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留日学者指正珠海避震场所:千万不能修在海边(图)

www.sinoca.com 2011-03-16  新浪网


  昨日下午,留学日本大阪六年多时间,曾多次经历过5级以上地震的王伟刚接受了南都记者的采访,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日本学习抗震的感受与体会,并就珠海的防震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拱北口岸广场附近。珠海的一些地震避难场所设在海边,王伟刚建议还需考虑到可能产生的海啸。 南都记者 梁清 摄

  昨日下午,留学日本大阪六年多时间,曾多次经历过5级以上地震的王伟刚接受了南都记者的采访,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日本学习抗震的感受与体会,并就珠海的防震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入学第一周就学避震

  南都:地震发生后,很多人都很赞赏日本对地震的教育方式,请问你留日期间,当地是如何进行地震教育的呢?

  王伟刚: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在地震教育方面做得非常好,可以说,他们整个国家对地震的教育是根深蒂固,从幼儿园、小学就开始,贯穿整个受教育阶段。

  我是7年前到日本大阪的,记得刚下飞机,就收到市政府派发的地震教育小册子,内容非常丰富。我到学校后,开学后的一周入学教育中,就专门有一天的地震教育。学校专门请了大地震亲历者向我们讲述他们的经历,让我们认识到,在这个国家,地震有多严重。通过课程告诉我们,如果有一天发生地震了,你该怎么做、躲在什么地方。

  日本人家家都有应急包

  南都:预防地震一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日本家庭有哪些地震预防物资呢?

  王伟刚:在日常生活中,日本家庭家家户户都有应急包,里面装着1.2公升的水、压缩饼干、手电筒、收音机、应急药品等。要知道,日本的房屋都是木质结构的,一旦发生地震,停水停电,被压在下面,市民可以靠应急包里的食物供给维持生命,通过收音机获知外面的信息,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死亡率。这点是非常值得大家借鉴的。

  百米内必有庇护场所

  南都:可否通过你的留日经验,介绍下日本的庇护场所?

  王伟刚:日本的庇护场所分为专用的与临时的。在日本,不管城市建筑密度多高,但是在百米内必有空地,我在大阪搬过三次家,我留意到每个地方都是这样。空地中间是黄色泥土填埋,周围有铁丝网,平时大家在里面打棒球或者做其他的体育运动,另外有一部分是休闲的小公园。

  学校的体育馆也是日本的主要庇护场所之一。一般来说,学校体育馆的抗震能力达到9级以上。很多的中学、小学都设有体育馆,遇到地震可以容纳几百上千人。来到珠海之后发现,城市楼房越盖越多,越来越密集,我都想,要是一旦发生地震,我们该躲去哪里?

  800多监测站随时预警

  南都: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日本政府通过媒体播放受灾情况和安民告示信息,日本消防厅专门开设“灾情微博”,提供灾情信息交流,这是不是日本在灾难面前一贯以来的信息迅速与公开?

  王伟刚:在灾难面前,信息迅速与公开对于挽救人的生命以及减少损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本,有专门制定针对灾难的信息公开法律。一旦地震发生,整个国家的网络都用于信息沟通,全国大约800多个监测站,用高速网络联系在一起,各地有什么情况可通过网络在几秒钟之内传回接收器,信息立刻在电视、手机以及收音机里发布出来。所有媒体都将根据应急预案,马上更改节目播放抢险救灾信息和灾情。

  对珠海的建议:加强灾难教育

  南都:从对地震的预防、预警以及教育,你觉得国内以及珠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呢?

  王伟刚:应把地震教育放在首位。其实不只是地震,包括火灾、水灾等,也要提前教育,使得当灾难来临时,损失减少到最低。

  此外,我今天从珠海市地震局杨局长处得知,珠海有一些地震避难场所设在海边,包括海滨公园、拱北口岸广场,我想一旦地震发生,只要引发轻微的海啸,那就什么都没了。我觉得这些问题政府都要考虑到。

  不得不提及的一点是,我们国家应该根据地质以及地震发生的频繁度,对房屋质量也要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说四川、云南处于地震多发地带,就要控制某些地方就不能建房,某些区域的房子质量就要提高一个档次,只有建设部门立法把好关,才能有效减少损失。

  部门 回应

  曾申请建设专用地震避难场所无回音

  地震一旦来了,珠海市民可去哪些地方临时避难?记者昨天从市地震局获悉,珠海目前共有5个临时避难场所,分别是海滨公园、华发健身广场、口岸广场、斗门体育中心、三灶伟民广场。

  市地震局工程师余翼刚介绍,地震避难场所要选在空旷的地方,如公园等,分专用和临时用,专用的有通水电,有储藏室,像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日本的大多数公园等,珠海目前暂无。而设立的五个临时避难场所也仅仅是在显著位置设置指示牌。

  据悉,早几年,市地震局曾经建议规划部门利用旧城改造之机,建设专用地震避难场所,但到现在仍无下落。余翼刚表示,建设专用避难场所其实成本并不高,但如果政府财政不投入的话,仅靠政策规定发展商去建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建好之后长期空置不用,需要维护成本。“但专用避难场所很有建设的必要性,我们一个弱势部门,心有余力不足。”余工说道。

  据悉,此前我国相关法律已有规定,公园等公共空旷地方应主动纳入临时地震避难场所。而一些发达国家,已经用法律规定,公园一律附带建设成为专用地震避难场所,应通水通电,建有储藏室等日常生活必需的设施。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农民自导纪录片抗议违法占地 配乐梁山《好汉歌》
下一篇:中国新型动车组亮相江西城际高铁 设私密包房(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