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亚太基金会在今年2月发表的关於「加拿大人在上海」的研究报告揭示,对於旅居上海的加拿大人而言,富有中国特色的应试教育令他们深感忧虑,亦令他们的子女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考虑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大多准备送孩子返回加拿大接受教育。
上述名为「海外加拿大人的肖像上海」(Portrait of Canadians Abroad: Shanghai)的研究报告,是亚太基金会为期3年的研究项目──「海外加拿大人」(Canadian Abroad)的系列报告之一,其作者是该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兼项目总监张康清。
上述研究报告指出,根据上海官方的统计数据,在2009年底,在上海生活的加拿大人已增至6,121人,占上海外籍居民总人数的4%,与2000年的1,361人相比大幅升,显示了上海的加拿大人社区正逐渐壮大。
而在上述6,121名加拿大人中,除了土生土长的加人之外,还包括在入籍後回流中国发展的华裔加人。其中,在中国家传户晓的加拿大人「大山」(Mark Rowswell)、全球知名的管理谘询公司麦肯锡的总裁鲍达民(Dominic Barton)、渣打银行中国区总裁曾璇(Katherine Tsang),现均在上海工作和生活。
除了「大山」、鲍达民和曾璇这样的明星和名人之外,在上海工作和生活的加拿大人大多为平民百姓,包括:英语教师、传媒工作者、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小生意的经营者以及家庭主妇等。
上述报告的作者张康清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该项研究在去年9月底正式启动,以焦点小组的方式对总共24名加拿大人进行了访谈,从而了解他们离开加拿大远赴上海工作和生活的原因;他们与加拿大之间依然存在的联系;以及他们对於在上海生活的满意程度等。
研究结果显示,加拿大人移居上海的原因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其中被广泛引用的推力因素包括:在加拿大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加拿大的天气寒冷;以及在加拿大的生活枯燥乏味。至於名列前3位的拉力因素包括:在上海经营生意;家庭团聚;以及寻求刺激和冒险等。
研究结果还发现,尽管旅居上海的加拿大人身处异国他乡,但他们在个人和家庭的层面,无论是文化还是情感,依然与加国保持密切的联系。
在他们看来,对中国人友善是他们为加拿大树立形象以及为加拿大作出贡献的最佳方式。换言之,他们坚信自己正为加国扮演非官方民间大使的角色,从而令加中两国同时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研究报告还如实反映了旅居上海的加拿大人对在上海生活的满意程度。其中,加拿大人普遍在以下方面对於在上海的工作和生活现状感到满意,包括:
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收入水平和生活开支的比率得当;有机会结交更多的朋友;与伴侣和家人在一起生活;能有机会品尝中国美食和体验中国文化等。
叹上海空气污染医疗费高昂
然而,加拿大人在上海生活,也要应对不少挑战以及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其中,令每名受访者均感到不满的就是空气污染,与加拿大相比,上海的空气污染相当严重。
紧随其後的是中国的医疗体系。有不少受访者抱怨说,在上海看医生不仅费用高昂,而且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此外,医疗质素也是部分受访者抱怨的一个方面,例如,当患者前往急症室求诊时,必须先付钱才能获得紧急治疗。
令人颇感惊讶的是,对於旅居上海的加拿大人而言,他们对学龄子女的教育问题深感忧虑。许多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孩子在当地的学校就读,承受巨大压力,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相当不利。此外,中国教师通常擅长於帮助孩子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但不擅长於培养孩子的其他技能,包括独立性、社交技能等。
大多拟送子女回加教育
在此情况下,这些受访者为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大多准备送孩子返回加拿大接受教育。
除此之外,令旅居上海的加拿大人感到头痛的问题还包括上海的交通阻塞现象以及获取长期签证和在上海居住的许可。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