩序混乱,治安状况恶劣,杀人、抢劫、强奸等恶性刑事犯罪时有发生,形成建国以来的第四个刑事犯罪高峰期。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百废待兴的中国再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
乱世出重典
这一年的7月,八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在北戴河听取了时任公安部部长的刘复之关于全国各地严重的治安状况的汇报后,十分严肃地指出:对于当前各种严重的刑事犯罪要严厉打击,要从重从快。
这一天是1983年7月17日。
也就是在这一天,开始了一场历时一年之久的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的斗争。
回溯历史,有人说,这一次严厉打击,至少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五到十年的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那么,究竟是什么事件促使小平同志痛下决心,作出这一决策的呢?有人说,是源于河北省唐山市的“菜刀队”;也有人说,是由一名外国女记者在北戴河的沙滩上被强奸引发的。其实,1983年的这场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斗争的导火索,是这一年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喜桂图旗(现在的牙克石市)的 6・16案件。在这起案件中,8名犯罪分子在长达十几个小时的作案时间里,残忍地杀死了27名无辜者,这27人中有75岁的老人,有两岁的婴儿,男性19 人,女性8 人,并有多名女青年被强奸、轮奸。这帮犯罪分子同时还犯有抢劫罪、爆炸罪。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起极为罕见的特大凶杀案,震惊了全国,震惊了司法界,震惊了高层领导。而从6・16案件到邓小平同志的7・17指示(当时严打斗争的领导机构都称为7・17指挥部)正好是一个月的时间。
三个地痞无端生事,无知少年莽撞入局
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喜桂图旗的牙克石素有林海明珠之称。中央直属的特大型企业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就设在牙克石镇,所以人们也习惯地叫它牙克石林管局。由于种种原因,到了1983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还是这个林管局解决待业青年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牙克石林管局所属的林业设计院为了解决本院待业青年的出路问题,几年前在距牙克石10公里处的红旗沟建立了一个知青点。
红旗沟四面环山,地势开阔,土地肥沃。红旗沟知青点实际上是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农场,主要任务是种植蔬菜。在当时来说,这个知青农场是一流的设计、一流的建筑,宿舍、食堂、仓库、活动室、半地下的菜窖一应俱全。清一色的红砖红瓦,在绿色的草甸子上十分显眼。
谁能料到,在这如此美丽富饶的地方居然能发生一起令人毛骨悚然举国震惊的特大凶杀案。
1983年6月16日,星期六,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阳光灿烂,晴空万里。这个时候是大兴安岭林区最好的季节,人们早上五六点钟就已经下地干活了。
上午9点,于洪杰仍在床上躺着,两只眼睛不停地转动着。那张阴沉沉毫无表情的脸上浮现出与他那19岁年龄极不协调的老练和狡诈。自从4月份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来到红旗沟知青农场后,他的心情就一直没有舒畅过,他对现状的不满使他对这里的一切都看不顺眼。他或者不参加劳动,或者在劳动中消极怠工,打闹起哄,队长批评他几句,他就大发脾气,又吵又闹。叫嚣说,总有一天非杀了队长不可。他甚至多次公开表示“要干一番事业,要干得轰轰烈烈,不能白来人世一趟。要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好名坏名总要留下一个”。对于他的这些充满杀机的言论,不论是知青还是他们的家长,谁都没有把它当回事。都认为他是在说大话,吹牛,发牢骚而已。
知青农场的队长何景增倒是担心于洪杰会闹出点事来,几次向林业设计院的领导反映汇报这些情况,可是没有哪位领导听了他的汇报,把这当回事。何景增无可奈何,只好对于洪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躺着躺着,百无聊赖的于洪杰突然冒出个回牙克石的念头。于是他来到地里和同宿舍的韩立军、杨万春商议了一下,就决定回牙克石改善一下伙食,好好玩一玩。在他们三个人当中,于洪杰岁数最大19周岁,其它两人都是18周岁。别看这三个人年纪不大,可都是劣迹斑斑,有犯罪记录。
