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重庆日报消息 20至21日,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三届九次全委会,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究缩小贫富、城乡、区域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思路和政策措施,并审议通过了《关于的决议》。
市委书记薄熙来作主题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作《决定(讨论稿)》的说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市政协主席邢元敏出席了会议。市委副书记张轩主持会议。
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黄奇帆就《决定(讨论稿)》作说明。
市委决定将缩小三个差距作为本次全委会主题,主要基于四点战略性考虑:一是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在做大“蛋糕”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然而“蛋糕”始终没有切分好,我们若能系统解决这个问题,走好民生导向发展路子,就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一个“范本”。二是全面落实 “314”总体部署的题中之义。重庆发展已呈现出“加快”、“率先”之势,但三个差距问题得到解决,才意味着我们全面完成了“314”总体部署。三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重庆投资率已高达80%,寄望长久性地“高投资、高增长”并不现实,必须通过缩小三个差距,推动经济增长向内需拉动特别是消费拉动转型。四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这些年,我们全面建设“五个重庆”,务实推进“民生十条”,解决了老百姓关切的一大批民生问题,但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突出,社会建设欠账还很多,居民收入差距还很大。我们必须抓紧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让发展更多地体现共富与公平,不断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
黄奇帆说,市委促进共同富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经济总量与居民收入同步倍增,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5:1左右,“圈翼”发展差距缩小到2:1左右,基尼系数缩小到0.35 左右,基本建成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为此,市委将出台12条重点举措,努力实现充分就业,鼓励创业富民,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发挥国企调节作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区县发展和扶贫开发。
黄奇帆同志就《决定(讨论稿)》作了说明后,薄熙来书记以《缩小三个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为题,向大会作了主题报告。
把经济规模做大的榜样很多,但缩小差距,实现共富,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
薄熙来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委对《决定》反复修改,从1万多字压缩到4000多字,简明扼要、直奔主题,但含金量很高,总投入有1万多亿。我们不能讲空话、放空炮,要言出法随、说到做到,要让大家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形成一个真正管用的稿子。
薄熙来说,共同富裕是一个很大、很难的题目。现在,把经济规模做大的榜样很多,但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小平同志有句关键的话:“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这真是至理名言。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特别强调要“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对于我们发展“三大成就”、经受“四个考验”、避免“四个危险”,都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这次全委会,就是要仔细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薄熙来说,“十七大”以来,重庆多次全委会都和“共同富裕”的大题目密切相连。每次全委会都在为“共同富裕”做铺垫。在一系列问题初见成效之后,这次全会就明确提出了“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主题,最终来攻克这个大堡垒,向它发起总攻,这就是我们的工作逻辑!
30年后再来复习小平同志的讲话,真感其高瞻远瞩,通观全局,讲问题入木三分
薄熙来说,改革开放初期,小平同志就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他特别指出:“即使百分之五十一的人先富裕起来了,还有百分之四十九,也就是六亿多人仍处于贫困之中,也不会有稳定。中国搞资本主义行不通,只有搞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发展。”30年后再来复习小平同志的讲话,真感其高瞻远瞩,通观全局,讲问题入木三分!
薄熙来说,直辖以来,中央给重庆交办“四件大事”、明确“314”总体部署,都有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提出百万移民、农村扶贫、振兴老工业基地、生态环境建设“四件大事”,件件关系到我市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关系到缩小“三个差距”。锦涛总书记对重庆发展作出“314”总体部署,其中的三大定位和一大目标,建成“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讲的是缩小东西两大区域差距问题;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就是要缩小城乡差距;“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就是要求重庆率先实现“共同富裕”,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既要发展,也要共同富裕,而且坚定不移!
上有中央明令,下有百姓渴望;前有领袖的预言,后有“两极分化”的风险;一定要打好这个攻坚战
薄熙来说,重庆这些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改善民生、缩小差距,想了不少办法,做了一些事情。我们既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目的,也将其作为发展的动力,走“民生”路、念“共富”经,初步走出了一条促进“共同富裕”的路子。现在有些人,只把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的起点和归宿,我以为,这还不够。“共同富裕”不仅是理想,也是动力;不仅是“起点”和“归宿”,而且贯彻于发展的全过程,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薄熙来说,围绕共同富裕,市委、市府抓了一系列工作,人大推出了“代表在行动”,政协“800委员助推发展”,市纪委还搞了“三项治理”。“五个重庆” 建设、“十大民生”、“打黑除恶”、“唱读讲传”、“三进三同”、“结穷亲”、“大下访”、“三项治理”等活动,均与“民生”密切相关。
薄熙来说,当前,共同富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万众关注、众目睽睽。可以说,上有中央明令,下有百姓渴望;前有领袖的预言,后有“两极分化”的风险;而我们既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又有不进则退、不治则乱的压力。决不能只是少数人百万、千万地发家暴富,而工农大众却没份儿!现在重庆形势不错,但如果贫富差距扩大,咱经济规模再大,人民群众也不会买账!大家会说,那跟我有什么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下决心打好这个攻坚战!
直辖以来,历任书记、市长都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带领一班人办了不少实事
薄熙来说,一个地方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承前启后的连续过程。直辖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一茬儿接一茬儿干下来,走到今天确实不易。这14年,重庆经济大发展,民生大改善,GDP从1500多亿到7890亿,增长了4倍,人均GDP迈上4000美元;财政收入从118亿增至1991亿;进出口、利用外资、工业产值都有长足的进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300元增至17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690 元增至5270元。经济、民生的发展变化都是显而易见的。
薄熙来说,直辖以来,历任书记、市长都高度重视民生,带领市委、市府一班人办了不少实事,为缩小差距打下了重要基础。当年德邻、国强同志就提出了“富民”的口号;我们现在大力推进扶贫和库区后续工作,当年德邻、国强、镇东、汪洋同志都推出了整村扶贫、易地扶贫、库区安稳致富的任务,汪洋、鸿举同志还定下了“一圈”带“两翼”的举措;我们今天交通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辉煌,离不开镇东同志当年的提速规划;我们今天能够甩开膀子大规模建设公租房,也得力于当年镇东、鸿举组建土地储备中心储备了大量土地资源;我们今天进行的户籍改革,又特别得力于当年汪洋同志拿下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块牌子,使我们有了先行先试的机会。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