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月30日 人物:68岁村民苏洪喜
地点: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巴克什营镇偏桥村
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巴克什营镇偏桥村看望村民,并在村民苏洪喜家中召开座谈会,就《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和改进政府工作与农民们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总理来到农户家中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这是第一次。
地处燕山山区的偏桥村有300多户人家,位于金山岭长城附近,京承高速公路从村旁通过。2000年、2005年,温家宝曾先后二次到这个小山村看望过群众。
“老苏,你的信我收到了,我来看看大家。”10时许,温家宝在偏桥村村口握住68岁的村民苏洪喜的手高兴地说。
原来,5年前温家宝第二次来这个小山村时,曾和苏洪喜约定过5年后再来。不久前,一直惦记着温总理的苏洪喜以“农民老朋友”的身份致信温家宝,告诉总理这几年村子里的变化:修了水泥路,建起了饲料加工厂和种鸡场,自己家里也种了大棚,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在信中,他代表全村人邀请总理再来做客。
在苏洪喜家客厅里,面对村民们的问题和建议,温家宝一一作了回答。两个多小时里,12位村民先后踊跃发言,提出意见和建议。
午饭时间到了,温家宝和苏老汉老两口一起盘腿坐到炕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苏老汉家人做的农家饭:炖萝卜、白菜粉条炖肉、煮南瓜、葱花炒鸡蛋、蒸馒头。
临别时,总理嘱咐工作人员给苏老汉家留下饭钱,并高兴地和苏老汉全家合影。
我要在全国人代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农业、农村、农民还是放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如何做好‘三农’工作,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温家宝
四世同堂,全家共有23口人,5个儿子,一个女儿,有一部分在家务农,做小生意,一部分在外打工。
苏洪喜和老伴共有两亩地,种植玉米,一年的收入在500元左右。村里觉得苏洪喜年岁大,需要照顾,而且做事比较认真负责,于是让他今年担任村里的护林员、养路员,8个月有1500元的收入,同时还可以每个月领55元的养老保险金,以及任期达10年的村干部的退休金,每年600元。
偏桥村的人均年收入在3500元左右。苏洪喜的收入在村子里应该是中等水平。
新京报:总理来过你们村里三回了。最早是2000年的时候,当时总理为什么来你们村里?
苏洪喜:1999年我们这里发生了大旱灾,总理在2000年的时候过来了解情况,我当时是村支书,所以陪同了总理视察。
新京报:2005年,总理第二次来你们村视察,这次还专门去了你们家?
苏洪喜:2005年12月1日,我和村里人都在坪郊晒太阳,一行车队停住,下来一群人,大家都躲开了。我做过村支书,所以没避开,迎上去仔细一看,那不是总理吗?于是很激动地说:“这不是总理吗?还认识我不?”总理说,这不是老支书吗?后来就顺便上我们家看了看。
新京报:那次你们事先知道不知道总理要来?
苏洪喜:是啊,谁都不知道。后来我才明白,原来总理没打算上我们村来,而是在去另一个地方的时候临时停车,说上沟里看看,正好被我给撞上了。
新京报:这次总理是第三次来了,你们觉得意外吗?什么时候知道总理要来的?
苏洪喜:其实一直不知道是温总理要来,就是1月29日上午10点左右,我不在家,我们县的县委书记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县里有人来看望我了,让我赶紧回家,等我走到村头坪郊外的时候,又接到书记的一个电话,说赶紧的,国家领导人要来,让我把家里的卫生打扫打扫。当时我猜想可能总理要来了,但又觉得不太可能,想着总理这么忙,说不定没有时间过来。而且事先什么准备都没有。
新京报:为什么想到是总理要来呢?
苏洪喜:因为2005年总理来我们村视察,走的时候我问他什么时候再来,他拍着我的肩膀实心实意地说:你放心,5年之内一定再来。我就知道,总理早晚都会来的。
新京报:总理2005年来过你们村之后,你和总理之间有联系吗?
苏洪喜: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和村里干部还有县里的领导琢磨着把村里这几年的发展变化写封信寄给总理,汇报一下情况,这封信是2009年12月4日寄出去的,信的末尾,我对总理说:“我们天天盼着您来。”
新京报:29日接到通知,总理30日就来了。这中间你们做了哪些准备?有没有觉得时间太紧张了?
