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中国环境仍在恶化 光鲜数据后被忽略的污染阴影

www.sinoca.com 2011-01-24  世界博览 


  核心提示:最近曝光的广东新塘牛仔裤产业重金属污染严重,令各国媒体再次担忧中国的环境问题。

  每年有2.6亿条牛仔裤从广东新塘出口到世界各地,40%的美国人身上穿的牛仔裤产自这里。

  具有“世界牛仔裤之都”美名的新塘是中国服装加工业的缩影,仅此一地就占到中国牛仔裤总出口量的60%。新塘满街都是大大小小的牛仔裤加工厂,几乎每个居民都参与了牛仔裤的生产,即便是学龄儿童也在自家的作坊里帮忙。

  但人们往往会忽略光鲜背后的阴影。

  为了使牛仔裤染上漂亮的颜色,这些裤子要在重化工染料里漂染多次。颜料里包括镉、铅、汞等重金属,为了不让这些有害物质紧贴着消费者的皮肤,在出厂之前就需进行多次漂洗。这道工序给当地带来的污染非常严重:新塘居民不得不忍受严重污染的水源和土地,废水排入河里,最终汇入珠江,融入整个珠三角……

  在绿色和平组织发布一系列新塘污染的照片之前,很少有人关注到中国制衣业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发性的环境危机更多地吸引了媒体的目光:大连油管爆炸,成数千加仑原油泄入黄海;福建省紫金矿业某铜矿湿法厂污水渗漏,致使大量鱼中毒死亡;数十名儿童铅中毒,曝光了云南省村民非法提炼黄金事件;广西壮族自治区数千名居民抗议信发铝厂严重污染环境,并与警方发生冲突等等。

  中国环保部表示,中国1/4以上的河流、湖泊和小溪污染程度严重,无法作为饮用水源。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近日在重庆举行的全国环境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当前突发环境事件数量居高不下,重金属污染仍保持高发态势。

  正是这位敢于说真话的张力军副部长,于3月10日在人大记者招待会上向中外记者表示:“两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COD)确实是在下降,但环境质量仅是局部改善了,总体还在恶化。”

  为什么在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并采取措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的背景下,还会出现环境污染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张力军在今年中国人大记者招待会上一语道破:“就是因为我们的污染物不仅仅是两项主要污染物。仅靠两种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来改变中国整体的环境质量是不够的。”

  外媒的担忧

  据《世界博览》记者观察,外国媒体在提到中国的环境问题时也注意到了中国为解决污染问题作出的努力。

  加拿大最大的新闻网站www.thestar.com报道,中国将有5万亿元投入到可再生能源领域;政府鼓励开发清洁能源汽车;积极利用风能水能以摆脱对石油和煤的依赖;大力研究环保材料以替代现有的某些高污染工业原料。

  英文环保杂志《E》也肯定了中国在环保方面的决心:作为世界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据世界排放量的17%左右,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减排40%~50%很有勇气。

  但也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各国媒体赞赏中国环保决心的同时,也提出了中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纽约时报》认为“尽管中国做了多种努力,但环境问题持续恶化”。即便是在北京认为空气质量最好的2008年,北京大气的平均微粒含量在超过80%的时间里都超出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而奥运之后,空气质量再度下降。

  该报还援引了北京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的话,“中国政府减少污染的许多努力,由于各处建筑工程灰尘飞扬及私人汽车拥有量激增而被抵消。”因为在北京,限行政策使每工作日道路上的私人汽车减少了1/5,但2010年前四个月新增私人汽车达25万辆,这就使限行政策前功尽弃。

  《经济学人》杂志更是以标题“经济发展了,而环境却更恶化了”的文章直言,中国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环境的更加恶化。2010年夏季太湖污染和恶臭更甚于2007年的蓝藻危机。持续两年的经济刺激计划对于绿色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益处,地方政府关心的还是GDP的增长。连续几年下降的单位能源消耗量,今年一季度又开始反弹,上升了3.2%。

  最大的障碍

  从中国政府的数据看,2010年中国的环境问题确实也出现恶化趋势。

  2010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中度污染,43.2%被归入4类或更糟糕的级别(2009年为42.7%)。而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事故数在2010上半年也翻了一倍,平均每个月有10起。各级环保部门备受指摘。

  环保部门官员认为,环保工作难以持续与现行的体制有关。各地方环保部门人事、财务上都从属于地方政府,碰上追求GDP的地方领导,环保难以推行就不以为怪。而环保部成立的六大分局无论人力物力都十分欠缺。

