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许多媒体都曝光了武汉市“楼高高”事件。据称,武汉市一幢规划只有12层的楼,擅自“长”到了20层。如果不是政府部门强行阻拦,将建到23层。
为什么这栋审批只有12层的楼能够长到20层呢?据武汉市规划部门负责人称,此楼的开发商在该项目开发之初就做好了准备,设计出两套图纸。一套楼高12层的图纸用于规划部门审批,另一套楼高23层的图纸用于建楼。今年8月,当大楼建至12层未按要求封顶时,有关单位就当即要求其停工整改,但这栋楼依旧“猛长”。随后,武汉区规划分局采取对工地断水断电等措施,但还是没能阻挡大楼的长势。到10月初,大楼已违规建到20层。
显然,武汉“楼高高”事件是对有关法律和执法部门的挑战。据悉,开发商仅投资成本和拆除成本这两项损失就高达530万元人民币。有关部门后来之所以誓言要严格执法,予以拆除,就是要让此开发商永远记住这个教训,也对其他开发商起到警告作用。那么执法者能否执行到底,严格执法能否达到最终目的,人们都在拭目以待。
要使法律取信于民
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秦国的改革家商鞅就有“立杆取信”的举措。取信于民,依法治国,秦国最终成为强大的国家。
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但由于法制不完善,社会治理主要是靠人治,靠政府的行政手段,各种利益集团有时迫使政府在行使权力过程中不断调整政策。许多利益主体都学会了利用法律空子来争得利益。而在很多时候,这种博弈是依胆子的大小来取胜,胆子大的就可能取得多的利益,胆子小的取得的利益就可能较小,没有胆子的就不能取得利益。此次武汉“楼高高”事件正是一些利益主体放大胆子与法律博弈的一个典型事件。在武汉“楼高高”事件曝光的同时,哈尔滨市的某楼盘也曝光了同样的事件。实际上,这种事件以及诸如此类的博弈比比皆是。
去年,中国正式实施《城乡规划法》,此法旨在规范地方建设、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城市建设必须遵循规划,违反规划就要拆除。试想,一个城市若是没有规划规范,肆意修建建筑,那么城市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武汉拆楼事件将是中国房地产开发、中国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法律是刚性的,不容侵犯。那么,这个事件能否成为中国走向法制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呢?
要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最近,中国的一项严厉整治酒后驾驶的行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来自各级交警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严查期间交通事故的发生数量以及因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数量,比严查前有显著下降,不少县市报出交通事故零死亡率。
笔者注意到,如今周围的朋友聚会时,鲜有劝酒。驾车的朋友若是必须饮酒,也会在进餐完毕后自觉地选择酒后代驾、乘坐德士和交通工具,沿袭多年的酒桌文化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劝开车人”已深入人心。可以说,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的行动一举数得:既减少浪费,又改变了社会风气;既减少了交通事故,又强化了人们的法律意识。实际上,联系到香港和新加坡等地,一开始,正是在这些不能随地吐痰,过街要看红绿灯等小节问题上来强化人们的法律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全球化的过程正在加快,中国正在这个过程中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为了保障国家能在这个过程中走向正确的方向,中国必须坚持市场经济的道路,也就是法制经济道路。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人治等原因,中国法治观念普遍淡薄,许多利益主体为了追逐利益而不择手段,很多人心中缺乏对法律法规的尊重。因此,必须抓住适当的事件,采取严厉的手段强制性地规范人们的行为,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古有商鞅立杆取信,此次武汉“楼高高”事件就是加强法治观念的良机。(赵子郡)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