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邓小平,仍然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关注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1992年初,他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了重要谈话,从而开始为中共十四大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3年,他以89岁高龄亲自主持编辑和逐篇审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这位“老党员”、“老公民”用自己晚年的心血和精力,继续奋斗着。
“我认为,确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是我们全党做出的正确的选择。江泽民同志是合格的军委主席,因为他是合格的党的总书记。”
1989年9月,他在致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信中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选出的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领导核心,现已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退下来,足以使他和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放心。
邓小平多次称赞江泽民同志,对有以他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表示“很放心,也很高兴”。几年来的实践表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艰难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前,沉着应付,艰辛开拓,表现了很高的领导水平和很强的把握全局的能力。
“我活到1997年,就是要在中国收回香港之后,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邓小平讲这段话时,心中充满着无限深情和热切希望。被称为“东方之珠”的香港,邓小平早年曾去过5次。
新中国建立以来,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中共领袖们,一直为台湾、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不懈地努力着。
香港“租期”一步步走近了。毛泽东等未及解答的这道历史难题由邓小平等着手解决。从8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尊重历史和现状,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即在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多少年来,邀请邓小平去香港的人不计其数,但都被这位日益年迈的老人婉言谢绝了。他不是不知道,尽管香港回归的日期一天天临近,但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话来说,也“一年比一年困难了”。能尽早目睹香港是这位东方老人梦魂萦绕的夙愿。但是,他不去,原因不言自明。香港回归以后,再到这块中国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是难以言状的。
“哪怕是坐着轮椅也要去,哪怕在香港的土地上站一分钟也好。”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视察了南方并发表了重要谈话,他的声音,激促了中华大地上空滚动着加快经济发展的阵阵春雷。但是,他在深圳面对着香港时,却一句话也没有讲。在国贸大厦楼顶的旋转餐厅里,他深情地望着对面的香港。在皇岗口岸,他站在边境久久地凝视着对面的香港,目光不愿意离开。那饱经人世沧桑脸上的神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使陪同的人终生难忘。
此时此刻,我们再倾听这位伟人简明、质朴的自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们怎能不心潮逐浪,难以自已呢?
“我退休方式要简化,死后丧事也要简化,拜托你们了。”
令世人悲痛的日子不幸到来:1997年2月19日21时8分,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覆盖在邓小平的遗体上,这是党和人民给予这位老共产党员的最高荣誉。
作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邓小平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向来达观。关于自己的后事,近年来曾对亲属多有交待。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不留骨灰,撒入大海,这是毫无保留地把毕生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的邓小平的遗愿。
笔者曾几次到过邓小平抗日战争时住过的河北省涉县(原为河南省)赤岸村。那里的人民群众把附近一道小山岭起名为将军岭,专门留几处地方,用来埋葬当年曾在此地战斗过的老一辈革命家的骨灰,以此来缅怀他们的功绩,寄托自己的哀思。刘伯承、徐向前、李达、黄镇均有骨灰埋葬在此,当地民众们也希望小平同志身后将部分骨灰埋葬在此。
恩格斯的骨灰是放在盒里漂浮到大海里的。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中,周恩来、刘少奇的骨灰是撒向大海中的。
邓小平生前给我们留下了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身后不留骨灰,撒入大海,这体现了邓小平一生的追求和信念,完美地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而第一次见到大海,他还是一个16岁的少年。
邓小平一生中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他迷恋着大海:大海的无限宽广,开阔他博大的胸襟;大海的永恒运动,塑造他敢向时代潮头站立的品格;大海的惊涛拍岸,陶冶他处变不惊的胆略;大海的波峰浪谷,隐喻他三落三起波澜壮阔的一生。邓小平啊,你向大海走来,是革命生涯的起点,你向大海走去,是革命征程的终结!大海为你骄傲,为你自豪,你随大海奔腾,你在大海中永生!
高山峻岭,镌刻着你光辉的名字;长江黄河,呼唤着你不朽的英灵!
看,载着邓小平骨灰的808号专机,在两架波音飞机的护卫下成“品”字队形,向预定海域飞来了……
大海呜咽,飞机垂首,洁白的骨灰由五彩缤纷的花瓣伴随自低空而落,大海啊,快敞开你宽阔的胸怀,拥抱起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邓小平!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