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纸质文档 雍正真的是篡改了康熙的传位遗诏而登上皇位的吗?传说中的“免死金牌”以及“金榜题名”究竟是什么样子?本周一起,喜好研究历史的市民可以到湖北省档案馆,这里正在举办“中国档案珍品展”――200多件国宝级档案文献的高仿真品将免费供您细细品赏,探寻历史真相。
全国省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共有一亿五千余万卷馆藏档案,这次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主办的展览,收集了各地的“镇馆之宝”,阵容豪华,年份从唐代到民国,跨度千年。
展览于5月10日结束,展览期间每天8:30至16:00对外开放,周末及节假日不休。
【揭秘】
“国宝”档案难见真容
高仿真品也要严防外流
得知“中国档案珍品展”展出的都是仿真复制品,有的市民觉得“不过瘾”,认为“珍品当然要看真的”。昨日,记者带这个疑问,采访了省档案局(馆)利用处处长刘彦。
“国宝”档案从不轻易露脸
“国宝”级档案现在一般都不会公开展览,如果不是经过特别的申请和批准,普通参观者基本上看不到它们的真容。
刘彦处长解释,绝大多数国宝级档案都是年代久远的纸质文档,如省档案馆的“镇馆之宝”汉冶萍公司和江汉关的10268卷档案,绝大部分形成于民国时期,很多已经达到或接近保存寿命。
再如国家图书馆保存的民国文献,目前中度以上破损的已经超过90%,民国初年的文献已100%破损,有相当数量的文献已不能或难以提供利用,有的已完全失去机械强度,一触即破,濒于毁灭。
他说,一次挪动,都是对这些“易碎品”的伤害,更何况是巡回展览。因此,如果没有“替身”,民众基本上没有机会看到这些“国宝”了。
高仿真品要专人接送
其实,高仿真品如果不是专家,普通参观者很难用肉眼分辨出它们和原件的差别。如康熙遗诏上的大面积霉迹,都和真品一模一样。刘彦说,现在国内外档案界对珍贵档案的展览和利用,基本上都是用的仿真复制品。
刘彦说,这次展出的仿真复制品,代表着国内文档仿真复制的最高水准,因其凝结的技术含量和大量财力、人力,其价值难以估量,运送过程都是专人接送、严格保密,“也是为了防止其流失到市面上以假乱真”。
据了解,该展览此前在北京、上海、澳门等地及国外巡展,反响热烈,不少展地都要求延长展期。就在湖北省档案馆展览的期间,青岛市档案馆正等着“接棒”。
【看点】
世界最古老的纸质公文档案
现在的纸张绝大多数是酸性纸,最多只能保存百余年。但唐朝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的几份公文,却跨越近1300年的岁月侵蚀保存至今,成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纸质公文档案。据有关资料称,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质公文档案,2002年,被列为《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这批公文一共6份,是1900年在甘肃省敦煌石窟藏经洞中被发现的,现保存于辽宁省档案馆。展出的是其中5份,记者昨看到,公文虽已残破不全,但千年前的社会风貌更可见一斑――有对寇贼骚扰朝廷、进行剿捕的申状,还有职官司马的签字;有各寺庙法师的名单;有对死亡之人进行验尸勘查的记录等。
省档案馆研究人员介绍,其记载内容虽然只是当时社会之一斑,但因年代久远,其珍贵的文物价值远远超出档案内容本身。
金书铁券:古代的“免死金牌” “免死金牌”跟古装剧中不同
古装剧中常见的“免死金牌”,并不是书有这四个大字的牌状物,其实它的全称为“金书铁券”,其形状都为瓦状。
金书铁券是古代中国特有的免死证书,是皇帝颁发给功臣、重臣等人免死的铁铸护身符,用黄金或白银来填嵌钦券上所刻之字,遂被称作金书铁券或银书铁券,式样也定型为覆瓦之状。为防止假冒伪造,铁券一般分为左右两半,左半部颁给功臣良将,右半部留藏于皇宫内府,以待出现异常时相验两者是否吻合。
