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总体恶化趋势还没根本控制
深度对话: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之称,请您简要介绍一下他的重要性?
李凤霞:青海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既是我国乃至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带”,其生态系统属于中国“生态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碳素汇集生态系统,具有维系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青海又被誉为“江河源头”、“中华水塔”。据统计,黄河49%的水量、长江26%的水量、澜沧江16%的水量从青海流出,大量清澈纯洁的源头活水,哺育了中国半数以上的人口,支撑了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青海还是我国经济欠发达省份,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总量低,发展水平滞后。因此,长期以来青海始终肩负着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双重重任。
深度对话:三江源的保护,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李凤霞:青海正在制定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中长期规划,大力实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立省”战略。一方面增强高原生态环境的社会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求得青海为保护生态所作贡献的认同,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和进一步支持。
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支出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而区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为企业和牧民,建立健全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机制,改变开发主体与治理主体不一致的现状,形成利益制约、责任共担关系,从而使资源利用主体也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以保证生态治理和保护的可持续性。
作为青海,解决局部的、区域性的生态退化问题,实施生态工程建设十分必要。在青海省进行包括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防沙治沙、草原建设、生态农业建设、合理配置水资源等生态工程项目建设时,依据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征,从自然生态角度出发,充分利用自然力,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目前,青海省的生态环境治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科技支撑力度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典型生态区生态环境本底调查数据缺乏,水文、植被、气象等生态要素的动态监测体系不健全,草地鼠虫害治理技术尚未充分推广应用,草地、湿地、土地沙漠化等生态环境演变规律研究和生态修复技术试验等有待配套完善。
另外,青海在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中缺乏统一规划、监测标准不一致、监测站点重复建设、监测资料不能共享等问题比较突出。
深度对话:在过去很长时间内,这个区域生态破坏严重。目前,三江源生态保护情况怎样呢?
李凤霞:大家都知道国家发改委立项的“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是一个大项目,从2006年开始施行,总投资是75个亿。这75亿里包括了22个子工程,青海省气象局参与了其中三个工程。
第一个是青海省三江源地区人工增雨工程。这个工程是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缺水而实施的一项工程,投资约1.8亿。
第二个是“三江源生态环境监测工程”,它针对的是75亿项目实施以后,生态是否改善,哪些生态有改善。2004年,利用遥感资料做了一期生态摸底调查。2005年到2009年,又进行了观测。通过这几年的治理和2004年比较以后,来看到底哪些生态好了,哪些生态坏了,或者哪些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第三个是青海科技厅主持的“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科技支撑工程”,2005、2006、2008三年,大概有十几个项目在做。它里面包含湿地修复工程,退木还草工程,防沙治沙工程等。我们研究所主要是在为完成这些工程提供一个技术推广和示范。
深度对话:通过一系列生态保护项目的开展,当下三江源生态环境的现状如何?
李凤霞:青海省气象局于2003年5月依托全省54个气象台站建成了综合、连续的生态环境监测系统。生态监测要素主要包括草地、沙漠化、土壤水份、土壤风蚀(风积)干尘降及湖泊等。监测结果显示: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政府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在三江源地区开展人工增雨、移民搬迁、草畜平衡。草地生态出现恢复势头,退化趋势减缓,草地生物量和覆盖度出现增长态势;湖泊水位上涨、面积和数量增大,土壤逐渐湿润。但就总体而言,尚未从根本上控制和扭转青海生态环境恶化的大趋势。 黄河源头4000多个湖泊中有2000多个已经干涸
深度对话:三江源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水资源,他目前情况呢?
