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庙的香火
仙姑们最后筹集到20万元,有一千多人参与了捐款。
资金不难筹集。阿世婆不识字,她就拿着笔和纸挨家挨户地动员,愿意捐的村民就在上面写下姓名与捐款额。
彼时,村里到处在放《红太阳》,这是从城里传来的时尚,这盒红歌录音带,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纪念毛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在全国卖出了720余万盒,还不包括盗版的。
仙姑们最后筹集到20万元,有一千多人参与了捐款。初次建庙并不顺利,刚建一半便被闻讯赶来的当地政府拆了。其他地方的主席庙也曾有过类似的遭遇,官员们的解释是,毛主席不信鬼神不迷信,不能为他建庙。
但李进前不信。作为广东人,他对邓小平心怀感激,“但神只有毛主席一个”,他说,在他印象中,再没有一个国家领导人像毛主席那样受到整个国家的膜拜与偶像化宣传,如此根深蒂固地印刻在他们这代人的思想里,像神一样指挥着他们的生产、信仰、婚姻与亲情伦常。
他的感情并不被儿子感同身受,而他也觉得,儿子这代人,全然没了奉献精神,找工作只认准又轻松又高薪的活。他盼望主席庙早一天建起来。
生意是生意
村主任李彭植在2007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前,曾悄悄去拜了拜主席像,结果落选。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去主席庙。
2003年,主席庙终于用捐款在仙娘庙旁边的二亩荒地上开工了,主席像是到县城定做的,玻璃框是村里一个工匠帮打的,十大元帅的相片是从县城博物馆“请”回来的。两年后,仙姑们嫌原来的主席像太小,又定制了一个三倍大的新像,一并放入玻璃框中。
庙建得很低调,在北头村做了十几年村主任的李彭植声称自己完全不知此事。当地政府是在8年后在网友上传了随手拍后才得知这座庙宇的存在。会城街道办一名官员解释,过去10年,农村建庙越来越多,如果没有报备,他们很难摸底。“不过,如果他们来报备,我们绝对不允许”。
农村的庙宇越来越多。在从县城驱车前往北头村的半小时路程中,GPS上显示的庙宇就有5座,这还不包括乡间的众多微型庙堂。
同行竞争越来越激烈,李进前不得不把悬挂巨型盘香的价格从原来的200元逐渐降低到现在的46元。
他满怀期待的主席庙在仙娘庙旁建起来后,却并没有迎来想象中的人气。村里盖新房的人越来越多,村围墙上诸如“为人民服务”的标语已悄然抹去,五六年前搬进新家的仙姑阿世婆,客厅墙上也不再贴有毛主席的画像。
在主席庙建成前,吸毒风潮已然平息,这多少淡化了十余年前关于主席显灵的传说。求子、求财、保平安,仍旧是村民烧香拜佛的主要动力。经营仙娘庙,李进前每年纯收入几万,在他看来,这座庙风水好,南北对流,历经两百多年历史,“什么都能求”。
相比之下,主席庙倒像是被人遗忘了,即便取向再怎么实用主义,许多香客也接受不了它不伦不类的混搭。
面对这尊似是而非的主席神像,大多香客都会流露出疑惑的眼神,收起手中的香烛。村主任李彭植在2007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前,曾悄悄去拜了拜主席像,结果落选。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去主席庙。
主席庙的左侧摆放着一尊刘少奇的白瓷像,这是让李彭植心情复杂的细节,这位时任国家副主席当年保留了一些类似资本主义的提倡,如今都是中国脚下正在走的道路。
李进前是陪伴主席庙时间最长的人了,无论如何,他希望能继续守下去,如果还能再筹集到钱,他想把庙扩建、增高,重新铺台阶,现在的台阶只有一级,怎么给主席三拜九叩呢?
但眼下,这个庙宇承包人做的还是些最实际的事,他与老伴在主席庙旁的荒地,主席的“练兵场”上,开荒种起了两垄菜。在他的名片上,只印着“新会七堡旅游景点仙娘庙”。他没把主席庙写进去,这不是一个赚钱的卖点,毕竟,生意是生意。
然是他们年轻时代膜拜的伟大领袖。
认捐的老人们至少都掏了50元,还有人家一下子拿出了2000元钱。
李进前此前是村里的一名理发师,后来外出做各种小生意,卖服装、卖水果,最终还是回到了北头村。他说他想念公社制度,大家都穷,但至少公平,他对工农兄弟在那个年代优越的社会地位表现出强烈的怀念。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