因清代没有颁发过金书铁券,故明代的金书铁券就成了古代中国最后的一批免死证书。此次展出的铁券是“土木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回京经历复位后(天顺二年,即1458年)颁赐给右军都督府右都督李文的,以奖励其在其复位过程中的功绩,其上注明赐予李文“免一次死罪”。李文铁券传承18代、经历了548个春秋,至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李文第20代后裔李永蔚对家中保留的几件“四旧”东西不知如何处置,悄悄地将祖上的十代画案(先祖的肖像画)背到河边烧毁,又将家谱、书画等埋进祖坟,铁券则被他埋在一棵树下,直到1986年,年逾花甲的他把这件传世家宝捐献给了青海省档案馆。
这是国内目前唯一幸存4块“免死金牌”之一,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未颁发过类似的金属免死证书。
康熙遗诏并无篡改痕迹。 康熙遗诏为雍正“昭雪沉冤”
野史传说,雍正将康熙传位遗诏中“传位十四子”篡改为“传位于四子”,才得以登上皇帝宝座。
记者昨日看到,这份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康熙传位遗诏长1.55米,宽0.8米,为卷轴式,需两人合作才能全部展开。“遗诏”写在一张明黄色的宣纸上,这种颜色是清代皇家的御用色。
诏书的文字自右向左,自上往下书写,汉、满、蒙三种文字书写的是同一内容。其中清清楚楚写有“雍亲王皇四子胤,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这皇四子胤,就是雍正。
省档案馆研究人员说,由此可见康熙遗诏中并未出现“传位十四子”这一表述,“皇四子”三字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从“皇十四子”涂改而来,且该遗诏除了汉字,还采用满、蒙文字书写,不可能作假。
据了解,目前,虽然对于这份遗诏是否出于康熙之手尚存争议,但雍正继位的合法性却被学术界逐渐认同。雍正篡位的谣言,应该是他的政敌刻意制造的,并没有历史依据。
“金榜题名”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金榜题名”的末代状元
封建时代,“金榜题名”是所有读书人的愿望。清代科举考试的最高规格是殿试,即皇帝亲自主持对贡士的考试。殿试揭晓的榜式称为“金榜”,黄纸墨字,以皇帝诏令的形式下达。金榜分大、小两种,大金榜加盖“皇帝之宝”用于张挂,小金榜不用印,供皇帝御览和举行典礼时宣布名次使用。
展品中,有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殿试大“金榜”,也是历时1300年的科举制度的最后一张金榜,头名状元张謇后来成为近代著名实业家,也被人称为“末代状元”;还有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殿试小金榜,李鸿章就是这一年的二甲第三十六名。省档案馆研究人员说,这张金榜中,湖北籍考生有14人,名次最靠前的,是二甲第十四名的周祺,是罗田县人。
杨继盛遗书读来令人动容。 杨继盛遗书教子语重心长
被誉为“古今第一言官”的杨继盛,其弹劾奸相严嵩的檄文赫赫有名,他在被杀害前夜写给儿子的遗书也是正气凛然。
杨继盛写道,“你两个年幼,恐油滑人见了,便要哄诱你,或请你吃饭,或诱你赌博,或以心爱之物送你,或以美色诱你,一入他圈套,便吃他亏,不惟荡尽家业,且弄你成不得人。若有人这样哄你们,便想我的话来识破他;和你好是不好的意思,便远了他,拣着老成忠厚,肯读书、肯学好的人,你就与他们肝胆相交,语言必信,逐日与他相处。你自然成个好人,不入下流也。”
后世达官政要、学者贤人观看杨继盛遗书,无不敬佩,或文或诗,题词留言。在遗书的下端,有刘墉(“刘罗锅”)、纪昀(纪晓岚)、翁同等人在不同时期的题跋。(记者秦璇 通讯员方开玉 杨光图/通讯员潘峰)
其他部分展品:
●元朝中央政府为管理西藏颁布的圣旨和文告,以事实证明西藏早已隶属于中央政府。
●清朝档案主要有:清代皇家族谱“玉牒”;道光皇帝秘密立储遗诏、清内阁秘档;光绪皇帝大婚典礼红档、满文木牌、红绿头牌;清代外交文书;御用画师意大利人郎世宁的《瑞谷图》。
●孙中山手迹“博爱”。
●“纳西东巴古籍”,被称为世界上唯一存活的图画象形文字,这个古籍与展品中的清代内阁秘本档案,在200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