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商品出口国。全球金融危机对其他贸易大国的重创以及中国将人民币紧盯美元的做法都是中国迅速成长为贸易出口大国的主要驱动力。
《华尔街日报》报导,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贸易信息服务股份公司(Global Trade Information Services)提供的海关贸易数据显示,去年中国连续10个月出口货物总额达到9570亿美元,超过德国的9170亿美元。报导援引贸易专家的话说,2009年11和12月份的贸易数据变化不会对中国出口第一的位置造成任何影响。
报导分析,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中国有效地保护了本国经济免于受到金融危机严重的冲击,相反,危机成为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催化剂”。中国去年前10个月的出口下降了20.4%,而德国和美国的出口额则分别减少了 27.37% 和21.4%。 不过,这组数据并不包括服务出口,服务出口是中国的弱项。
报导还说,人民币汇率紧盯美元的做法,确保了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优势, 这些因素帮助中国商品去年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扩大了市场的份额。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彼德・莫里奇(Peter Morici)教授认为,中国通过人为降低人民币币值来补贴外贸是中国迅速成为第一出口大国的主要原因,美国和欧洲应该对此警惕,因为这是一种经济侵略,威胁着它们的经济安全。
“只是因为中国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是通过人民币汇率来补贴外贸的。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迟早会成为最大出口国,不过,中国现在是通过补贴外贸,破坏西方经济体的方式实现了这个目标,这使得西方国家经济无法增长,这种‘使邻居受穷’的做法无异于经济侵略。”
他还补充说,中国的做法正在破坏全球贸易体系。
美国重量级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新年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评论文章中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中国一直在推行重商主义的外贸政策,并因此获得巨额的贸易盈余。在全球经济低靡的时候,中国的政策无疑是掠夺性的。他还说,中国的这种做法将会导致美国损失140万个工作机会。
但是,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人民币汇率是部分原因,但是中国近10年成长为非常重要出口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华尔街日报》报导,在去年的经济危机中,相比德国大型机械设备出口的低迷,中国低端消费品的出口受到的影响较小。
美国印第安那大学中国问题专家、政治学者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 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
“我认为对中国外贸政策的某些指责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不能说中国外贸整体增长都是这些原因造成的。我认为中国产品的相对优势以及许多外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到中国都是中国出口增长的原因。”
不过,肯尼迪指出,强劲的出口数据并不代表中国企业自身的强大。他说:
“中国出口的很大一部分是由那些在中国的外国公司里生产的。中国出口产品的60%属于外国公司。因此这并没有显示的中国经济力量,也不能反映中国的重商主义政策。”
肯尼迪还表示,世界不应该指责中国,中国的出口也会为其他国家带来好处。《华尔街日报》援引德国工商会的经济学家的话说,中国出口越多,就越需要德国的资本。
《华尔街日报》还说, 中国在2007年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并有望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