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秉光,女,汉族,记者,1972年12月25日生,1999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曾是哈报集团《新晚报》市民消费记者;后为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记者,写过“绿坝用户满意度高”等稿件。
她的突然走红网络,在于其多达30多篇稿件中,采访的人全是自己家孩子、老公、婆婆、哥哥、姐姐、老爸等人而写。报道中,她的亲爸不叫爸,叫“阎大爷”。
据新华网昨日晚间的报道,新华社黑龙江分社13日决定停止了这名“最牛女记者”的采访报道工作,调离记者岗位。
新华社黑龙江分社核查网帖认为,颜秉光确实有部分稿件把家人作为采访对象的情况,违反了新华社新闻报道的有关规定。该分社全体采编人员被要求“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新华社各项采编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切实提高维护媒体公信力的自觉性”。
不过,在新华社的处理意见出来以后,今天,就有内部人士说,颜秉光仅是由记者转岗到了编辑岗位而已,不算啥处分。此外,网上很快就有了一篇戏谑的新闻。全文如下:
网曝采访家人的新华社记者颜秉光被停职
新华社哈尔滨12月14日电(记者颜秉光)在离自己38周岁生日只有十一天的日子里,本来满怀希望的记者颜秉光却迎来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被停职”!
记者刚刚从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获悉,针对近日网帖反映颜秉光在有些稿件中把家人作为采访对象一事,经核查颜秉光确实有部分稿件把家人作为采访对象的情况,违反新华社新闻报道的有关规定。停止颜秉光采访报道工作,调离记者岗位。
针对网曝采访家人的记者颜秉光事件,如何看待网络暴力,记者采访了哈市某大学的师资科科长卢东兴,作为一个资深网民,他认为现在本来作为传播工具的网络现在暴力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应该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网络暴力对少年儿童又会影响怎样呢?!哈尔滨一家台资幼儿园的幼儿瓤瓤今年不到5岁,她告诉记者,她妈妈经常带她去看有教育意义的话剧,很少让她去接触网络。瓤瓤的姥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才是一个好妈妈应该做的。
黑龙江省鹤岗市福瑞康保健品公司负责人阎红说,其实现在很多网曝都是有网络推手策划的,她认为网曝采访家人的记者颜秉光事件肯定是有推手在策划的。
黑龙江省鹤岗市市民、现年73岁的阎大爷在两年前被确诊患上了早期肺癌。这位老人听说这起令人发指的网络暴力事件后,气愤地指出,目前网络暴力就象他身上的癌症一样。
记者最后采访了事件的当事人颜秉光,她告诉记者,其实她写过很多名著,比如《数字说牛谈浮夸》、《牛街赏牛话政绩》、《奶农弃牛察民心》揭露了安达市个别领导不顾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斥巨资搭牛门、修牛街、摆石牛,全力向吉尼斯世界纪录冲刺的荒唐举动。此稿经有关领导批示后,极大地推动了地方政府的工作,调动了广大农民养牛致富的积极性。
最后,颜秉光告诉记者,她只是一个有爱心的母亲,有私心的妻子,请不要用有色眼镜看人,更应从深层次多角度反思这起网曝事件!
