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行政执法部门最近因为“钓鱼执法”的事情被曝光,有些焦头烂额。在安徽交管部门看来,上海的这些同行们真是太“港督”(上海话,大约是笨的意思)了。 上海闵行区,辛辛苦苦“钓了两年的鱼”,据说也不过就“罚”到了5000万元的款,其中还要去掉给“钩头”、“钩子”们的提成。
最关键的是,还要冒很大的风险——这次不就遇到了孙中界这样的执拗人,断指明志,把事情闹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如果他们知道了安徽交管部门的“创新手段”,估计会相当的郁闷。
据《安徽商报》载,安徽省将全面推行“警务通”,同时推出的交通龙卡具有7项告知功能,每卡收费90元,出租车司机半价,遗失或损坏、换卡则收取工本费50元。从明年3月1日起,交警对未携带“交通龙卡”的驾驶员将处以50元的罚款。
粗略估计,安徽省有驾驶员600余万人,仅“发行”交通龙卡一项,安徽交管部门就可以“创收”5.4亿元;现代人这卡那卡何其多,每年忘记带卡出行的人应该不少,届时罚款又是不小的一笔。
如果说上海交通执法部门放“钩子”是“钓鱼”,那么安徽交管部门此举大概可以称为“养鱼”了。和“钓鱼”相比,安徽“养鱼”做法的科学性是相当明显的。
首先,风险小——为了区区90元“工本费”或50元罚款,即使是孙中界估计也不会做出断指那么过激的举动。其次,“钓鱼”虽然单次收入额度大(罚款1万元),但是不能保证每次都能上钩,收入不稳定;而且风里来雨里去,有时还要假装胃疼,“钩子”还得训练有素,否则很难保证拉手刹、拔钥匙等动作的连贯和迅捷,挣的也是辛苦钱;“养鱼”就不同了,收入稳定持续,而且还要“鱼儿”自己乖乖排队来交,钱挣得舒舒服服。第三,毕竟都是人,“钓鱼”钓久了,就像某位“钩头”所说,难免会良心上过不去,夜晚睡不安稳,严重的可能导致神经衰弱。而“养鱼”者就绝无此虑。因为按照安徽交管部门的说法,推行交通龙卡,保证了执法公正公平,提高了处警效率,方便了驾驶员(交罚款不用跑银行)等等,简直可以说是造福百姓了。
据说“交通龙卡可以永久使用,凭卡可以享受包括购物休闲娱乐消费折扣、车险优惠、通信资费优惠等诸多增值服务”,看来安徽交管部门“养鱼”还真是很人性化,连驾驶员的日常娱乐休闲都考虑到了。
可是,这么多好处,区区90元代价,大家居然不领情,舆论一片反对和质疑,真是人心不古啊。安徽交管部门的失误可能在于,他们忘了向大家证明,车辆违章、驾驶证年审等短信提醒服务,都必须以驾驶员办理建设银行的龙卡为前提,否则交警的“移动警务执法系统”在技术上就无法实现向驾驶员的手机发送短信。而因为技术进步,也或者是建设银行公了关的原因,安徽交警今后也无法根据驾驶员的身份证或者驾驶证号码识别大家的身份,而必须依赖一张银行卡!
权力强推的“交通龙卡”卡住了谁?(半岛网)
从2009年11月起,安徽省启动“驾驶人信息管理系统”,机动车驾驶人必须统一办理“交通龙卡”。针对该卡为何要强制办理、90元办卡的收费标准是否过高等质疑,11月4日下午,安徽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召开新闻通气会,作出公开回应。(11月6日《中国青年报》)
面对舆论的质疑,相关部门主动召开新闻通气会加以回应,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显然公众被这个回应弄得越发糊涂了。据交警总队新闻发言人称,办理“交通龙卡”属自愿 。但记者了解到,根据安徽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的规定,自2010年3月1日起,将对未随车携带“交通龙卡”的驾驶人予以警告,自2010年5月1日起,将对未随车携带“交通龙卡”的驾驶人处以50元罚款!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回答“90元办卡的收费标准是否过高”时,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开庆生为这张薄薄的“交通龙卡”一共列举出12项具体成本。与其说我们欣慰于这样一种坦诚,不如说我们更惊诧于相关部门的创造力乃至想象力。在这12项具体成本中,公众能够接受的只有卡的成本费,而对于诸如系统软件开发费、警务通装备费、系统安全平台建设费、便民服务运营费等说不清道不明,甚至可能并不存在的成本,无法让人接受。
根据起码的生活经验和消费常识,人们只可能为最终的产品或服务埋单,而没有理由接受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最简单的道理,如此一来,就相当于企业刚刚生产出一批产品,就已经收回了所有投资甚至开始盈利,这合乎情理吗?颇为巧合的是,这倒是切合了此前相关部门所说的“这个比较复杂,不好说”——这个,确实也说不好。
召开新闻通气会,本为答疑解惑,但一个让人诧异的细节是,这个多个部门参加的通气会,竟然未留出记者提问的时间。媒体失去了探问真相的机会,相关部门也失去了一次自证公信力的机会。一个经不住舆论进一步追问的公共项目,是不是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强势?
公众看不懂的“交通龙卡”,是一张试纸,见证公民意识的提升,公众看不懂的“交通龙卡”,同样是一把权力标尺,丈量出相关部门的公共理性。在这样一种碰撞中,“被自愿”的交通龙卡到底“卡”住了谁?(文:吴龙贵)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