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如果有朝一日能做一个家庭妇男,不用在外抛头露面该有多好。我继承江苏男人的特点,无师自通就炒得一手好菜。而且兴趣爱好特别丰富,爱读书、爱养小动物、爱教育孩子,我天生就是一个适合居家过日子的男性。我很羡慕李安和马英九之类的同志,据说他们在出山之前,被老婆养了很多年。
我一直想不明白,我们总爱宣传男女平等,各顶半边天,其实两口子各自发挥比较优势,一个主外,一个主内,该多好啊。
但是没办法,形势比人强,上有老下有小的,天生是个劳碌命,终日奔波苦,不得一日闲。我发现我身边的同龄人也大体如此,我还没有见到什么能安心做家庭工作的。
这说明中国男女平等,各顶半边天,是个好事么?我觉得恰恰相反。
比如日本、韩国,很多人结婚以后,太太就做家庭主妇,弹弹琴、插插花,老公在外面工作应酬,回到家里,洗澡水都泡好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挺和谐的。是因为日本、韩国没搞过“文化大革命”,女性地位低么?非也。日本、韩国女性政治家的比例和活跃程度要远高过中国。包括在港台地区,实际的男女权利平等程度也远超过内地。
那为什么中国内地夫妻双方都全职投入工作的比例远远领先世界呢?我觉得这说明了在中国内地,百姓养家糊口的艰辛。
我在日本、韩国,都见过这样的家庭,先生在外工作,不过是个普通公司职员,太太在家,有两个孩子,活得挺潇洒,感觉生活也不吃力。
中国人则可怜多了,“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是正常现象,我跟我这个年龄的不少夫妻交流,两口子都在工作,也一点儿没觉得家庭经济有安全感,一说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愁得要死。这还是白领,要是干苦力的,简直就不是人过的日子。
我最近几年在做一项对北京和上海务工的农民工家庭的大样本跟踪调查,统计发现,夫妻两个人在北京或上海,一起工作收入大概4000元左右,而夫妻双方加在一起的每周工作时间,超过13天半,也就是说,他们在城市除了拼命工作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就这样终日劳作,他们常常只能一家子挤在5平方米左右的出租房甚至地下室里,孩子还上不了公立学校。
过去中国人也不是这样,我爷爷是个大学老师,我奶奶结婚后就不工作了,养六个孩子,家里还一直用保姆。我曾祖父是个秀才,都说是穷秀才,一个人开馆授课养一大家子,供四个儿子都上了大学。我外曾祖父更绝,在北洋政府当个干部,全家上下好几十口。这都不算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在民国就是骆驼祥子这样拉黄包车的,置个宅子,在家里养个虎妞都没问题。
1949年之后,我们最大的一项成就是把几乎所有国民都转化成了劳动力,大家都记工分,小脚老太都给组织起来自食其力,彻底没有“不劳而获”的了。
这背后的问题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政府财政超高速增长背后,留给普通国民的公共福利实在太可怜了。
所以在我们自豪于中国GDP增长速度的时候,不要忘记,人家国家的GDP,是一个人干活养一家子的情况下实现的,我们则是两口子齐上阵折腾出来的。最可笑的是,有学者特别自豪,人家印度GDP增长只有8%,比不上咱们中国10%。也不想想人家印度的经济增长,是一帮整天唱歌跳舞的国民干出来的。
而我们中国内地高强度的持续劳动,成了一种强迫性的路径依赖,几乎没有人能逃脱低福利社会带来的生存危机感,使得中国每一个家庭都活得如此辛苦。富士康事件之后,有一些学者大批血汗工厂,我就听着觉得隔靴搔痒,不认识到我们国家低福利的这个事实,就是不理解中国内地的基本国情。(作者:郭宇宽 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