是否应该给这位采访家人的新华社记者颜秉光给点“颜色”看看呢?!欢迎关注新华社名牌栏目《中国网事》。
事实上,颜秉光并不孤单。在今年国庆长假的时候,我和一些全国媒体同行还讨论过新华社另一名记者写的新闻。当然,是恶评如潮。
有兴趣的博友可以先看看这篇不长的新闻――
卫生差态度丑客人怒 "同庆楼"还是"同愤楼"
来源:新华网安徽频道
新华网合肥10月6日电(记者孔祥迎)位于合肥市阜南路与蒙城路交口的同庆楼饭店,卫生之差,服务员态度之恶劣,令客人气愤难平。
国庆长假,普天同庆。记者在同庆楼却遭遇不幸。10月5日晚,记者在该楼215包厢宴请友人,谁知点的凉菜刚上桌,便有几只苍蝇在菜上盘旋。记者告诉服务员,有苍蝇,快处理。女服务员拿一把绿色苍蝇拍挥了几下,便又到走道里与同事闲聊去了。无奈,为保持菜肴卫生,记者一家三口围着桌子不停地驱赶苍蝇,而服务员竟然视若无睹。
当服务员再次进来时,记者请求能否把空调温度调低些,好让苍蝇不能"起飞",服务员带理不理地说:"没办法,门一开苍蝇就进来(请注意:饭店卫生)了,"仍然没打算处理苍蝇。当记者说已有一只苍蝇落在菜上时,服务员嘻皮笑脸地说:"哪道菜,我给你换"。记者老伴在一边生气地说:"谁知你端出去是真换还是假换。"服务员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
从带理不理、视若无睹、嘻皮笑脸到不屑一顾,记者感到人格上受到了莫大侮辱,气愤难平之下便通过有关领导与饭店负责人交涉,饭店将记者订的包厢调至419。在极不愉快的情绪中用完晚餐,记者越想越生气,不禁要问,这是同庆楼吗?相信每位有记者这样遭遇的食客都不会喜庆,有的只是气愤。多年不在一线采访了,象这样的事有没有人管?该谁管?谁又来管?合肥不是也要绿色环保吗?饭店要不要?饭店不环保,城市能绿色环保?不得而知。
不认识这个孔祥迎记者的同行说,这记者真牛X,真当新华网是他们的论坛,可以用来泄私愤了。
“前面说宴请友人,后面又变成了一家三口。”
“一个新闻稿 全是记者的牢骚。”
“这明显是在发帖嘛!个人恩怨动用社会舆论公器,悲哀!”
认识孔祥迎的同行则说,他是新华社安徽分社的副社长。进一步查找资料得知,孔祥迎,男,1956年1月生,安徽省无为县人,1983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系,同年进入新华社至今。
可就是这样一名从业20多年、长期关注报道减轻农民负担问题多次受到表彰的高级记者,孔祥迎却可以写自己消费中遇到的纠纷,还能渠道畅通,给予播发。这难道符合新闻的客观性原则,符合新华社采编规定?是谁签发了这样一篇拙劣的、充满个人意见的新闻稿?
作为我国的国家通讯社,毛泽东曾寄望“把地球管起来”的新闻机构,新华社如今有2万从业人员,可谓阵容庞大。但是,其积弊也深,屡屡受到包括内部人士在内的知情人所诟玻。
我以为,新华社首先是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这才能换来国内公众及在国际社会的公信力。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一切都是白搭。上面两个实例可以作为反面教材,汲取教训,永不再有。
今天我们娱乐颜秉光,只不过是在娱乐又一个被逼良为娼、诱良为娼的“失足妇女”而已,明天继续会有人被强逼、被引诱、被毁,各行各业皆高危。
被戏称为史上最牛记者的新华社记者颜秉光成为了社会的又一个娱乐兴奋点,原因就是此人完成的30多篇稿件中,采访的全是自己家人,包括孩子、丈夫、婆婆和父亲等,而且每个人都粉墨以不同面目登场。
对此我们大可娱乐、戏谑,但娱乐戏谑很容易让人忽略事件的关键。在这些“新闻”中,虽然每个人经过粉墨、以不同面目示人,但其中关键是,这些面目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是高度模型化的面目、形象,都是我们在媒体上天天看到的“正常”形象。
这就引出了问题的根源:新华社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什么样的新闻形象?如果一个新华社记者搞明白了这一点,他理性的、自然而然的思维就是,这样的新闻我该怎么写?这个跟优秀企业家的思维没什么区别: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跟优秀干部的思维也没什么区别:领导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我只为领导服务。
我们整个社会天天都读着新华社那样的新闻,我想大概人人都知道新华社需要什么样的新闻,更何况经过内部培训的新华社的记者。那么,搞清楚了这个目标,对一个要吃饭的记者来说,新华社的新闻应该怎么写?
第一种方法,当然是到社会上去寻找,直到找到想要的为止。这个会被称为“新闻道德”、“敬业”,会成为优秀记者、升官。当然,这样做多多少少还是有点累的,而且不一定能找到完全符合模型的(你在身边真见过跟报纸上一模一样的人么)。
第二种方法,又简单又环保又绝对满足需要,那就是颜秉光的方法。读着中国报纸长大、又经过专业培训的新华社记者,写起那种类型的稿子应该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吧,而且这样坐在家里写还不知为社会节约了多少能源。更何况,这样的稿件绝对是质优品,因为它本来就是按需生产的。颜秉光的稿件都能发表而且一路高升,就已经说明了这种方法的优越之处,绝对值得大力推广。
所以,你觉得新华社的新闻应该怎么写?真诚的答案就是,像颜秉光那样写!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