李凤霞:要具体到湖泊数量、湖泊面积这些数据,从2003年以后我们有监测。但对整个水资源量,就是一个数字。比如三江源地区一共有水资源量多少亿立方,减少了多少亿立方。青海气温升高、降水基本不变和蒸发增大的气候变化趋势直接造成了众多湖泊水位的下降乃至众多湖泊的消失。
从2004年青海湖的水位、湖面积创下历史最低以后,连续六年青海湖的面积都是扩张,水位都是增长的。2004年到了历史最低点,大概只到了4000多一点平方公里,现在又恢复到4200多,将近4300平方公里。这几年面积在逐步地扩大,但是和它的历史同期相比的话,还是在比较低的水平上。
青海出现了一系列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冰川呈退缩现象,从1969年至1986年的17年间,长江源区的姜古迪如冰川南支和北支分别后退了154米和125米;查吾曲3号冰川和4号冰川分别后退了168米和140米。
二是湖泊水位下降。在2005年以前的过去47年间,整体上呈现出十分明显的下降趋势,水域面积平均每年减少7.04平方公里。2005年~2007年,青海湖面积出现连续3年增加趋势。目前大多数湖泊都出现了水域面积缩小以及内陆化和盐化现象,长江源区面积约600 平方公里的赤布张湖,已经萎缩解体为4个子湖;面积约为300平方公里的西金鸟兰湖已被分隔为5个子湖。黄河源区的扎陵湖、鄂陵湖水位下降2米,其他4000多个湖泊中有2000多个已经干涸。
三是河流流量明显减少。近10年来,黄河的年平均流量较80年代初减少了24%, 1992-1997年间,共出现断流69次,特别是1997年首次在汛期出现断流,断流时间长达226天,成为黄河历史上断流最早、断流时间最长的一年。1996年,鄂陵湖与扎陵湖之间首次出现断流。
深度对话:青海湖水位为什么会上升?
李凤霞:据2008年7月3日遥感监测青海湖面积达4273.0平方公里,预计今年青海湖面积将继续呈增大趋势。这几年湖面积的增加和湖水位的上升,对整个区域气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青海湖的水位至今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上升的。从气候因素来分析,现在降水增多了,蒸发减少了,风速也减少了。我们觉得这个因素应该有利于它水位增加的,但实际上几十年它一直在下降。
分析表明,青海湖周边居民的用水的比例大概才占到入湖流量的百分之二点几, 90年代初期的研究估算得出,人类耗用水占亏青海湖损水量的比重降至8.7%。人类因素应该不是直接影响青海湖补给的主要因素。加上这几年退木还草,退耕还林,农业上的用水更少了。
深度对话:青海湖的人工增雨工程进展得如何了?
李凤霞:环湖这一块的人工增雨是跟环湖政府的工程同步的。现在是科研阶段,还没有经过论证和立项。退木还草工程倒是早就实施了,原来像青海湖周边的一些农场都已经关闭了。这样的话,减少种油菜的农业用水,可以让径流能够更多地到青海湖里面。
环湖现在只有春季抗旱很短时间的增雨。后期的增雨,现在正在写研究性报告,即将立项和投资。三江源通过三江源人工增雨工程增加18个亿,增加径流18个亿。 “三江源”地区水土流失呈加剧趋势
深度对话:三江源地区植被情况呢?
李凤霞:20世纪70年代以来,青海省可利用草地面积在不断减少,主要表现为草地“黑土滩”面积不断扩大、牧草地上生物量、高度与覆盖度下降及毒杂草大量滋生,还体现在草地优势种群演化、草群结构变化、草地生产力下降等生态功能的变化上。
根据不同年代的卫星解译分析资料,三江源源区主要植被――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退化速率在不断提高,高寒草甸由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年平均退化速率3.9%上升到90年代的7.6%;高寒草原由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退化速率2.3%上升到90年代的4.6%。目前源区退化草场面积已经达到了全区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6%-46%。其中以黄河源区尤为严重,中度退化草场面积3.8×104平方公里,占黄河源区可利用草地面积的68%。
但自从在三江源地区实施生态保护工程以来,草地生态系统总体呈较明显的恢复趋势,且大致以2003年为一个明显的转折时期,主要表现在高等级草地面积增加、牧草高度增高、植被覆盖度增加,而且草地群落结构也开始趋向良性演变。
另一方面:黄河源头沙漠化出现逆转;1987~2000年,黄河源头土地沙漠化迅速发展,表现在沙漠化面积扩大、程度加剧;2000~2006年,除轻度沙漠化面积增加外,其余等级的面积均有所下降,土地沙漠化出现逆转趋势。黄河源区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玛多、玛沁两县境内,现状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1266.7平方公里。
另外,统计资料表明:“三江源”地区水土流失呈加剧趋势,其中黄河源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4.86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源区总面积的46.3%,侵蚀程度均在中度以上,黄河上游多年平均输沙量达2332万吨;长江源区水土流失面积达10.6万平方公里,是青海省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区域,上游年平均输沙量达1303万吨。 人类活动或给生态环境带来毁灭之灾
深度对话:三江源地区的生态退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凤霞:简单的说,三江源的生态退化是气候和人类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生态环境退化的成因特别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孰轻孰重的问题,理应当从生态环境平衡的角度科学、客观的来认识和判断,要结合生态环境退化的某一状态所处的具体时间、空间及其程度和根本上来合理揭示其成因所在。
气温升高,在三江源地区来讲是非常明显的,可以算作是全球升温比较快的区域。气温升高后,水资源不充分,暖干旱的气候就会比较严重,对生态必然会有不利的影响。再一个,现在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气候事件比较多,比如说原来春季干旱比较严重,现在又有了夏季干旱。夏季干旱后,牧草青了又会黄枯,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牲畜的采食,对草场有了一定的危害。
深度对话:具体到三江源地区的生态退化问题,人为因素占多大的比重?
