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舞伴吴莉莉:
吴莉莉,河南人,曾留学美国。“七七事变”后,她回国参加抗日,和史沫特莱一起去了延安。成为史沫特莱和毛泽东的翻译,也成了毛的舞伴。
在延安,史沫特莱引进西方式的了交际舞,她和吴莉莉晚上就在天主教堂里教交际舞,吴莉莉成了交际舞的明星。
有一个晚上,史沫特莱已经睡下,突然听到隔壁吴莉莉的窑洞有吵闹声。待史沫特莱跑到隔壁窑洞,就见贺子珍正用一个手电筒打毛泽东,毛泽东坐在桌旁的板凳上,仍旧戴着他的棉帽子,穿着军大衣。他没有制止贺子珍,他的警卫员立在门旁,显得很尴尬。贺子珍狂怒地大喊大叫,不停地打他,一直打到她自己上气不接下气才停手。
毛泽东最后站起来,他看上去很疲倦,声音沉着严厉:“别说了,子珍!赶快回去吧。”贺子珍却突然转向吴莉莉,当时,吴背靠着墙。接着她走近吴莉莉,挥起手中的手电筒,另一只手抓她的脸、揪她的头发。血从吴莉莉的头上流下来,吴莉莉跑向史沫特莱,躲在她背后。
这件事发生后,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婚姻彻底破灭了,贺子珍很快就被送到苏联去了。
经过贺子珍大闹窑洞这件事,吴莉莉也无法再在延安待下去,被强行送往西安。这里有两种说法:一个说这是中共中央的决定,毛泽东当时也无法违抗;另一说法是:周恩来怀疑吴莉莉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派来的战略情报人员,危害极大,就和叶剑英派人强行劫持了吴莉莉,把她送往西安,不让她再和毛泽东见面。
吴莉莉到了西安之后,被国民党拘捕。此时,一直追求她的大学同学张研田,已经当上了胡宗南第七分校的政治部主任。把她救了出来,两个人结了婚。
吴莉莉在1975年去世于台湾。
毛泽东舞伴何理良:
何理良,原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黄华先生夫人。1940 年参加革命,1945年毕业于延安俄文学校,1958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历史系。1960年至1976年先后在驻加纳、埃及和加拿大大使馆以 及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任外交官至参赞,1977年至1986年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曾任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妇联执委。
吴莉莉走后,上级便指派一些年轻人专门做毛主席的陪舞。1941年只有16岁的何理良成了毛主席的陪舞。在一次舞会上,毛泽东问陪他跳舞的何理良叫什么名字 时,她回答说:“何理良”。“何理良……”毛泽东重复着,进而以他那政治家的敏感,饶有兴趣地分析道:“理是道理,良就是好,整个姓名连起来就是什么道理 好的意思喽!姓共嘛,做了共产党的人,信仰共产主义,以前我写的文章,就用过‘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别人会想到‘毛(泽东)’三字是二十八画,其实我 这个笔名就暗喻着‘共’字。‘二十八画生’―――共产党的一个成员嘛。”
何 理良是朱总司令姨侄女贺高洁的同学,常一块儿到总司令的院子里来玩,因此常同朱总的秘书黄华见面。黄华后来回忆,把他和何理良两人“撮合”到一起的是朱德 的夫人康克清。至今何理良提到往事,脸上竟然出现一丝少女般的羞涩。她说:“有一次康克清看到我,跟我说找对象就得找像黄华这样的。说他不错,知识分子, 待人诚恳。我当时心里也觉得他不错。”在她眼中,黄华是个“实实在在的人”,很关心她,当时她缺一本俄文的语法书,他就想方设法找到了送给她。“我挺高兴 的。”她笑道。
那时延安的娱乐生活非常简单,恋爱时两人唯一算得上浪漫的事情就是参加周末晚上举行的舞会,在“打谷场上,穿着草鞋,在油灯底下,在一把胡琴的伴奏下跳舞”。
就这样何理良为毛主席陪舞,最后嫁给了黄华。
毛泽东舞伴左大玢
提起左大玢这个名字,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提起电视剧《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绝大多数人都会连连点头。《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扮演者,就是著名的湘剧表演艺术家左大玢。
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左大玢才13 岁。1956 年, 田汉带着省湘剧训练班的一群小演员去北京给毛主席作汇报演出,左大玢也在其中。
