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里、绿地下、皇城根儿处处有宝藏?
秦城
秦灭蜀,建秦城,也就是今天的少城范围;战国时期的遗迹,主要集中在老城区东北方向
罗城
唐高骈筑罗城,成都城逐步扩大以府 南 河 为界;城区内,则以唐宋及以后为主昨日,成都市政协委员魏忠奇提交社情民意信息,力图将及时挖掘和保护石兽的建议,送达文物主管部门。主管成都市考古研究工作的负责人“接招”:开建前,考古队将进场勘探。
民俗专家袁庭栋表示,《成都城防古迹考》对石兽记载可信,此“石狮”却非彼石狮。昨日,考古专家为早报读者独家揭秘主城区藏宝规律。
文物部门
开建前进行文物勘探
对成都市区颇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成都博物院副院长江章华说,已经发掘的遗迹,分布其实有规律:“大方向上,战国时期的遗迹,主要集中在老城区东北方向;城区内,则以唐宋及以后为主。”
这样的分布情况,与成都城的变迁有关。江章华介绍,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建秦城,也就是今天的少城范围;到唐代高骈筑罗城,成都城逐步扩大以府南河为界。江章华说,唐以后,成都城基本形成,此后城市毁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改变,因此也保留了很多唐以后的文化堆积。
专家揭秘
遗迹与成都城变迁有关
对政协委员提出的及时保护石兽的建议,负责成都市考古研究工作的成都博物院副院长江章华表示,市民对地下文物的关注,无可厚非,但文物部门并未“消极等待”。按照程序,文物勘探是在新建筑开建之前的必经程序,施工方不可能“跳得开”。目前钟楼废墟还在拆除中,清理工作完成后,在新建筑开工之前,文物考古部门就会入场进行开建前的勘探,如果发现文物,将立即就地保护,再进一步勘探发掘。“现在只是还没有到那一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成都市文物管理工作日趋规范,成都市对城建施工前的文物勘探管理得非常严,基本都能很好地保证地下文物的安全。”江章华表示,市民尽可放心,不管有没有石兽,勘探都会进行。
主城区内有遗迹未发掘
“张献忠藏金”、“石牛对石鼓”……自古以来,坊间一直流传藏宝说。据一些“老成都”讲,市区内如新华公园、沙河公园、人民公园、文化公园、百花潭公园等,下面都埋着不少宝藏。
对于这个“传说”,江章华笑言,主城区内肯定还有不少遗迹未发掘,一些公园下也确实埋有文物,但并不是每座公园都是一个遗迹“掩体”,“有些‘传说’稍微夸张了”。
一些文史爱好者提出“城区绿地就是藏宝标识”的说法:“十二桥遗址地面都将改建绿地,现在城区一些地方老房子拆了,不准修新房子,也变成了绿地,其实绿地就是‘宝藏掩体’。”
对此,江章华表示:十二桥改建绿地,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已发现的遗迹,按照规定,遗迹上面是不能建楼房的。江章华说,简单地用绿地识别“藏宝点”,有点牵强,“天府广场那一大片绿地,莫非下面都藏了宝?”“对于民间传说,大多不可信,什么九眼桥、望江楼那些地方藏宝,其实尽是些悬龙门阵。”江章华说,“传得越凶的,通常都是假的。”
民俗专家
老皇城石狮已被炸 此“狮”非彼“狮”
成都作家谢天开,曾在《成都城防古迹考》中找到了史料中对石兽最精确的记述。四川民俗、历史专家袁庭栋说:“很巧,当年我也参与了这本书的编纂工作,只是,老先生们都相继离世,当时的参与者也只剩我一个了。”
袁庭栋说,《成都城防古迹考》的学术水平是很高的。“这本书的撰稿人都是民国时期的饱学之士,亲眼见证了书中的很多内容。”袁庭栋回忆说,“涂炬兴、王东元、陶元甘、汪潜、李金彝以及陶亮先生,都是治学严谨的前辈,对书中90%以上的内容,都进行了完整的核实。从编者的角度,可以负责任地说,《成都城防古迹考》中对石兽的记载是可信的。”
千年石兽经早报报道后,不少读者打进新闻热线,“老皇城前的石狮子,我们小时候都爬过,还拍过照片。”对此,袁庭栋表示,这只是个美丽的“误会”,“可以肯定地说,地下的石兽绝不可能是当年老皇城前的那对石狮子,因为1969年修展览馆时,那对两人多高的巨大石狮,因为无法搬运而被炸掉了。所以,此‘狮’非彼‘狮’。”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