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炫富

www.sinoca.com 2011-07-16  财新《新世纪》


  虽然“炫富”好像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流行起来的新名词,但是,它所指涉的那些行为与现象却十分古老。古老到打从有富人开始,便有了种种利用财富去区分人我之别的做法。今天大家去意大利膜拜文艺复兴的大师杰作,其实就是在欣赏当时意大利富商和权贵炫富的结果。尽管炫富的历史悠长,而且地理上分布延广,可是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炫富,还是有着不太一样的意义。例如南太平洋各大群岛上那著名的“夸富宴”(potlatch),请客吃饭请到了倾家荡产、自毁珍财的地步,表面上看费人思量不可理喻,但人类学家却解读出一种社会关系的独特建构。

  那么,今天中国的炫富又有没有它独特的形式和意义呢?就拿名噪一时的郭美美来说吧,她炫耀财富的办法,就是把自己拥有的名贵财货一一拍照上网,秀给她所不认识的网民看,结果引来公愤,意外追究出中国慈善团体到底有没有浪费公众捐款的讨论。但我仍然对这件事本身感到好奇,难道郭美美之前完全料想不到群众的反应?难道她不知道今日一般网民对于炫富的反感?

  一方面是少数人越来越肆无忌惮地消费,并且以消费去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则是大众对富裕阶层的日益仇恨,动辄便在网上谩骂一切稍微有点好日子过的精英。一方面是炫富,另一方面是仇富,这便是当前中国式炫富的最大特色了。请恕我孤陋寡闻,在此之前,我还真不曾听说有哪一个社会是以激起反感和怒火为目标的。

  当然,这也不是2011年才有的新鲜事。几年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和史学家薛涌先生关于该不该“替富人说话”的讨论,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集体情绪之上。但这些讨论始终没有告诉我们,像郭美美这种人为什么在明知仇富情绪十分普遍的状况下,还要在镜头前摆出一副相当陶醉的表情?更不可思议的是,许多在网上炫耀过财富的“富人”根本只不过是假富人,他们的身家和那些仇恨富人的百姓相去不远,说不定他们甚至也曾有过仇富的情绪。为什么他们要在人肉搜索这么发达的时代冒险装作有钱人?

  没错,今天在中国炫富是有风险的。当官的戴上一只名表,就有丢官的机会;驾驶一辆拉风好车满街转的,就会面对被人划花车皮的可能。可是,这一点也不可能减去中国人对“奢华”的迷恋,这两个字成了所有时尚杂志与高级消费品广告中最常见的字眼。即使某些喜好炫耀性消费的人常把“钱不是问题”挂在嘴上,但他们的消费方式却正显示出钱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在这个如此敌视富人的社会里头,我们流行为了花钱而花钱的消费。

  很有可能,仇富与炫富这两个各走极端的倾向,是同一种心理焦虑的两种表现,正如一块硬币的两面。英国流行病学专家理查德·威尔金森和凯特·皮克特在他们那本广受好评的《不平等的痛苦》中提到:“伴随着焦虑水平的上升,自恋也随之上升,二者拥有共同的根源。它们都是由所谓的‘社会评价威胁’的增加引起的。”简单地说,“社会评价威胁”是一种身份焦虑,把自己的尊严完全建立在其他人的评价之上,一天到晚就在担心人家瞧不起自己。根据这两位学者的比较研究,他们发现,一个社会越是不平等,其成员就越是忧虑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一个极端不平等的社会里面,大家既会用消费来增加自信,想让他人看得起自己;也会因为在炫耀性消费面前自惭形秽,觉得自己被人贬低贱视。

  这批炫富者其实就是一群很没有自信心的可怜人,就和大部分仇富的人一样可怜,大家都不能把尊严安放在更坚实的基础之上,只能仰仗他人的脸色和目光来判断自己的身份。因为这个国家的发展拉大了不平等的趋势,贫富日益悬殊;更因为这个国家本来就有“社会评价威胁”的肥沃土壤,无论何时都要讲究“你是什么级别”“你是什么身份”。级别高的人可以在灾难现场先走一步,没有身份的人就活该在医院门口排上好几天的队。所以,郭美美要给大家来看她美美的照片来满足她对信心的需要(乃至于可以不计后果);我们则喜欢盲人脚底按摩师称呼我们为“领导”,过一小时有身份之人的瘾。(作者:梁文道)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赛家鑫”杀人获死缓续:受害方聘药家鑫案律师
下一篇:中国年轻人为什么又逃回北上广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