此 后,毛主席每次来湖南,左大玢都被派去给毛主席唱戏或陪他跳舞、聊天。渐渐地与主席熟悉,左大玢再也不感到紧张。一次毛主席问她:“你为什么姓左,不姓右 呀?”左大玢不知如何答,只好笨笨地说:“我爸爸姓左,我也姓左。”“那你怎么又叫左大分了呢?”因为已经跟主席很熟了,左大玢便说:“主席,您念了白眼 字,这个字应该念‘bin’,而不是‘fen’。”毛主席哈哈大笑起来:“娃娃,你回去问问你爸爸,这个字是多音字,也可以念作‘芬’呢。”
1973 年湘剧院排演《园丁之歌》,左大玢在戏中扮演主角俞英。戏演得很成功,一下子冲破了当时以“样板戏”为主的沉闷舞台局面,不久北京电影制片厂就将它拍成了电影。
但在影片送审时,江青发难了: “这是一棵毒草!”因为电影中俞英有一句台词:“没有文化怎能把革命的重担来承担”,江青认为这是与当时树立的典型“白卷英雄”张铁生唱反调,江青凶狠狠 地说:“没文化就不能挑革命重担?咱们老一辈无产阶级战士不也是很多人没有文化?”最后,江青更是将矛头对准了左大玢:“左大玢演得像个少奶奶!”8 月4 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通栏大标题文章《深入批判大毒草〈园丁之歌〉》。一时间,一场狠批《园丁之歌》的风暴席卷了大江南北。
没过多久,毛泽东回到长沙视察,他想看湘剧,并在省里送来的节目单上亲自圈点了电影《园丁之歌》。电影中左大玢扮演的俞英一出场,毛主席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不是那个娃娃左大玢嘛。”看完电影后,毛主席鼓起掌来,旁边陪同的人悄悄地对毛主席说:“毛主席,这是大毒草,全国都在批判。”毛主席愠怒地说:“什么大毒草,毒在哪里?我看很好!”说着他又站起身,再次鼓掌,在场的人也跟着鼓起掌来。就这样,《园丁之歌》由毒草变成了香花,左大玢也随之避免了更大的厄运。
毛泽东舞伴刘素媛
刘 素媛,辽宁省沈阳市西郊大青村人,先入沈阳军区空军文工团,后随团并入空政文工团总团,任歌剧团演员,在一些歌剧中出演过无名角色。她1958年入中南海 伴舞,时年18岁,从此与毛泽东结下特殊关系,在以后尤其是文革中的一些事件中为毛泽东传过话,办过事,起了一定的作用,以至现在一些文学作品和回忆文章 中写到这些事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地提到她。
当时空政文工团内部把进中南海伴舞称为“一号任务”,进中南海的人员都要被严格审查家庭成员历史背景和现实表现。国防部长彭德怀听说此事后斥之为“选妃子”。
每到举行舞会时,中南海便派出几辆“吉姆”去文工团接女演员。“吉姆”是当时从苏联进口的高级轿车,只有中共中央领导人能坐。当时舞会的地点主要在中南海的春藕斋、怀仁堂等处。在舞会上,毛泽东常常与女兵们谈笑打趣,刘少奇有时也一本正经地开一两个玩笑,朱德年高不胜久舞,最喜欢找来小女兵们聊天。1964年9月空政歌剧团排练的歌剧《江姐》公演,文工团领导让刘素媛去邀请毛泽东来观看。
刘素媛在中南海丰泽园向毛泽东提出了请求。十三天后,毛在游泳池旁的大书房召见刘,答应去看演出。
看过演出次日,毛泽东即在大书房单独召见了刘素媛,指示修改剧本,要“让双枪老太婆”把特务头子沈养斋“抓住”。
1964年10月22日,空政文工团开始在南京演出歌剧《江姐》。当时正在南京主持军事会议的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在看演出时特地让刘素媛坐在自己身边。第二天,刘亚楼又专门听刘素媛传达了毛泽东有关歌剧《江姐》的几次谈话内容。
十几年前,裕兴推出跳舞毯,祝维沙问我,谁代言?本博秦全耀当场答道:何不请毛主席的几个老舞伴共同代言,加起来也用不了几个钱。
毛泽东舞伴孟锦云
孟锦云是湖北人,1948年出生,12岁就考入了空政文工团,成为了舞蹈演员。1963年4月,还不满15岁孟锦云被选上到中南海“出任务”陪中央首长跳舞,在此结识了毛泽东,成为毛泽东的“专职”舞伴,从此与毛泽东结下了结下特别的情谊。
孟锦云回到武汉时已是25岁的大姑娘了,不久她就结婚了。一次在北京偶遇以前的“战友”小丽,得知事实原来是小丽见到毛泽东时提到她的遭遇,毛泽东下了“最高指示”要空政放人,她才得以被释放的。
为此,孟锦云于1975年5月 在小丽带领下再次走进了那道神秘的“红墙”,孟锦云见到了毛泽东。孟锦云兴奋地走上去自我介绍道:“主席,我是湖北来的孟锦云。”“记得,你不就是我的半 个小同乡吗?”毛泽东十分认真地对孟说:你就留在我这里工作。时为1975年5月24日。从此孟锦云成了毛泽东生命之路上的最后一名护士。
作为毛泽东晚年少数的身边人之一孟锦云与毛泽东朝夕相处、日夜相伴,共同度过了489个日日夜夜,成为了毛泽东最后一段生命旅程的见证人。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