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惹不起的人是郎咸平。此话怎讲呢?因为以前批评了那么多的人,有赞同的有反对的,都不出意外;唯有商榷了一下郎先生的观点(见边栏专题),就搞的唾沫与板砖齐飞,为这个口碑一向不错的专题栏目招来近乎100%的恶评。
可以说,郎咸平的粉丝在深度上超越“钢丝”,不输“玉米”;在广度上通吃。
郎咸平如此魔力何来?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其实好理解:连张宏良都惹不起,何况郎咸平 张宏良,媒体上的身份标注为中央民族大学证券研究所主任、教授。这位教授整天在做什么,看看这些标题就知道了: 《中华民族再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不要欺人民太甚!―― 评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热点问题研讨会》、《市场化改革不能突破人类文明底线》、《控股中国银行――劫难第一单》、《股灾,人为形成的经济灾难》、《中国经济再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生存?还是毁灭?―美国欲灭中国的绝密K计划》……
可以说,张宏良就是以民粹为主,以宣扬西方阴谋论为辅的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先抛开阴谋论,单说民粹这一点。本来,现在的社会公正问题凸显,站在民众的角度骂骂贪污腐败,也不失为一个为民说话的知识分子。但是张宏良采取的手段可谓荒诞不经,我们举一例就可以管中窥豹。在《4000万股民已成为金融买办要挟中央的人质》这篇文章中,张宏良说:“去年年底到现在,中国股市跌幅达到55%,市值损失超过16万亿,相当于7年的全国工资总额,20年的全国教育经费……中国股市8个月跌去了以往8年创造的全国GDP总和……每个投资者资金损失超过13万……8个月赔掉了(全国人民)10年的收入总和。”
如果张宏良先生只是一般赔钱的股民,股市跌成这样,怎么说也是无关紧要的。可是张宏良先生自称经济学教授、证券研究所主任,却搞不清股市这样的虚拟经济的指数涨跌、市值变化,与国家财富的增减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换句话说,股市跌是因为人们把钱从股市里抽出来了,股市中的钱少了,但总的财富还在那里。
但即便是闹了这样的常识笑话,你要是敢指正一二,马上就被网友“围攻”,把你骂得体无完肤,不信可以去凯迪论坛的猫眼看人版面搜出来看看。
“不高兴”时代的良心家
2009年出了一本书叫《中国不高兴》,有人说把书名加一个字――改成“中国人不高兴”就对了。的确,当前的社会公正问题造就了普遍的不满情绪,迎合这种情绪的人,被扣上“敢言”、“真话”、“良心”的帽子不奇怪,戴上这些帽子后,别人再要动你,民众自然不答应。名不见经传的张宏良尚且可以凭此穿上“铁布衫”,大名鼎鼎的郎咸平还不十倍百倍于张宏良?什么“贱卖国资”、什么“仇富不如仇腐”、什么“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概括起来就是群奸窃命,民不聊生,纲纪荡然,伦常崩丧,氛厉弥昏,宸极失御,登遐丑裔,国家之危,有若缀旒……总之“社会之坏五千年仅见”。郎咸平籍此被搬上民众的神坛,网民提到他必言“最有良知的经济学家”、“最敢说真话的经济学家”,可谓人民的知识分子人民爱。
郎咸平比张宏良高明的地方 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里有个包袱,说宋丹丹在生产队放羊时,偷偷拔羊毛给赵本山做衣服,结果她只拔一头羊,拔得和葛优似的就被发现了。张宏良也是这样,虽然也搞点欧美阴谋论,但主要火力还在民粹这一点,使得我们打开他的博客后发现乌压压全是民粹的东西,这样岂能长久。郎咸平就乖巧多了,他主打4点:第1点就是“社会之坏五千年仅见”这些民粹的东西;第2点就是国有化好、中央集权才是出路;第3点就是中国大陆的体制是好的,比印度好,比菲律宾好,比非洲好;第4点就是西方整天阴谋陷害甚至剥削我们。
郎咸平刚在大陆出道时,主要讲第1点,也讲第2点,所以官员对他可以说不喜欢中又有点喜欢,但以不喜欢为主,他也受到了打压,出现节目做不下去的情况。再往后,郎咸平第3点和第4点说得越来越多,尤其是把第4点挂在嘴边,甚至富士康的跳楼归根结底也是苹果公司造成的,到了这个阶段的郎咸平,政府大概很想为他颁个“最体贴”奖吧。
包装的高明
必须承认,如果不带思辨,只是听郎咸平的演讲,那是一种享受。他可以调动各种技巧――比如坚定的判断、强硬的态度、不断的自我吹嘘,把自己塑造成绝对权威,听众犹如信徒一般听他布道。郎咸平自然是有真水平的,否则也不可能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他通过一些真知灼见,让你感觉他是潜心钻研学有所成的大师,然后就把任何观点都说成“我发现”,比如他说“中国虽然是全世界硕果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中的一个,但却是全世界几乎唯一不怎么替老百姓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屋的国家,我反而发现这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利”,这本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其他人说这话肯定不好意思用“我发现”,但郎咸平好意思,他还好意思说“当然我的预测从来没错过”。只要有利于塑造自己成神,郎咸平是可以不择手段的。
百丑挡不住一“俊” 郎咸平的投机心理,从他的成名之作就开始显露。郎咸平当年抨击国资流失,就出现许多诸如“没搞清海尔是国有企业还是集体企业就乱发炮”的错误,以他的水平,本可扎扎实实的把几个国资流失的案例做好,但研究“案例”显然不如提出“问题”收效来得快,郎咸平只要抓住“国资流失”这一点猛攻,声誉就可以源源不断了。
投机太多,自然会被发现。诸如把“助理教授吹成教授”这类事实错误就不说了。像一边抨击“贱卖国资”,一边又说“国有企业好”(无异于说应该“把国资放到贱卖国资的人手中”);一边说“社会之坏五千年仅见”,一边又说“相比印度我们的政府是很清廉的”……这类逻辑互搏不胜枚举。
而且言多必失
也不知道从哪个时间段起,郎咸平与一些公司或出版社签约,专门打造这位学术明星。产品就是郎咸平的观点。既然是当产品卖,就要不断推出更多更新的观点,而纵使天才,“研究成果”也不够这样卖吧?――在身兼数职的情况下,以每年四五本的速度出书。
郎咸平的秘诀之一就是,不知从哪里抓一个观点过来,就当成自己的研究成果,然后吹的神乎其神。比如他说气候变暖是大阴谋,其实整个素材全是来自一部叫作《全球变暖的大骗局》(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 )的英国纪录片,先不说这部纪录片在国外多么臭名昭著,单说郎咸平照搬别人的东西让人误以为他的研究成果,就很不地道。原来郎教授竖起一面新的观点旗帜,付出的成本也就是看一部纪录片。 但只要时不时打出一张民粹牌,郎咸平依然是永远伟光正的郎先生
以郎咸平这么多错讹,是不难让人识破的。可惜只要他手握民粹不动摇,他就还是那尊神。一切批评都被看成“你没看懂郎先生的意思”、“你断章取义”、“这哪是郎教授写的,分明是你栽赃”……
结语:只能说,喜欢郎咸平“为民说话”的同时,也不要全信他的话吧……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