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舫上站满了前来参观的游客 摄/记者张航 暑期到来,大批游客涌入高校。近日,北大未名湖畔修复不久的文物石舫上,每天都有大批游人登高拍照。
 
 昨天,记者看到,长约10米、宽约4米的石舫上挤满了照相的游人。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这条石舫上站着的游客不少于60人。而在石舫的北侧,记者发现了一处约20厘米的石板破口。
 
 “刚修的,可别又塌了啊,是文物呢。”北大历史系一名学生担忧地说。
 
 去年春节期间,北大石舫的一侧发生坍塌。船头位置,两三块约两平方米大的石板从基座上脱落,至当年5月20日才修缮完。
 
 石舫长期浸泡在水内,加上游人踩踏是导致当时坍塌的原因。
 
 带孩子正在石舫上拍照的程女士说:“听说这石舫有些历史,是北大的象征。”但对于石舫曾发生坍塌的事件,她表示并不知道。
 
 校方回应
 
 暑期团体参观将进行预约
 
 对此,北大总务部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船体是否能承载如此多人上船,她需要从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如果不允许,他们会立即通报保卫部门,对游客及时劝阻。
 
 今天上午,记者从北大保卫部了解到,为应对暑期参观高峰,7月17日至8月22日,北大将实行接待团体参观预约,入校参观团体需提前三个工作日向保卫部门预约。
 
 据了解,往年暑期每天进入北大参观人数在5000人次以上。
 
 专家观点
 
 建议学校设置告示牌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文物保护的周双林副教授表示,石舫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但长期承载过重肯定会受到损坏。
 
 他不支持大量游客登上石舫,一是会影响石舫的寿命;二是石舫没有护栏,也影响游客安全。
 
 周副教授建议北大管理方在石舫边设立告示牌,提醒游客不要登上文物石舫。
 
 新闻链接
 
 北京大学燕园石舫遗址,位于北京大学燕园未名湖畔,清代该区域为淑春园,属于圆明园的一部分,乾隆将该园赐给和。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淑春园亦遭破坏,仅残存石舫底座及“临风待月楼”,即今临湖轩故址。
 
 在北京,还有著名的颐和园石舫(建于1755年),目前该石舫不向游客开放。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