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大陆
中国孩子或被“催熟” 可悲分散风险论难觅凶手
www.sinoca.com 2010-08-18 羊城晚报
中国儿童性早熟呈逐年递增态势,且经济发达地区的上升个案更显著 潇湘网 图
尽管卫生部日前已通报湖北3例婴幼儿单纯性乳房早发育与食用圣元婴幼儿乳粉无关。不过,公众对儿童“性早熟”的关注丝毫未减退。
羊城晚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广州9家三甲医院了解到,儿童性早熟的状况日益普遍。一项调查显示,广州孩子青春期来临平均在11岁左右,与上世纪90 年代初相比,普遍提前了两年。而广州儿童“性早熟”发病率也由10年前的0.5%升至1.3%,并有上升趋势。据了解,儿童性早熟成因很多,也很复杂,有人形容它为“儿童现代病”,意为我们整个社会难脱干系。
门诊调查
性早熟就诊,女孩比男孩多
男孩性早熟就诊时一般已有14、15岁,已失去治疗机会
连日来,记者走访广州9家医院了解到,眼下这个暑假,疑因“性早熟”就诊的小病人随处可见,尤其最近出现了奶粉“激素门”事件,来就医的孩子格外多。
“和别的病不同,内分泌的问题不会一下子发展到很严重,很多家长都是趁寒暑假才带孩子来看病,现在正是内分泌科的旺季”,8月16日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内分泌科梁立阳副教授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她本来下午限15个号,后来因为就诊人多,加到了25个号。
8月10日,记者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采访内分泌科黄永兰主任医师时,她透露这天看了54个小病人,当中有13个属于性早熟,其中有好几个是乳房提前发育的小婴儿。她解释,性早熟的孩子有增多趋势,但不会一下子多这么多,主要是性早熟问题见报后引起了家长的关注。据介绍,儿童性早熟可分为三类:中枢性(真性)性早熟、周围性(假性)性早熟、不完全(部分)性早熟。从广州各医院门诊看,以“不完全性早熟”就诊人数最多。
记者从广州9家医院儿童性早熟就诊的综合情况来看,女孩就诊人数是男孩的几倍。有的医生认为,女孩更容易出现性早熟问题,但病情轻微,男孩就诊少,不过大多数是由器质性病变导致。有医生指出,往往男孩性早熟到医院就诊时已有14、15岁,多因身材矮小就医,但已失去治疗机会。
家庭调查
一家三代人,初潮越来越早
广州儿童“性早熟”发病率由10年前的0.5%升至1.3%
记者采访时遇到这样一家祖孙三代,陈女士今年70岁,她回忆自己上了高中才来月经,初中前乳房还没有发育,小学时还常光着膀子。陈女士清楚记得自己的女儿是一上初中就来了月经,可她的外孙女刚上小学四年级就来了月经。陈女士说:“换在我那个年代,简直没法想象。”
据了解,“性早熟”是个相对的时间概念,是指第二性征出现的年龄比同时代、同种族、同性别的正常人群要早。正常人群的青春发育年龄随时代而不同,有不断提前的趋势。有数据显示,近一百四五十年以来,女性的月经提前了四到五年,不仅是中国,其他国家也是如此,这与经济水平的提高,和营养状况的改善有密切关系。
相应的,性早熟诊断标准也在不断调整,就目前而言,女孩在8岁前出现明显的第二性征和/或9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和/或一侧睾丸容积4ml,就被认为是性早熟,这比早几年的标准提前了两岁。按照这个标准,陈女士的外孙女并不属于性早熟。随着孩子们月经初潮仍有继续提前的趋势,学术界甚至又有了将诊断年龄再提前的呼声。
调查显示,中国儿童性早熟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据近两年的门诊量统计,大约比10年前增加了三四倍。中国儿童性早熟率约为1%,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城市约为3%。广州孩子青春期来临平均在11岁左右,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普遍提前了两年。而广州儿童“性早熟”发病率已由10年前的0.5%上升至1.3%,并有上升趋势。
什么“催熟”了孩子?
营养过剩、环境污染、视觉刺激是“三大杀手”
专家梁立阳认为,由于营养改善而出现儿童青春期提前,家长不必过度紧张,动辄怀疑孩子性早熟。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营养是把双刃剑,营养过剩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医生们更多的呼声是让孩子尽可能远离含激素或类激素药物、食品!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内分泌专家曾可教授介绍,广州的儿童性早熟增多,与广州人爱进补有一定关系,家里煲汤水时让孩子一起喝。滋补品中类激素的含量比较高,海鲜类食品也含有较高类激素。很多孩子喜欢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炸薯条和薯片等,医生也建议少吃,因为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
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环境污染。珠江医院儿科副主任李宏教授谈到,洗涤剂、农药及塑料业制造厂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及其分解物质,自然界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物。此外,现代家居所散发出来的有毒物质很容易经皮肤、呼吸道等进入孩子体内,也可能“催熟”孩子。
几位医生不约而同地提到另一种可能的影响因素―――视觉刺激。梁立阳说,在门诊中有些家长带孩子就医时常会问,孩子整天跟着奶奶看电视言情片不知是不是诱因。她说,目前研究对此还没有定论,不过如今小孩有丰富的渠道接受各种各样的性信息,小孩过早从影视里接触一些超越其心理年龄的行为画面,应该说不利其成长。有资料显示,较闭塞地区比开放地区的性早熟患者要少得多,也为此提供了旁证。
可悲的“分散风险论”
记者手记
一位医生曾说,对于食品中的激素家长不用谈虎色变,搞得什么都不敢吃,其实不要低估了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不过要避免长期吃某一种食物,否则可能造成某一种激素在体内的长期累积,比如有的孩子爱吃鸡翅,就天天吃,这样不安全。最好今天吃鸡肉,明天就吃鱼肉,后天吃牛肉,每种动物喂养时添加的激素不可能完全一样,这样可以分散风险。
这样的建议很是耳熟,半年前记者就蔬菜农药残留问题采访一位农业学人士,他也给出同样的“分散风险”建议,不要爱吃哪种青菜就天天吃,要换着花样吃,每种菜用的农药都不一样,这样就不会造成某种农药在体内长期累积而导致中毒了。
在这个“我们还能吃什么”的年代,这些建议似乎很实用,不过听起来很可悲。
我们爱孩子,拼命挣钱让他们吃好吃的,喝好喝的,看好看的,没想到却害得他们性早熟!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
绝后之灾!泥石流令舟曲月圆村几失去一代人!(图)
下一篇:
探访患精神癌症自闭症的孩子们 不知什么是感情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