  与国外相比,美国的十大环保局有1.4万公务人员,而中国的六个监察中心总人数仅为300人。以三四十人的监察中心监督所辖区域内六七个省份,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且环保部门不具备执法权力,没有案件总要与地方政府协调。在保增长的大局之下,地方政府也多有不积极配合之举。

  《华尔街日报》评论道,中国之前在环保领域取得的一些进步,很大程度是因为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下,很多污染企业不得不停止运营。这种成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在经济稍稍回暖之际,随着这些企业重新开工,污染问题又会日趋严重了。

  环保部门应该有所作为

  即使同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远比其他国家严重。

  《华盛顿邮报》发表了题为《谁更毒?中国还是印度?》的文章。文中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担忧:尽管中国政府致力于环保的决心比印度坚决,而且执行力也远远超过印度,但无论从现实情况还是从对未来的预测看,在“谁更毒”的竞赛中,中国将会胜出。

  中国目前居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第一位,印度虽然列第四,但实际排放量只是中国的1/3。中国的能源消耗增长也比印度迅猛很多。2000年中国仅消耗全球能源的9%,到2007年增长到16%。而印度在同一时期仅仅从3%增长到4%。

  与印度相比,中国在环保事业上应该是占据优势的。中国的人均GDP远高于印度,具备了发展环保事业的经济基础,中国的政府也远比印度政府有效率。而且印度的人口增长率远高于中国,到2035年,两国会拥有同样多的人口,但届时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六倍于印度。

  该文强调,中国或印度对全球环境问题应担负的责任远逊于发达国家。2007年,美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达到19.8吨,远远高于中国(4.7吨)和印度(1.2吨)。而且美国1/4的消费品进口自中国,所以,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实际是在帮助美国人维持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外媒关注中国环境问题,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政策,比如某些地方官员的唯GDP论、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模式等。包括珠三角地区重金属污染在内的众多例子再次提醒我们,如果各级环保部门不下壮士断腕的决心,有所作为,那么环境恶化的趋势依然不会改变。

  新闻背景:

  11月30日上午,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时尚污染――两个中国纺织专业镇环境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著名的“牛仔裤镇”新塘和“内衣镇”谷饶存在严重环境污染,经检测,两地部分地表水和底泥样本有重金属超标现象。

  今年8到10月,绿色和平的工作人员在新塘和谷饶两地随机选取了11个地点,采集了包括水和底泥在内的21个样本送交第三方独立实验室检测,在17个样本中都发现了重金属。新塘的三个底泥样本中重金属铅、铜和镉的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其中一个底泥样本中的镉超标128倍,而一个水样的pH值更高达11.95。

  “新塘是中国六成以上牛仔裤的故乡,而谷饶一年能生产2亿件文胸,这是两个非常繁荣的小镇,为国内外的消费者生产时尚性感的服装。然而纺织业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困扰,以及更多潜在环境影响。”绿色和平水污染防治项目主任赵琰说。

  据介绍,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绿色和平在新塘和谷饶两地都见证了令人心痛的污染现象,也听到了许多当地居民和工人对污染问题的投诉。“在两个镇上的许多地方,曾经清澈的河道如今污水横流,空气中弥漫着或恶臭、或刺激性的气味。河中已没有鱼,人们也已不能再用河水饮用、洗衣和灌溉。”赵琰说。

  绿色和平呼吁当地企业和政府立即采取行动,从源头根治污染,并呼吁占两镇经济产业主要地位的纺织行业了解所有正在使用和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的相关信息,制定并执行具体的目标及时间表,逐步削减直到最终淘汰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

  而新塘和谷饶是整个纺织行业潜在污染的一个缩影。“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我国现有133个‘纺织专业集群’,谷饶和新塘的污染故事可能只是整个行业的冰山一角。”赵琰说。近三十年来,纺织业是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经济重要的产业之一,但与此同时纺织业也成为了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第三位的行业。

  “虽然我们对两地水体中重金属的检测不能锁定重金属污染的源头,但当地的最主要产业纺织业难脱其咎。在纺织业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印染工序,经常会使用和排放包括重金属在内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赵琰补充道。

  除了染料中会使用的铅、镉等重金属外,被称为“环境激素”的壬基酚(NP)、辛基酚(OP)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也在纺织工艺流程中被广泛使用,且目前在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管控措施,亦是令人担忧、值得关注的问题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上海24层高楼失火 8旬老人被人抱着下楼逃生(图)
下一篇: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用三幅对联妙解幸福到底在哪里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