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北京再出房控新政 6月起全面停止三套房贷发放

www.sinoca.com 2010-06-03  法制晚报


  核心提示:市系列调控政策出台已有月余,其中的二套房、三套房贷款政策,被认为是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从6月开始,京城各银行已全面停止三套房贷的发放,新政出台后,外资银行对于收紧房贷的态度显得比部分中资行更为坚决。

  法制晚报6月3日报道 楼市系列调控政策出台已有月余,其中的二套房、三套房贷款政策,被认为是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措施。那么,现在的具体执行情况如何?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调控“橡皮筋”反而越勒越紧,从6月开始,京城各银行已全面停止三套房贷的发放。

  案例

  赵先生最近在崇文门新世界附近看中了一套二手房,由于他已经有了两次房贷记录,而目前手里的钱又不够全款,能不能把这套房买下来,就看能不能再次申请到贷款了。

  为了促成这单生意,中介公司给他出了个主意――“一房多嫁”,就是同时向两家银行申请贷款,委托中介向这两家银行同时递送办贷资料。

  “根据我们的经验,总有银行有‘口子’的。”中介业务员对他信誓旦旦。甚至在合同中都写明,即使房贷申请不下来导致交易不成,都不算赵先生违约。

  但最终,赵先生的申贷要求同时被拒。“房贷彻底没戏了,要想买这套房只能尽快卖掉目前住的房子了。”

  银行

  银行通常认定为三套房

  不予放贷的五种情况

  第一种:个人名下有两套房的商业贷款记录,一套已还清,另一套未还清,此时再贷款认定为三套房。

  第二种:个人名下有两套房的商业贷款记录,全都已还清且出售,同时能够提供两套住房出售的证明,这种情况下虽然个人名下无房,但再贷款时也会被视为三套房。

  第三种:个人名下有一套房商业贷款已还清,另一套是公积金贷款也已经还清,此时不管申请公积金贷款还是商业贷款再买房,均视为三套房。

  第四种:夫妻两人,一方婚前买房使用商业贷款,另一方婚前购房用的是公积金贷款,婚后两人想要以夫妻名义共同贷款,根据新政虽然都是婚前的个人贷款行为,但因央行征信系统中都存有记录,所以以夫妻共同名义贷款买房还是会算做三套房。

  第五种:夫妻两人,一方婚前有房但无贷款记录,另一方婚前有贷款记录但名下无房产,婚后买房申请贷款视为三套房。

  追访

  上月仍有银行可申请三套房贷

  此前公布的“新国十条”规定: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由于其中有“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的这句“活话儿”,所以在5月初,很多银行还能申请到三套房贷。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介公司房贷专员告诉记者,从实际操作看,5月中上旬,招行等部分银行对于本行的优质客户,还是可以发放三套房贷的。

  而据记者了解,上月初能申请三套房贷的不止一家银行。比如邮储银行,三套房贷仍能发放,但首付款和利率严于二套房,利率上浮12%―15%;中信银行的三套房首付最低5成,利率上浮20%。

  6月以来 三套房贷全面“绝迹”

  不过,进入6月以来,北京各家银行对第三套房均已全面停止发放贷款。

  “你早些天打电话还有可能,我们已经接到行里正式通知了,三套房贷不可能再放了。”记者昨日以客户身份致电农行房山支行,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随后,工行、建行、招行、北京银行多个网点的房贷经理都不留余地地拒绝了记者三套房贷的申请。

  个贷机构伟嘉安捷相关负责人吴昊今天上午也向记者证实,截至目前,之前还能申请到第三套房贷款的个别银行,均已陆续停止发放第三套房的贷款。

  外资银行 执行新政毫不手软

  在系列新政出台之前,很多外资行对于二套及以上房贷首付、利率采取了与中资行相比较为宽松的政策,但新政出台后,外资银行对于收紧房贷的态度显得比部分中资行更为坚决。

  记者从汇丰银行、东亚银行、花旗银行、恒生银行、渣打银行、星展银行等多家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法人银行了解到,上述外资银行均已经全面停止国内第三套及以上个人住房贷款的申请。

  而根据记者调查了解,从收紧房贷的时间看,外资行反而比中资行更早,5月上旬就对三套房全面停贷了。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丢人!世博部分场馆因游客不守规则关闭绿色通道
下一篇:中央频提改革分配:中国已具备国民收入倍增条件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