苏洪喜:听县里的领导说,他们从接到中央的通知到总理来,一共也只有33个小时。29日,我接到县里通知后,就开始拾掇家里,县里还有镇政府的人也来帮我打扫了。晚上8点左右的时候,我们村支书找我一起去了趟镇政府,还有一些各行各业的代表都去了。县委书记也来了,跟我们交代了一些事情。
新京报:县委书记说了些什么呢?
苏洪喜:大意就是说,我们这些人是作为各行各业的代表来参加总理明天的座谈会的,安排了一下第二天的程序。我理解的意思就是有什么情况要实话实说,但话也不能说得太偏。等我到家时,已经半夜1点来钟了。
新京报:30日总理到你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苏洪喜:大概10点来钟吧,总理的车从偏桥高速的出口下来,到了我们村头,一下车就问我:“老苏,你还好不?”我回答说很好,也问候了总理,然后我们就拉着手往里走。
新京报:接下来总理去了哪里?直接去你家了吗?
苏洪喜:没有,我们按照头一天的安排,先邀请总理去参观了我儿子种植的大棚蔬菜,介绍了大棚的设施、蔬菜产量和销售情况。看大棚的时候,总理说了让我很感动的话,让我觉得总理心里真的是惦记着我们这些人的。
新京报:是怎样的话让你感动了?
苏洪喜:总理说:“老苏,我跟你打听一个人。”总理打听的是2000年来视察的时候见的一个老人家,因为总理当时跟老人家聊救灾、自救聊得特别好。10年过去了,总理还记得他,我就觉得,我们总理真是实诚人,说的都是实诚话儿。
新京报:接下来总理做了什么?
苏洪喜:看完蔬菜大棚之后往里走,我就邀请总理上我们家,但总理说:不行,我得里里外外都看了,不然我心里不踏实。于是总理就继续往里走,后来到了路上结冰不好走的地方,我就把总理拦住了。
新京报:座谈会上,大家主要跟总理聊了些什么?
苏洪喜:总理一落座就说:老苏,你的信我收到了,本来应该早点来的,但是工作太忙了。然后就介绍说这次主要是因为3月份要开两会,他要作《政府工作报告》,想就“三农”工作,听听我们的意见。然后大家就开始汇报各自了解的情况了。
新京报:座谈会结束之后你邀请总理留下来吃午饭了?
苏洪喜:12点左右座谈会就结束了,总理自个儿就说,今儿个我就在你们家吃饭吧。我当时就愣住了,觉得不可能吧,难以想象总理要跟我们家人一起吃饭。
新京报:为什么觉得不可能?
苏洪喜:我们吃的农家饭,不知道饭菜的卫生质量达不达标啊。于是我们家人开始愁到底做啥给总理吃。后来总理的秘书就点了菜,都是家常菜,噼里啪啦一下就做齐了。
新京报:吃饭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苏洪喜:就是上炕的时候,我跟总理都推来推去,让对方先上。后来我就说,总理你来了就是客人,就得照我们农村的规矩来办,客人先上炕。后来总理就跟大家一样,把鞋一脱一撂上了炕,我和老伴就坐在他两边。
新京报:大家聊了些什么?
苏洪喜:我就代表村民们表达了一下对总理的谢意,总理就问我和老伴去过北京没,让我们养好身体,有机会一定要去,说北京的变化可大了。总理吃的时候也不住地夸奖我儿媳妇的饭菜做得香,一口接一口,吃得可带劲儿了。
新京报:后来合影是你主动要求的吗?
苏洪喜:哪好意思主动要求?虽然心里想着这个事儿,但觉得本来总理跟我们吃饭就很难得了。总理主动提出来合影,我们全家都高兴坏了。
新京报:总理走的时候,他说了什么没有?
苏洪喜:当时我们都去送总理,我儿子就大大咧咧地问:“总理你啥时候再来?”总理就说:“等着吧,就算等我退了休,自己也一定过来。”
“总理,我提个意见。我们村二组的土地,三年前被征了200多亩,每亩补偿1.8万元,这有些低。我们反映三年了,希望政府能多给我们一些补偿。”村民赵银山发言。
这时,滦平县委书记毕建华解释道:“这块地是河滩地,政府征用后让北京的一家饲料企业在这里落户,带动养殖业发展。当时是按国家标准足额给的补偿。这家企业在县城中心规划区也征了地,每亩补偿要比这里多。征地类型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有些群众心理不平衡。”
“征地补偿是个大问题。”温家宝认真地说:“要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摆在第一位的是土地问题。工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第一要坚持农民自愿,第二要给农民合理补偿。土地是农业的主要生产要素,征地补偿起码要让农民感到合理。”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