于洪杰,是牙克石出名的一霸,小有名气,是一个很有“份”的地痞。打架斗殴心狠手赖,调戏妇女寡廉鲜耻,偷拿抢要无所不为。曾经被公安机关多次收审、拘留。但每次都是经教育后释放,没有受到法律的惩罚。
杨万春,刚满16周岁时,就因犯有惯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刚刚被释放不久。
韩立军,三年前因持刀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三个人原来就臭味相投,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干一些鸡鸣狗盗之事。到了红旗沟知青农场后就更加抱团了。
于洪杰个子虽然不高,但胆大妄为,做事不计后果,有主见,出手大方,是他们三个人的头。韩立军人高马大,脾气暴躁,头脑简单,经常充当打手的角色。杨万春白白净净,为人狡诈,头脑灵活,是个挑事“油子”。
三个人回到牙克石后,有家不回,而是先到了杜小峰家。杜小峰初中一毕业就回家待业,在社会上混了一年后,父亲给他在砖瓦厂找了个临时工。他曾经和于洪杰在一起混过一段时间,是于洪杰的小兄弟、酒肉朋友。于洪杰见只有杜小峰一个人在家,就对杜小峰说,大哥在山上叫人欺负了,上山帮我打架行不行?杜小峰二话没说就爽快地答应了。还十分义气地补充说,什么时候打,叫他一声就行了。
杨万春从杜小峰家出来后找了个借口先回家了。于洪杰跟着韩立军到了韩家。韩母对于洪杰没有什么好感,碍于脸面,就留于洪杰吃了饭,但是没让他们喝酒。吃过饭后韩立军不听母亲的挽留和劝阻,执意要和于洪杰一块走。两人随即又来到杨万春家。杨万春正和家人吃饭,见于、韩进来,连忙起身让座,并张罗着拿酒。于洪杰也不管别人的脸色如何,入座就喝。三人从杨家出来就已喝得东倒西歪,摇摇晃晃。杨万春走到院子门口时又返了回去,再出来时身上多了一个军用挎包,挎包里装的是20个雷管和一卷近30米长的导火索。这是他在一个石料场偷来的。
在一个商店的门口他们碰上了王守礼。16岁的王守礼早已辍学在家,在一次打架中和于洪杰相识,就经常和于洪杰在一起。他一个人正闲得无聊,见于洪杰招呼他,就痛痛快快地跟过来。他还以为和以前一样,能混一顿有肉有酒的饭吃呢。
下午两三点钟,天气很热,4个人歪着膀子斜着腿,在大街上横冲直撞。由于看着别扭,不顺眼,他们和另外几个年轻人骂骂咧咧的发生了冲突,还没有吵上几句就打了起来。混乱中于洪杰被对方用石块在头上狠狠砸了一下,顿时血流如注。送到医院后,缝了9针,头上缠满了绷带。从来都是他打别人,没有过别人打他的于洪杰,此时又气又恼,觉得自己的威风这次一下子失去了许多,在小兄弟们面前丢了脸。他一句话也不说,脸阴沉沉的坐在马路边上,低着头抽烟。其它三个人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又不好说什么,只是围坐在他的身边。下午6点钟的时候,于洪杰似乎缓过点精神,说:“这点小事算什么,咱们喝酒去。”在一间小饭馆里,4个人要了几个菜又喝了一瓶白酒。
在于洪杰的提议下,他们来到了王玉生家,把15岁的初中二年级学生王玉生叫了出来。他们的父母都在林业设计院工作,彼此都认识,又是邻居,所以王玉生也不问什么就跟着出来了。
杨万春问于洪杰:“杜小峰呢?还叫不叫他啊?”于洪杰说:“得叫上啊,这个小崽子不是答应和咱们上山吗?咱们得有信用啊,说什么也不能把他拉下啊。他今天是下午的班,咱们去砖厂找他。”
在去砖厂的路上,天已经有些黑了,他们又碰上了李亮明和张光祖。17岁的李亮明已经有了半年的工龄,为了参加工作他的父亲托人给他改了户口,一下子就增加了三岁,加之他长得壮实,一米八的个头,一看就像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张光祖又矮又胖,17岁,社会闲散青年。两个人正准备到电影院看电影,没想到碰上了于洪杰等人。他们只有过一面之交,彼此并不熟悉,也没有什么来往。李亮明对于洪杰并没有什么好感,但是又有些惧怕他,只好迎上去打了个招呼。于洪杰张口就说,天黑了,他们要上山,为了防止发生意外,叫李亮明和张光祖护送他们上山。口气十分强硬。李张两人心里虽然一百个不愿意,但是由于惹不起于洪杰,只好违心地答应了。
杜小峰和一块干零活的包达山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回家,见于洪杰等人走进来,才想起上午答应帮于洪杰上山打架的事。此时他后悔极了。搬了六七个小时的砖,又累又饿,再想想还得步行走上二十几里的山路,他心中有一百个不愿意,可是慑于于洪杰、韩立军、杨万春的淫威,又不敢说不去。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叫和他一块干活的包达山和他一块去。包达山和所有在场的人并不相识,和杜小峰也只是在砖厂干活时才认识,并且两个人并没有什么来往和交情。于洪杰见杜小峰叫包达山和他一块上山,便极力邀请包达山到山上去,并把红旗沟农场描绘的如何如何好。刚满16周岁的包达山架不住众人的劝说,就稀里糊涂的跟着走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