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开发房”野蛮施工,人为因素引起山体垮塌砸垮质量本就很差的楼房,致43户201人受灾。连日来,媒体对发生在遵义市红花岗区坪丰村的这一重大安全事故进行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12月12日,遵义一位曾经从事过“黑房开”的“老板”拨打记者热线,表示出于良心发现,决定抖出“黑开发房”种种黑幕。
●“黑开发房”
每平方米造价不超500元
记者试图与打来电话的这位“老板”(以下化名A先生)面谈,他说:“请见谅,我不能和你见面,只能在电话中和你交谈。”
A先生说,“黑开发房”之所以选择在城郊接合部建房,是因为农民手中有地,且很好协商,其次,现在,城市建设的步伐很快,城郊接合部很快就与城市融为一体,“黑开发房”建在城郊接合部,便于出售,而且卖得起价钱,在遵义,进城务工的农民非常多,有的是市场。
现在,“黑开发房”“征地”在遵义已形成固定的模式,地势较好的地盘,楼房建起后,还房比例为1:2(即占地1平方米还主人2个平方的房屋);稍差一点的地盘,赔付的比例便是1:1.5。
以一栋9层的楼房为例,还房至少需要2层,而且,是最下面的。A先生说,除去“征地”、材料等各种建筑成本,还有一项“打点”成本,这项成本旨在使开始建房至脱手前免受干扰。
但除去各项成本,利润仍然可观,如今在遵义,“黑开发房”每平方米的造价成本不超过500元,但售价超过1000元/平方米,在业界已被共认为利润丰厚。他说,遵义从事“黑开发房”的老板,大多赚到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少数人已经赚到千万。
●楼建成
先挂窗帘躲过拆除
A先生承认,近年来遵义中心城区加大了对“黑开发房”的打击力度。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楼房一旦建成,“黑开发房”老板们便在大部分窗户上挂起窗帘,造成已有人入住的假象,以躲过拆除。等到购房户真的入住其中,便可“高枕无忧”。
A先生说,搞“黑开发房”讲的是速度,加班加点,挑灯夜战,一个月就可以建起一幢10层楼的房屋。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黑开发房”都没有阳台。这位“老板”说,建阳台很耗时间,还要安装护栏等,很麻烦,也增加成本,因此,大家都放弃了修建阳台,这虽然有损美观,但对进城务工的农民群体来说,美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惠和实用。
●为省钱
基础差钢筋少
A先生说,“黑开发房”为了尽量节省开支,“偷工减料”是惯用的手法。以10层楼房为例,正规房开所用钢筋约50吨,但“黑开发房”使用的钢筋最多20吨,不足正规房开的一半。而且,使用的水泥不仅数量有限,而且标号也达不到。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位“老板”说,为了节省财力和人力,“黑开发房”下基础时,不管建多高的楼房,以挖到地下石为准,其基础的牢固性可想而知。但他强调说,在不受强烈冲击的情况下,人住在“黑开发房”还是没事,但一旦受到冲击或遭受轻微的地震,“黑开发房”就很难逃过“灭顶之灾”。
A先生说,在遵义,大多数“黑开发房”老板自知不会认真的下基础,因此大多选择平地修建“黑开发房”,而坪丰村的“黑开发房”是密集地建在陡坡,实在是太危险了。据他了解,坪丰村的这些“黑开发房”大多是去年建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危险会一步步逼近。
●汇川区
“黑开发房”加剧
在金钱的诱惑下,“黑开发房”变得越来越疯狂,A先生说为此他感到了恐惧,因此早已“金盆洗手”,但依然保持高度关注。他说,去年,红花岗区加大打击力度后,“黑开发房”差不多停了下来,但汇川区境内的“黑开发房”依然猖獗,该区城郊接合部不少地方成了“黑开发房”天下。
当天,在A先生的“遥控指挥”下,记者选择了他提到的一个地方——汇川区鱼芽村牟家坟走了一遭。驾车从东联线拐进一条小巷,就是通往牟家坟的道路。一路上,记者看到,幢幢“黑开发房”拔地而起,已经具有了雏形,还有多幢“黑开发房”正在施工中。一台挖掘机正在路边一户人家的院落平场作业,而周围都是房屋,看来在这逼仄的空间,不久之后又将耸立起一幢高楼。(记者 刘鸿)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