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30年辉煌背后:那群被遗忘的深圳缔造者(组图)

www.sinoca.com 2010-09-07  网易



  她们是“外来妹”,她们是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亚军,她们创造了这个繁荣的都市,却只能选择群聚在偌大厂区的一隅。她们是被遗忘的深圳缔造者。
  

  20世纪80年代中叶,随着深圳特区建设的推进和国家用工制度的松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深圳,其中包括大量年轻女性。图为1987年深圳市在广东五华县招工,一名前来报名的少女由干部测量并登记身高。
  

  1991年,一间20多平米的女工宿舍住了近8个人。两年前,外来务工者开始持续涌入深圳。当年,电视剧《外来妹》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轰动全国,该剧主要描述六个从穷山沟到广东打工的女性的命运,“外来妹”一词传遍中国,开始为人们广泛关注。
  

  由于当时深圳吸纳了大量电子、服装、玩具、五金等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心细手巧、听话吃苦、便于管理的农村女孩广受欢迎。图为1996年,深圳一家劳动力市场外边,一名打工妹临时拍摄证件照。
  

  到1996年,深圳总人口达到345万人,本地户籍人口仅有88万,而在剩下的外来人口中有68%是女性,平均年龄只有23岁。图为1996年,广东平远,17岁的张桂珍通过了招工考试,即将远行350公里去深圳打工,母亲张莲凤在车站和女儿惜别。
  

  深圳的外资企业产品多远销北美,订单多且紧,很多工厂规定工人每天都要加班,星期日也不能休息,长时间连续超时加班让不少女工频繁病倒。图为1990年,深圳,流水线上的女工趁工作间隙揉眼休息。
  

  由于深圳的密集型加工行业多偏重招收女工,境内多个工业区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宝安一家拥有205人的塑料手袋厂,甚至只有4名男性员工。1982年9月,深圳一家企业的女工宿舍大门紧闭,男女工人们隔空相望
  

  各方面的不稳定,加上失衡的性别比例以及个人恋爱期望值的上升,打工妹中的一大部分都会对前途感到迷惘。图为1993年,深圳皇岗工业区,一名女工在床上写家书。
  

  而相比感情,更突出的是福利待遇的失衡。由于户籍制度改革滞后,打工妹不能与城市居民的正式工一样累计工龄,她们少有晋升,更享受不到公费医疗、退休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分配等各种社会福利。图为1982年9月,深圳,因劳资纠纷,一群打工妹集体要求辞职。
  

  而与所有劳工相同,打工妹们经受着比福利缺失更为悲哀的欠薪问题。图为1982年9月,因老板潜逃而拿不到工资,一名来自江西的打工妹滞留在工厂。
  

  何群(音)展示残疾的右手。何群在深圳一家金属器件厂打工,在操作一台公交车大小的打孔机时受伤致残。
  

  在工厂里,管理者和技术工人一般是男性,而女工多在生产线上,外来妹们的职业上升空间有限,长相好一点的姑娘则有机会进入重要场合做礼仪小姐,这对她们而言已是某种程度的"晋升"。图为1993年,深圳一场签字仪式上的礼仪小姐。
  

  而另一批外来妹则选择了“充电”之路,她们一下班就骑单车去各种培训机构上课。蛇口工业区培训中心创办于1981年,是深圳的第一所培训中心,后来发展成为了深圳大学。图为1988年6月,深圳蛇口,夜校下课后,几位女工仍围着培训中心的老师提问。
  

  在当时的户籍政策下,农民外出打工必须持有身份证、务工证、暂住证,打工妹们还要持有未婚证,否则会被以“三无人员”遣返回家。外来妹虽然为深圳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却未曾被这个城市所包容。图为1996年,深圳,城里人的婚纱吸引了很多打工妹驻足观看。
  

  1991年的《外来妹》之后,这个人群继续被淹没在深圳高速的经济发展中,直到18年后的2009年,深圳一家光电科技公司的4名女工照片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中国工人”作为群体获评《时代》当年的年度人物亚军。冲在经济年增速“保八”第一线的中国工人,以女性劳动者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在了世界面前
  

  30年过去,面对城乡差别,新一代外来妹的遭遇依然是区别待遇、情感歧视,依然没有足够的福利保障。图为2005年5月11日,19岁的黄珍(音)从一千多公里外的湖北老家前来深圳找工作,公司提供的宿舍和学校差不多。
  

  更快速的经济发展,更大型的企业,更多的外来妹,更繁重的工作,这一切带来的是更严重的精神问题。2010年,富士康连续发生12起员工跳楼事件,其中有4起是女工跳楼。图为2010年5月29日,几名富士康女工走过富士康龙华园区门前。
  

  而无论她们遭遇怎样,她们都间或不断地从各种渠道听到一些成功者的故事,这些故事让外来妹们有理由坚持下去。图为2010年8月19日,深圳安子新家政公司的安子为家政服务人员讲解家政服务注意事项。从流水线女工到作家,从商海折戟到公司董事长,安子谈起自己的特区故事时说:“深圳是一片最活跃的天地,每个人都有做太阳的机会。”
  

  梦想之外,更多的外来妹们,选择过着平静的打工生活,一份感情、一件新衣、一次聚会,撑起了她们的一年又一年。在深圳,这个因她们而高速繁荣的城市里,他们却只能选择群聚在偌大厂区的一隅。图为2009年2月17日,深圳一名女工下班回家。201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在此诞生的“打工妹”也走过了30个年头。“深圳”已经成为繁荣高效的代名词,而“打工妹”何时才能被赋予新的意义,她们是被遗忘的深圳缔造者。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民政局领导为能够免费游景点给自己办伤残军人证
下一篇:河南商城惊现夺命虫 多名村民被咬死 传播仍是谜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