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责问打击不彻底,可谁又在乎失业的她们将往何处去?其实这个群体也并非孤例,多少年来,总有这么一小撮人,在社会的边缘辗转:下岗难再就业的工人也好,卖饭卖菜的小贩也好,我们看的到,就是没人管。没有现实的社会保障,没有完善的解决机制,这些社会边缘人,只能在政策动荡中不断转行,最终成为这个投机社会的牺牲品。
声色场走出下岗工,我们无法忽视的特殊群体
――“小姐将往何处去?边缘群体冷暖无人知”
近一个月时间以来,记者暗访北京多处娱乐场所发现,不少洗浴场所已成烫手山芋,纷纷转行。浴所关门了,小姐改行了,这似乎是有关部门乐见其成的结果。可转念一想,这些失业人口也将面临下岗再就业的难题。或许那些妙龄女还能再找一碗青春饭吃上几年,可其中也不乏三四十的中年妇女,本就是迫于生计谋此下策,如今又断生路,满腹苦水谁人知?
失业率总是秘而不宣,近3成小姐转行?
扫黄风暴波及至少26个大中城市,查获有偿陪侍等涉黄人员数千人。而另个数字涉及人数远不止这些:今年6月起,北京警方在娱乐场所推行IC卡管理制。千余家歌厅等娱乐场所,8万余人办理IC卡。《新京报》相关报道,若近三成小姐转行,涉及人数恐不止千人。这样庞大的失业群体,罕有人关注,媒体鲜见报道。
灰色行业备受诟病,失业群体冷暖无人知
有人高调扫黄,有人低调下岗。与轰轰烈烈的扫黄行动相比,这些从业者下岗后的生活则鲜有媒体关注。如果小姐不干这一行,她们又该香归何处?虽然凭着她们常年在这个畸形行业里打拼的劲头,找个糊口饭碗或许并不太难,可谁又能保证,迎接她们的,是安心安全安定的未来呢?
被忽视的边缘人:奔向新生活还是重回旧彼岸?
――“她们不是一个人,边缘的生活是群体写照”
扫黄虽然号称精确打击,可往往是多面受力,影响不可小觑。就像当年的国企改制工人下岗,就像现在的小摊小贩走街串巷,虽然是社会边缘常受冷遇,却也吸纳了大量社会就业者,如今鸟兽散,这股失业大军重新涌入社会,没有再就业配套服务,没有社会救助机制,更多的人,则是作为旁观者,冷眼看这个边缘群体的兴衰沉浮。没人可以给他们一个未来,只能靠自己。
被抛弃的边缘群体:她们艰难转身,看不到未来
有些人或脱下艳装,重新去端盘子;有些人或回到农村,找个人草草嫁了;有些人或借助人脉,改做高官或富贾的情妇;更多的人在动荡的政策中观望,等待东山再起的那一天。这个不太光彩的行业给了她们一碗青春饭,如今饭碗被打掉,青春也不再,留给她们的,只有看不见的未来。
下岗后难寻出路:她们似曾相识,活在社会底层
上世纪末的国企改制,曾产生了大批4050下岗工人。有些人找到了新出路,有些人却再也没站起。社会面对一批批国有企业倒闭、职工下岗失业的现象,从抵制到接受,再从沉默到熟视无睹,任由千千万万的下岗职工在贫困线下挣扎。他们总能从百姓中获得同情和支持,却很难从政府那里得到彻底的帮助和解决。
被打击或被漠视:她们漂在城市,难获身份认可
小姐也是城市中的普通人,就像卖菜卖饭的小摊贩一样。城市管理是个头疼的事,政府也常常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有心情想整治了,派些城管草草收拾现场;无暇顾及了,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凭小贩们占满了道,喊破了嗓。除非是某天大家打成一团,有关部门才会出来稳稳阵脚,风平浪静后又各走各的路。
没有完善的政策体系,弱势群体永远在转行
――“不给出路的政策不是一条惠民的好政策”
打击并不是政策的目的,建立一个稳定和良性发展的社会才是我们致力的目标。扫黄失业的小姐也好,下岗难再就业的工人也好,卖饭卖菜的小贩也好,他们都是我们这个不健全社会中的边缘群体。因为缺乏一整套的解决思路,他们的问题成为社会的痼疾,或许有关部门也会“临时起意”整治一下,但大多数时候,这些问题就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
边缘群体不是社会垃圾,想扫到哪就扫到哪
在当下浮躁的社会而言,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快速致富路”,只不过途径不同而已,政府亦然。有人评说,色情业的泛滥皆因地方招商引资的风潮而起。虽有些片面,却亦有道理。当政府需要GDP和政绩时,或许会欢迎这些人,当她们一旦成为绊脚石时,便下狠手挥之即去。
打击离不开指引,惠民政策必须要负责到底
解决好小姐的思想问题和培养生存的职业技能,远比打击和查处更有效,也能为创造财富和立足社会打下基础。在打击同时,在转型、就业上提出指引及安排,才是负责任的政府,才能防止年年打击后的死灰复燃,避免滋生新的社会问题。如果社会的财富天平永远只向一边倾斜,那么还会有一批又一批的小姐。
动荡的政策和投机的社会,谁许给她们未来
正如网友所言,“政策的动荡性造就社会的投机性。在中国挣钱靠投机,挣了就赶快跑,慢了就会血本无归。”一味的靠强势打击,没有稳定健全的保障措施,没有提供谋生的出路,在强大的生存压力下,这些边缘群体只能不断转行,寻找活路。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