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免费午餐”期待政府接棒

www.sinoca.com 2011-05-10  人民日报


  如果能促成政府、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更大范围内的良性互动,这一计划可能成为政府与民间协同共治的范例

  3元,是一瓶饮料的价格;3元,也是贫困山区小学生一顿午饭的花费。3月以来,由一些媒体人发起、众多网友参与的“免费午餐”计划,在网络上汇起一个又一个3元,在为这些孩子们捧出盛满爱心的免费午餐的同时,也抛出了“民间慈善力量到底有多大”、“民间慈善究竟能走多远”的悬念。

  短短两个月,“免费午餐”计划已经募集了近两百万善款,让7所学校的孩子们受益。“微公益”的“大效益”,让人感动振奋。它又一次印证,抚慰伤痛、救济困顿,是许多普通人最朴素的心愿。正如诗人所言,“如果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平息一种酸辛/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重回巢中/我就不虚此生。”细微善行的汇聚,又岂止是让鸟儿重回巢中?它有着温暖整个社会的力量。

  “免费午餐”的背后,显现的是一些新慈善理念的确立、一种新运作模式的探索。从公布善款数量、组成监督团队、多人校验支出等措施中,我们看到,媒体的手段、制度的保证、透明的程序,正在给慈善注入强大的正面力量,激活那些蕴含于普通人的慈善之力。慈善不只是有钱人的事,也不只是单向度的捐款捐物。

  然而,恰恰是这种“力量”的增大,让第二个悬念开始加重。

  近日,“免费午餐”的活动组织人发布了23张支出收据,每张上都摁有手印。尽管有一些制度化的探索,但随着参与者日益增多、收入支出更加复杂,资金筹集、管理和监督,都已经不是原始的契约方式能支撑的。而且,不具备独立法人身份的民间公益组织向社会募款,也难免非法集资之嫌。这一问题,也是去年“壹基金”曾经面临过的困境。

  这种困境,既反映了中国慈善制度还不够完善,也说明民间慈善虽可以打补丁、但无法替代政府某些职能。免费午餐背后隐含着营养权这项基本的权利,它与生命健康权息息相关,也关乎社会公平公正、长远发展。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支持,提供保障这一权利的法律程序和服务,本是政府应尽之责。正因此,“免费午餐”若想覆盖更多学校,温暖更多孩子,当下尤其需要政府“给力”。

  当然,政府接棒,不等于社会放手。民间慈善,是社会救济的重要渠道、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更何况,在免费午餐之外,还有营养早餐、平安午觉等行动;在山区学生之外,还有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不仅是免费的午餐,也不仅是孩子们的营养权、发展权的保障,更是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都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携手努力。

  据媒体报道,“免费午餐”计划已开始与公募基金合作,广西、湖南等地政府也正积极推广类似项目。如果这一计划能促成政府、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在更大范围内的良性互动,就不仅仅是解决孩子的午餐问题,更可能成为政府与民间协同共治的范例。(作者:张铁)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一个小贩的死与生
下一篇:美国科学家:中国现在不放开生育政策更待何时!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