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文革中揭力保护革命后代林莉
1970年1月陈伯达处通知广播局军管小组:“转告广播局军管小组,林莉、沙安之(已于文化大革命前调往湖南长沙)二人有问题,要求离开电台。”军管小组1970年9月12日以《关于林莉的情况及军管小组处理意见》为题报告如下(摘要):
伯达、文元同志:
今年一月,伯达同志处通知我们,转告广播局军管小组,林莉、沙安之(已于文化大革命前调往湖南长沙)二人有问题,要求离开电台。当时军管小组已掌握林莉苏修特嫌方面的一些情况。即以参加学习班为由,叫林莉到房山广播局农场劳动,对林的问题继续审查。局里整党建党开始后,林莉(预备党员)向军管小组提出要求回局参加整党建党。军管小组对此比较慎重,专门作了研究,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林莉,原名徐俊生,苏联名立立夫,女,现年39岁,湖北省黄冈县林家染铺湾,革命干部出身,学生成份,1954年12月参加工作,1966年4月入党,北京电台苏东部俄语翻译,订稿人。
林莉的父亲林仲丹,又名林育英,张浩,1922年参加共产党,是工人运动的领导人,曾任过一二九师政委,延安职工学校校长,职工委员会主席,1942年病逝于延安。毛主席曾亲题挽联“忠心为国,虽死犹荣”,林副主席题挽联“浩气长存”。
毛泽东(前排)等中央领导给张浩抬棺
据林仲丹同志的前妻涂俊明和林莉的同父异母哥哥林汉雄(水电部建设总局)、林肖硖(原哈尔滨市委书记)介绍:林副主席和林仲丹同志的关系,是出五服的堂兄弟。
母亲徐克俊(徐克峻),又名徐克静,地主出身学生成份,大革命前在广州参加妇女讲习所,后入党。1929年在刘少奇手下任过秘书,1934年去苏联,不久,被送到苏联专政部门作苦役,1950年回国,经原中央组织部批准,恢复党籍,分配在云南省妇联工作。文化大革命时来北京,1968年冬因抵制街道居民审查而自杀。
据调查:当满洲省委遭到破坏,中央指定林仲丹同志代满洲省委书记时,以徐克俊作掩护,后结婚,不久林仲丹同志在抚顺煤矿开展工人运动时被捕,徐克俊到上海工作,1931年生下林莉,1932年被捕,1933年出狱,1934年去苏联。
丈夫阚玉瑶原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俄文教员,1966年9月畏罪自杀。
林莉于1934年随母去苏联,1938年寄养在苏联伊万诺夫国际儿童院,次年9月在该城读书,1945年加入苏联共青团,1947年申请加入了苏联国籍,1949年进莫斯科大学读书,1954年毕业,同年回到人民大学任教,1958年调入广播局,1962年恢复中国国籍。
林莉在莫斯科大学期间,曾和苏联保安部有过联系,作情报工作。
据辽宁发电厂工程师郭自成交待:他曾是苏联保安部的情报员,1951年3―4月回国前夕,曾向苏联保安部推荐过,林莉可以接替他的工作。
1951年底,苏联保安部成员亚历山大瓦西里也维奇第一次找林莉,地点是阿尔巴特街居民住地的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家交待了任务,叫她收集中国和别国留学生的情况。
林莉交待说,1952年“三八”妇女节后,她和亚历山大瓦西里也维奇就没有联系了。
林莉回国后,还与苏联有联系。据调查:第一,林莉与莫斯科大学经济系同班同学沙巴林关系甚为密切。1957年至1959年,沙巴林在中国学习期间,曾到过林莉家,1958年林莉还给了沙巴林两张票进广播大楼看戏。1962年沙巴林第二次来苏驻华使馆工作,给林莉打过电话,见过面。第二,1958年夏,苏联伊万诺夫第一国际儿童院庆祝建院25周年。该院院长和院医给林莉写信,邀请林莉赴苏参加校庆,或让林莉将自己知道的原儿童院同学的情况写信告诉他们(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以及家庭情况等)。林莉接信后,积极组织这一项活动,到处发信,收集情况,最后向儿童院寄去五十多个人的情况,还附有照片。同时,原儿童院学生阿达阿波斯托尔(罗马尼亚人)也写信给中共中央组织部,建议中国学生届时参加校庆活动,中组部写信给林莉:“若你认为需要同阿达阿波斯托尔联系时,直接写信给他”。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