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市场,是有什么卖什么,而现在的市场,是管什么卖什么。管故宫,当然就卖故宫的经营权了。只是不知道,卖的钱去了哪里。
眼下收藏热,叫个文物就能卖钱,最大的文物,就是故宫。把宫殿卖了,谁也没这个胆,但借这个地界挣钱,却是好生意。
说起来,这种好事,自打清末就开始了。首先是宫里有势力的太监,在紫禁城边上开买卖,生意都好得不得了。借了皇帝的光,想不发财都难。民国了,皇帝退了位,一退退到乾清门里,但关起门来做小皇帝,名头还是能挣钱。一是卖宫里的文物,卖出好价钱,报给皇帝,只是个原料钱,比如一尊金佛,只说卖了一砣金子。二是卖谥号,凡是遗老遗少,想要个皇帝赏的谥号,就得掏钱。小皇帝发号,内务府收钱。
宫里挣钱,宫外眼热。当时的中南海成了总统府,算起来,当初也是皇宫的一部分。中南海的海子里,有历代皇帝太后放生的鱼,个头大,好些脖子上还挂有放生的金牌。放生的鱼,谁也不会动它们,都成了精了。冯大总统出身农家,会过日子,眼看着这么些鱼,包括鱼身上的金牌,这样毫无利用价值地存在着,很是心痛。于是下令捕鱼,取下金牌,鱼投到市场上卖,获利不少。当时,北京城里的馆子,多了一道菜,叫“总统鱼”。
时代在进步,借故宫挣钱,谁也挣不过现在的人。宫里成立了文化公司,还是合资的,偌大的建福宫,不声不响差点儿变成了私人会所,据说一个富豪俱乐部,入会费每人100万,一圈下来就是几个亿。这让当年的太监和后来的民国总统都望尘莫及了。不过,大家一定要记住,这样大的买卖,故宫博物院现在的领导,声称概不知情。当年皇帝和后来的总统那么大的派头,宫里挣钱的事还都知道,但现在的故宫领导就是不知道。
但不管是谁干的,总归有人干,而且干得这样明目张胆。现在的故宫,不再是皇帝私产了,已经归人民所有,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了。文物保护法在,文物尤其是故宫这样的顶级文物,不能用来商业开发,有明文规定。但人家就是干了,在故宫这样一个万众瞩目的地方,明晃晃地干,如果媒体不报,故宫的领导估计也不会管。
但是,故宫的会所,能有这样大的吸引力,让这么多顶级的工商界人士争先恐后地往里扔钱,肯定不是因为故宫领导的魅力。故宫的魅力,在于皇帝,在于它过去是皇宫。能在皇宫里面吃顿饭,或者大宴宾客,尽管所费不赀,但却是有面子的事儿!没准吃一次,也能沾染点皇家气派。
辛亥革命过去一百年了,皇帝还是这样充满魅力——不,魔力。皇家的事儿,还是最有范儿的事。有范儿的事,大家都喜欢。然而,国人就是这样,越是喜欢,越喜欢糟蹋。最大的祸首,就是管理者。市场经济,没人会眼看着这么有市场价值的东西不开发,捧着金碗要饭。蜂拥而至的游客,天文数字的门票钱,仍然不足以填满管理者的欲壑,于是,文化公司来了,深度开发也来了。
真的市场,是有什么卖什么,而现在的市场,是管什么卖什么。管故宫,当然就卖故宫的经营权了。只是不知道,卖的钱去了哪里。(作者: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