李凤霞:随着人口增长和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几次大规模移民开垦,青海特别是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破坏,人为侵蚀成为生态环境退化特别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外力作用。
人为原因方面,主要是牲畜超载和人口的增加。原来草场是集体所有,大家都在一个草地上去放养,对牲畜还有一定的控制。后来草场分给牧民自家了,初衷是草场归牧民对草场的经营保护可能会更到位,事实上现在不是这样的。牧民因为文化、知识层次的限制,只是盲目的追求眼前经济利益,政府没办法控制牧民草场上牲畜数量的。
大范围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一般是自然原因导致的,而局部的、区域性的生态退化问题往往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如玛多县生态退化问题,在其气候干旱化趋势在全省并不突出的前提下,其生态环境的退化却在全省范围内表现的尤为显著,因而以超载过牧为主的人为因素应为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从生态环境退化的程度上讲,自然原因导致的变化一般来说是缓慢的、长期的,而人为活动的影响则通常是剧烈的,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如有关统计表明,2000年夏季,仅进入“三江源”地区采挖药材和沙金的人员多达20万人,一天破坏的植被就高达200公顷。此外,在人员定居点,平均每人破坏草皮7-8平方米。
全球及我国的气候变化为青海气候的变化提供了背景,人类活动同样很可能是造成青海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温室气体的增加直接导致了气候变暖。导致青海生态环境演变的根本原因,仍然是人类活动的加剧,但就造成某一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主要成因而言,不仅包括作用于该区域上的过度的人类活动,还包括全球人类活动的综合作用。 三江源极端天气情况在增加
深度对话:三江源生态移民情况是怎样的?
李凤霞:李凤霞:这是政府正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像黄河源头的扎陵湖和鄂陵湖周边的居民,原则上都要求生态移民。
生态移民移出来以后,这些移民虽然迁移到城镇住下,但是身份仍然是牧民,这个草地仍然归他所有,他的生活来源还得靠养畜,没有真正起到移民的目的。
另外,现在的移民有很多是跨区安置,比如说原来玉树的牧民移到格尔木去了,但是他们又不是格尔木的居民,这些人该如何管理了?管理难度非常大,如果他们没有后续产业支持,没有固定收入的话,他们很容易返回原籍,再去继续放牧。三江源生态问题将越来越严峻。生态移民补助也有一些问题。原来都是按户发放补助,比如说一户一年领几百块钱或几十块钱,现在孩子长大了,一户变成两户,两户变成三户,但补助还是那么一点。
有些有知识的牧民,他可以开个出租车或干个别的工作,没有的就只有在家等着政府救急,政府现在的措施就是暂时不做移民了,暂时先控制移民规模,但是对已经移民的这些人怎么办,还在争取国家的一些支持。
深度对话:近来,三江源地区的极端天气事件情况是怎样的?
李凤霞:极端天气事件在频度、程度、强度都有所增加。
深度对话:与中东部极端气候事件有联系吗?
李凤霞: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联系。因为我们极端气候事件区域性的比较多,像2006年全国的冰冻雨雪,青海这边却只是轻度雪灾。我觉得影响青海的天气系统和影响南方的天气系统不太一样。
深度对话: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李凤霞:青海未来气候将进一步增暖,预计到2030年,青海全省平均气温将上升2.2~2.6℃,高原积雪、冰川和永久冻土面积将进一步缩小;预计到2020年,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将增加5%~7%,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将进一步增大。受其影响,高原积雪、冰川面积将进一步缩小,黄河上游、湟水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可能明显减少;青海植被将略有好转,水土流失趋缓,但对沙漠化的影响不甚明显,冻土将进一步退化,冻胀融沉作用将进一步加剧。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