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雷锋珍贵的旧照曝光:又时髦又新潮的小青年(组图)

www.sinoca.com 2011-03-05  环球网


  雷锋珍贵照片集,看看雷锋不为人知的时髦新潮一面。

  雷锋故居。这里原为唐姓雇主的庄屋,雷锋祖父新庭三兄弟佃种唐家的田时就住在这里。庄屋原有房屋12间,约80平方米,为四合院式的土砖茅屋,三面环山,西面有塘和田,路从塘边出进。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这里,建国时分给了这个孤儿两间半屋,到1956年11月,雷锋在这里度过了16个春秋。

  1958年,房子因年久失修,被堂叔雷明光拆了,后来在雷锋家的原地基上恢复了三间房子。

  1968年,望城县雷锋纪念馆建成后,为配合纪念馆的展览,体现雷锋家乡的特色,就把这个雷锋苦难家史的历史见证保留了下来。

  高等小学毕业前夕的雷锋。雷锋是“新中国”树立的颇有代表性的一个“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样板人物。从识字起,他就开始接受普及共产主义的教育。

  1950年夏,雷锋快满10岁时,安庆乡政府决定送这个孤儿去读小学,这是一个免费的受教育机会,他得到了乡长彭德茂的特别关照。雷锋就读的第一所学校是回龙塘小学,还是乡长彭德茂亲自带他去的。

  雷锋上小学时一共换了五个学校,因为当时小学很少,而且条件很差,有的学校只开办小学一二年级,有的只开办三四年级,为了读完小学六年级,雷锋共换了五次学校,其中有的学校是更名,有的是合并。

  1955年,“六一”儿童节,雷锋参加少先队队日活动,担任大鼓手。这是雷锋(前排左一)和老师、同学在长沙烈士公园过少先队队日时的合影。雷锋是学校的文艺活动积极分子,这也许跟他从小跟着六叔祖走街串巷唱过皮影戏,有音乐和表演的天赋有关。在他就读过的几所学校里,他一直都是文艺骨干,几乎每次演出雷锋都要登台表演。

  在望城县县委机关工作时期的雷锋。那时雷锋的名字还叫雷正兴。这张照片是从合影中截取出来的。16岁的孤儿雷锋在成为公务员之后,简直把单位当成家一样。一开始,县委办公室只分配他负责打扫县委书记张兴玉的办公室、会议室的卫生和打开水。可是雷锋连同其他办公室和会议室的卫生和打开水全包了不算,还坚持天天打扫办公楼楼上楼下走廊的卫生。

  后来雷锋的工作内容增加了,除了做卫生,还负责机关门卫工作,床铺就在招待所的传达室内。雷锋见到同事总是笑脸相迎,对谁都非常热情,机关里的人都很喜欢他。据同事钟光仁回忆,雷锋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挺逗人喜爱的”。

  公务员雷锋此时最向往的是成为共产党员,根据后来整理的关于雷锋的材料可以看到,雷锋几乎向县委机关的每一个党员咨询过怎样成为党员的事情。

  雷锋很爱看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同时也喜欢看英雄故事、文学名著。根据回忆材料,当时雷锋看的书有:《怎样做一个共青团员》、《毛泽东选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还有《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把一切献给党》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选集》发行不多,不像后来那么普及,一个县也就只有那么一两套,而且通常只在县委书记那里。

  1957年7月20日的雷锋,穿着上面写着“锻炼”二字的有领汗衫。雷锋在思想上追求进步,生活上却有着浪漫的情调。他是一个爱花的人,望城农民喜欢种“红花草”(学名紫云英)肥田,每到阳春三月,红花草盛开,如火如霞,雷锋喜欢到田野里观赏这种美景。他还采一些回来养在盛水的小玻璃瓶里。据冯健回忆,她去北京开会的时候,雷锋还特意采来一束红花草送给她。

  冯健和雷锋以姐弟相称。干姐姐冯健发现雷锋其实是个很爱漂亮的小伙子,他梳着整齐的发型,每当走到能照见人影的玻璃窗前、清水池边,都要拉拉衣襟,整整头发,掸掸尘土,做出一副精神百倍的样子。雷锋还有淘气的一面,他背着县委书记的行李走路时,很喜欢用手做持枪状,瞄着树,瞄着小鸟,夜晚就瞄着星星月亮,口中还“啪啪”作声,模拟枪声。

  1958年时的雷锋,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二个机遇:成为全县第一位拖拉机手,几乎与此同时,雷锋也开始了他的初恋。在风景秀丽的团山湖畔,洋溢着活力的雷锋可谓春风得意,前途光明。

  雷锋在武汉长江大桥留影。与雷锋同行的杨必华写下了那天的情景:“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上武昌街头,径直朝长江大桥走去。清凉的江风吹拂着我们的面颊,辽阔的长江,雄伟的大桥,使我们目眩神驰,赞叹不已。雷锋站在江边仰望着大桥,眼里闪着激动的光亮,他忽然说了句:‘原来全是钢铁呀!’……雷锋神情庄重地指着大桥说,下层铁路桥是钢铁造的,上层公路桥也是钢铁造的,‘这需要多少钢铁呀!’”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中央编译局长:现在还不要急于定性“中国模式”
下一篇:视觉两会 抓住精彩的瞬间:记者追着宋祖英(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