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大老师开课教测谎之对话
新京报:什么是“微反应研究”?
姜振宇:它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研究”,是通过观察、分析被测试人的表情、肢体动作、语言意义等,判断被测试人的真实情绪,可用于测谎。
新京报:测试方案中,总是要让被测试者做基线测试。什么是基线测试?
姜振宇:基线测试很重要。被测试人回答与核心测试内容无关的问题后,测试者将答案与已掌握的客观信息进行对比,判断、分析被测试人在说真话和假话时不同的习惯反应,作为基线反应。核心测试时,可以根据基线反应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反应。
新京报:如何设置题目证明是否说谎?
姜振宇:为了确认一个关键信息(主干测试题)的真假,会以1∶8比例设计辅助题。这些题有内在逻辑联系,会导致被测试者产生不同情绪和表情,通过分析被测试者回答问题的逻辑性、陈述细节的合理性,面部、肢体等外在表现,确定主干题答案偏真还是偏假。
新京报:你们经常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吗?
姜振宇:是的。比如,某一档相亲节目中,在女嘉宾是否答应与男嘉宾牵手时,我们观察到女嘉宾表露出“不愿意”的情绪,但还是选择了与男嘉宾牵手。我们私下里曾和节目组沟通过,证明是安排好的。
再比如,河北大学交通事故中,李刚父子的道歉视频,他们父子有愧疚表现,但没有他们想要表达的那么强烈,整个过程的悲痛情绪时间过长,肌肉运动有勉强和故意之嫌。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他们最关注的是对自己的处理结果而非愧疚。
新京报:目前为止,你们实际测试了多少案例?
姜振宇:实验数据很多,但对当事人测试案例不到100个。这也是我要到明年9月份才开课的原因,期间还要搜集更多不同类型的反应。横向比,这个数据不算落后。按100人算,每测试一个人,我们会设计80道以上的测试题。8000道题的测试,会有8000个不同情绪的微反应。人类共通性的情绪大概有10种,我们掌握近千个微反应作为每一种情绪的案例库,这个数字还可以。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