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报道表示,北京近期实行的包括大幅提高停车费等措施在内的“治堵”新政,并没有有效缓解北京市区的交通拥堵现象,反而引起了停车收费难、乱停车甚至是司机和停车场管理员大打出手等新问题。汽车这个曾经给许多中国人带来无限自豪和出行舒适的耐用消费品,越来越成为今天都市人的烦恼所在。在中国汽车销量一路高歌猛进并稳居世界第一的今天,有必要反思一下中国人近年不断膨胀的汽车崇拜中的思维误区。
在改革开放之初,国门大开和人们眼界的开阔,使得中国的寻常百姓非常向往发达国家优越的物质生活,而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西方尤其是美国“四个轮子上的文化”,拥有家庭轿车一时成为经济成熟和工业化的主要标志。在过去一二十年经济起飞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多数中国人都怀揣着美丽的“汽车梦”,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私人轿车,作为成功与幸福的重要标志。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也把发展汽车产业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出台了一系列方便居民购买汽车的政策。经过多年发展,随着平均收入的不断提高,汽车终于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国开始进入“车满为患”的时代。
客观上讲,中国的这种“汽车热”在许多国家经济腾飞的过程中都曾出现过,本身并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大都市的崛起和气候变化等环保问题的出现,私人轿车在许多成熟经济体中,已经不构成财富和生活品质的必然标志,也就是说收入高的人士也可能没有私人汽车或日常不驾车,而收入低的人士也未必没有车或较少开车出行。
事实上,情况有时正好相反。有美国的专业人士在报纸上自曝经历,大说如何因工作升迁而从荒凉的小城镇转到繁华的纽约,虽然收入提高不少,却不得不放弃开两辆豪华车的生活,转而搭乘拥挤的地铁上班。以新加坡为例,虽然南部金融区工作人士收入明显更高,但大部分人因为高昂的停车费、交通拥堵和繁华地区的道路收费,反而更多依赖地铁和公交系统。而在郊区工作的人们,可能更加依赖驾车。
近年来因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欧美等国许多富裕人士主动不开车或只开小排量汽车,选择低碳出行方式,这反而成为时尚和众人效仿的对象。
在全球产能过剩和越来越多国家跃过中等收入门槛的背景下,以国际标准售价购买一辆普通家庭轿车,本身实在不算是一件太奢侈的事。在使用汽车贷款的前提下,1万美元左右的裸车价格,在绝大部分中等及以上收入的国家里,都不会对家庭构成太大的财务负担。因此,汽车的绝对数量本身已失去了原有国家财富标志的特征,人均拥有轿车的数量多也不必然代表这个地区更为富裕。
轿车是工具而非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把工具异化为目的,从而忘记当初为了获取工具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私人汽车本质上只是一种代步出行工具,使用它的根本目的,在于更为快捷和舒适地到达目的地,提升生活质量。然而,和许多其他商品不同的是,使用汽车需要占用道路和停车位,并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各种负面外部性效应(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噪音等)。这一特点决定了当社会只有少数人驾驶私家车时,他们的生活品质提升相当明显,这时的满足感也最强。但当整个社会群体都在普遍购买和使用轿车的时候,所有人的恶梦就开始了。都市里的人们将开始怀念没有私家车的年代,因为今天开车去同样的地方,可能比当年搭乘公交更慢。
中国城市人口的高稠密性,本来有助于经济的集约发展,减少社会对私人轿车的依赖。然而现实是,在地方政府一味追求经济发展和个人对汽车作为财富标志的盲目崇拜中,私人轿车走向了恶性发展的道路,那些原本不太需要汽车的人也纷纷买车,满足攀比心理。结果造成路面交通越来越堵,以及停车场的严重不足,形成大街小巷皆成停车场的尴尬局面。
在应对方面,除了政府需要改善城市规划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之外,一个重要解决方案在于纠正从官员到民众对于汽车的错误崇拜,而这一错误崇拜,源于人们业已习惯的现代化线性思维方式。
人类早期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似乎表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占有的各项物质指标也都会全面增长。而现实情况是,当包括中国沿海大都市在内的世界许多地方逐步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后,人们将改变对物质线性增长的简单追求,而更多关注生活品质的全面提升。
以食品为例,经历过温饱阶段后,人们更关注吃得好而非吃得饱,胖瘦已不能成为衡量个人富裕与否的简单标志,身材匀称和营养均衡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中国每年派出大量官员到外国访问考察,他们应该看到,路面上汽车最多、道路最拥挤的城市,反而往往位于发展中而非发达经济体中。(作者:陈刚)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