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官腔又有了“救灾升级版”。前几天,在赣江抚河段唱凯堤溃决、十万民众生命危在旦夕的紧急关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连线采访江西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平其俊。没想到,这位救灾一线人物先是强调唱凯堤历史上曾多次决口,接着逐一介绍哪些大小领导对抗洪作出过“重要指示”。主持人一再打断他的话头,追问“决口有多大?下游的群众有没有转移?”
江西这一“救灾官腔”横空出世之后,立马引发众怒,纷纷批其“不会讲人话”。其实,这位官员“很会讲话”,也颇有心计,不过他说的尽是应付搪塞的话、事事逢源的话、欲推卸(减轻)责任的官话。
官员避而不谈主持人的追问,倒不是因为无视主持人,也不是懒得回答,而是对抗洪工作情况不明,心中无数也。假如他信口开河,瞎说一气,误报灾情,或者不置可否,敷衍忽悠,事后一旦追究起责任来,岂不会吃不了兜着走?于是,为了“保险”,只得搪塞应付,讲决口历史,讲领导重视,讲四平八稳的话,这样一来,既可以显示自己博学,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又可以为当地领导减轻一些责任,而且能巧妙地“熬”过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连线采访”。谁知电视主持人不给面子,非要打断“官腔”、“套话”不可,这就难怪其一夜成名,成了“当代官僚的样板”。
中国官腔源于何时,现已无从考证。古代官吏中了举人或状元就会被皇帝钦点为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饱读诗书,上的奏折是文言文,说的话也是文诌诌的,不同于下里巴人的阳春白雪,久而久之大概就变成了官腔。
尽管执政党领袖及社会舆论痛批党八股,但毋庸讳言,在官场党八股仍在盛行,领导讲话常常是大的方面一、二、三,每方面包含1、2、3小点。某领导某次会议讲话开场白只说两点,令人欣喜,不料每两点却分为中五点,每中点又衍生讲了八小点,每小点又细分若干小点发挥一通,讲到下班才结束。尽管下班时间已到,会议主持人还是不厌其烦地把领导讲的各点重复强调了一遍,然后围绕会议精神的贯彻又强调了五点。听得台下苦不堪言。
网友们研究中国官腔,发现其具有四个显著的美学特征:
一是韵律美。
提起官腔,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就是“打哈哈”,这是对官腔带有偏见,缺乏欣赏。有次笔者由朋友引见去拜访其局领导,领导在使用官腔时所表现出来的韵律美,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其时,他正在接电话,只听此公“哈哈--哪里,好的好的--唷嗬--嗯嗯”。声音时高时低,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此公放下电话,发现笔者恭候多时,连忙问“你是--”声音拖得绝对有分寸。我做完自我介绍,此公一声“噢--”,让我感到他既是在认真倾听,又是在努力搜罗记忆,不愠不火,恰到好处。继而,“呀哈哈--”,一副恍然大悟状,“失敬失敬,哈哈--”。听着这一串激扬的笑声,我简直有些陶醉。
二是力量美。
官腔有时在某种场合常常被表现得气势磅礴,充满生机,让人热血沸腾。记得几年前,笔者参加县里的一个报告会,一位领导对台下的听众说:“在机遇面前,我们一定要以发展的责任感促使我们思想上的大转变,带动全县人民认识上的大提高,唤起改革的大动力,从而取得我县各项事业的大发展。”听罢此言,台下怎不掌声雷动,欢欣鼓舞?
三是层次美。
官腔既然出自官员之口,必然不是随随便便脱口而出,而是经过反复推敲、精心琢磨,结果就形成了它的“层次美”。前不久,某单位领导在会议结束时即席讲话:“听了以上同志的发言,我很受感动。他们给大家上了一堂很生动的教育课。这里,我不再多讲什么了,就三句话:一是对这次会议的主题要反反复复领会好;二是回去要原原本本汇报好;三是在今后的工作中扎扎实实落实好。”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逻辑推理都没得说。
四是朦胧美。
官腔之朦胧,犹如隔岸观花,虽闻其香,却无法触及“实物”;更如苍穹悬月,金盘虽满但相距遥遥。此美亦不乏经典之作。报载某地出一贪官,当记者采访该地主要领导时,领导不无感慨地说:“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如何非常深刻?),我们班子成员都有责任(责任到底在谁?)。这件事我们要一查到底(具体怎么查?),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何为最低限度?)。”这一席“深刻的表白”,实乃“放之四海而皆准”,你听了绝对找不出什么毛病。这便是官腔“朦胧美”的“神韵”所在。
也许官腔远不止这“四美”,然而无论它多美,老百姓始终无法欣赏,至今仍“顽固”地认为它是:废话。而“救灾官腔”则不但是废话,也是“官灾”。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